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发,那么在遭遇强降雨天气时,如何才能保证自身安全呢?

强降雨天气下,如果确实需要出门,步行人士要注意避开电线杆、下水道、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广告牌等。看到路上有漩涡喷泉要小心避开,极有可能是下水道井盖被水冲开了。不要在紧靠供电线的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后退。

遇到较大范围的路面积水,不要贸然驾车或涉水通过,应先观察再决定是否需绕行。一旦水中受困,如果水已经漫到车门的一半以上,就要做好弃车逃生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户外遭遇雷电应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不要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逗留;不要靠近高压电线、路灯、广告牌等;不要躲在公园里的简易建筑物内;不要使用手机,不要在空旷地带打伞;不要把钓鱼竿、球拍等物品扛在肩上,不要在大树下躲避;躲在车里是相对安全的,但要注意关闭发动机、音响系统、收音机等,并关闭车窗,让车辆形成完全密闭空间;如果实在无处可躲,要寻找低洼地躲避。如在沟壑,蹲下身体,双脚并拢,防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室内遇到雷电天气也不要放松警惕,要尽可能地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闭路、网络等插头,最好不要拨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裸露的金属物,也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家中屋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的,最好不要去洗澡。

遭遇雷击怎么办?

当某人被雷击中后,人们往往会觉得他身上还有电,不敢抢救而延误了救援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出现了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救护方法——

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

其次,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人不要紧,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

来源: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王媛

审核:杨伟东

监制:侯威

总监制:王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