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欣悦 文茜

“做电商的同学,项目补贴范围来了,有符合条件的抓紧申报。”6月13日,重庆尚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燕在学习交流群里共享《2024年重庆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第二批)申报指南》,动员各区县本土人才积极申报。涪陵区蔺市街道泡桐村本土人才夏明利感叹道:“没想到结业后,还能得到‘创业导师’的指点,这次培训真是太有收获了。”

夏明利所说的培训,是今年5月底,由重庆市市委组织部主办、涪陵区委组织部承办的全市本土人才培训示范班,全市117名在村本土人才在涪陵区主课堂集中培训,另有9007名在各乡镇分课堂参训。培训期间,学员与五位来自全市各行业领域的“创业导师”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别开生面的乡村创业论坛,一些实操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碰到的思维瓶颈,在交流中迎刃而解、茅塞顿开。

培训期间,把教学课堂搬到产业基地、田间地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线下邀请产业发展带头人、村支部书记等开展现场教学,线上同步直播互动教学,既方便学员参观学习,又搭建讨论交流平台。学员们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一路看、一路问。

在重庆涪陵区大顺镇新兴村现场教学点,该村党支部书记冉瑞勇说,过去,新兴村“不新不兴”,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群众也有怨气。新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方式发展药材加工业,创新“资管会+企业+农户土地入股”模式,构成经济共享体。2023年,农户获得直接资产收益200余万元,实现村内务工收益150余万元。

冉瑞勇的介绍,让巫溪县田坝镇岩湾村本土人才廖学兵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村种植了1000亩中药材,但是我们没有引进龙头企业,冉书记的‘锦囊妙计’很值得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廖学兵说,培训班结业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里,向村上推荐新兴村的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准备随时向冉瑞勇请教。

据悉,此次培训是重庆市首次“一竿子到底”全覆盖培训在村本土人才,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重庆市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在今后的培训中探索推广“主课堂+分课堂”的形式,达到“课程同步、师资共享,一次培训、多人受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