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节马上就要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也即将提上日程,不知不觉春晚已经陪伴观众四十个年头了,每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亲朋好友齐聚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主持人播报新春到来的钟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看春晚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个疑惑:那么大一个展演厅,下面也坐满了观众,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听说过春节联欢晚会有什么购票通道呢?没有购票途径,台下那些老老少少的观众那样多,又是怎么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春晚经历了这么多届,从来就没有一次是对外开放门票销售渠道的,春晚一开始,并不是专门给我们看的,1983年,也就是整整四十年前,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一个带有小众意味的“茶座式联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部电话串联起着观众点播、主持人即兴串场和直播演出,春晚是一场家庭式的联欢,整个舞台布置就像一个大型的“茶话会”,观众与表演者像一家人齐聚一堂,表演者上台演出完后就直接回到观众中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台下都是国内知名的文艺表演工作者,大家表演经验丰富,功底扎实,随时都可以即兴来一段精彩绝伦的演出,这时候的春晚就是文艺工作者“内部”的联谊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20世 纪90年代电视媒体发展得越来越快,春晚规模也逐渐扩大,再到千禧年后无论技术、节目形态还是影响力都形成新的飞跃,春晚成为一个大型的具有大众性和国民性的“超级”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晚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展演场地也越来越庞大,对观众的数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那显然,仅仅是文艺工作者充当观众就满足不了会场要求了,所以,台下那些观众还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告赞助商

作为一场国家级别的大型庆典节事晚会,所需要的幕后资金一定是极为庞大的,这时候就需要企业赞助商的出现来支持晚会的顺利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十年来,春晚的赞助商企业换了一波又一波,要知道,春晚作为一个流量超高的平台,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极佳的招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见的赞助商企业有蓝月亮、安慕希、联想、君乐宝、三只松鼠、汾酒、三翼鸟、娃哈哈、伊利、安踏等等,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些都是国民度和综合实力很优秀的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赞助商,节目背后的支持者,春晚当然会给予特殊待遇,每年都会分发相当数量的入场票给这些企业,通俗的讲,你赞助的资金越多,能拿到的门票当然就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来,最风光的企业可能要数2018年春晚上台的香港世贸集团董事许荣茂先生了,他当年用了1.33亿的代价将《丝路山水地图》捐献给国家,从而在春晚上有这样的回归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许先生这样有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企业家,电视台也不吝于把品牌露出的机会回馈给他,可以想象,这种机会是多少企业求而不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界模范代表人物

我们回顾202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有这样一个叫《我们的时代》的歌唱节目,在节目演唱前,主持人会专门提到台下的嘉宾—— “七一勋章”获得者林丹;时代楷模代表张连印、吴亚琴、肖文儒;时代楷模、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群体代表刘伯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时代楷模、海军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代表艾群;最美教师代表万步炎;最美医生代表童朝晖,第八届全国模范代表杨孟飞、周飞虎、支月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都是在各界做出杰出贡献和受到国家嘉奖的模范代表人物,他们作为社会优秀品质的象征,也被邀请来春晚现场,这样也有益于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台内部人员

春晚的门票是由电视台内部统一发放的,发放的数量有限,一概只用于赠送,不能购买。

有这样一张网友绘制春晚观众席的座位图,观众席分为前排圆桌区和普通观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大多做的是电视台重要领导、各行业杰出代表、演出的明星和全国道德模范与感动中国人物以及春晚赞助商,后面的普通观众区就分布着电视台领导家属、省部级领导家属、导演组家属、晚会工作人员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节联欢晚会的主办方出品人是中国官方媒体中央广播电视台,一个规模庞大的节日庆典要实现万无一失的全国直播,这背后有多少幕后工作人员付出的努力与辛酸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和家人坐在观众席上欣赏自己的付出成果,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特殊观众

其实,“普通“观众也是可以来现场观看春晚的,只是,这样的渠道往往更“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一个例子,著名的春晚“笑脸哥“,年年都坚守在电视前准时观看春晚的观众朋友可能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很特殊的观众,连续十几二十年来,他雷打不动地坐在观众席,一张憨态可掬乐呵呵的脸,很容易让观众记住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他明明既不是明星也不是什么知名企业家,更不是重要领导家属,凭什么他就可以在观众席上当了那么多年“钉子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关于“笑脸哥”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99年,“笑脸哥”原名冉少平,他的人生,就像自己的姓一样,因为自己独特的笑容,越来越冉冉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冉少平是一个祖籍四川的哈尔滨人,从1996年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他对音乐有着狂热的痴迷,从小声音条件也相当不错,在老家做了好几年农活后,他和父母商量去音乐学院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到上海读书后,冉少平的好几次考试都没有通过。后来后来福建歌舞剧院来上海招生,他毅然决然去福建,一边驻唱一边学习,后来又辗转去了厦门、深圳、北海,后来一路漂泊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北漂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从始至终没有放弃唱歌这个梦想,他不仅爱唱歌,对春晚这个大舞台还充满着极大的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的改变在1999年这一年发生,除夕夜,他心血来潮,想着要是我可以去春晚现场看看就好了,可是他并非达官显贵,也不是明星歌手,怎么会有可能去现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行动比脑子快,二话不说他一个人来到中央电视台西大门,恰好这时候有一个大姐在门口等人,眼看着马上开始了,大姐还是踟蹰不前,这时冉少平走上前表示自己对文艺非常感兴趣,请对方把票买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中,谁敢一上来就提这种要求,大姐瞧见冉少平觉得很新奇,但看着他真诚的表情便决定考验他:你爱好文艺,你给大姐唱首歌听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冉少平当即就清了清嗓子开始,于是,在1999年的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西大门,响起了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悠扬的高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着入场票的大姐被冉少平深深打动了,她拍板决定,把票无偿赠与给冉少平,于是他的第一次春晚之旅就拉开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冉少平是怎么走红又被观众叫作“笑脸哥“的呢?每次当镜头扫到观众席时,他的样子都相当抢镜,戴着红色围巾,一脸招牌的灿烂笑容,所以大家都叫他”笑脸“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冉少平是真的真心喜爱春晚舞台,“笑脸哥“的笑脸也是发自内心的笑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我们会困惑,为什么后面接连着十几二十年,冉少平都可以坐在春晚的观众席呢?

答案是,还是他自己争取的。第一次去看春晚,他发现自己是真心热爱这个舞台。于是他利用坐在观众席靠前的便利,主动同这些明星交谈,由此便获得了来年的“入场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些年冉少平走红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和很多“打牌“明星产生交集,很难不承认,冉少平就是追梦成功的励志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春晚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先进,格调越来越高端,不过,伴随着形式上的进步,春晚遭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呀,这个问题还伴随着人们对“年味儿”的抱怨,好像以前的年,大家都能坚持在电视前等到12点,然后欢欢喜喜地放烟花火炮迎新年,不知道为什么,生活条件越好了,年味儿反而越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人就坐在电视前玩手机一声不吭,老年人早早在沙发上打瞌睡,满屋子热闹的,就只有电视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人们怀念的,不仅是曾经那么精彩的春晚,而是以前那个热闹、欢乐、可以放烟花的回不去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