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少林女足》宣布将在全球选角之后,周星驰最近又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由他监制并策划、易小星担任导演的微短剧《金猪玉叶》第一季在5月初杀青。

从1980年开始涉足演艺圈,这位巨星出现在公众视野已经快45年,伴随着港片的兴盛、没落,起起伏伏,观众对周星驰的情感也变得复杂起来,比如相较他此前的高质量喜剧电影,《西游·降魔篇》《新喜剧之王》等片市场评价褒贬不一,最近一部执导的电影距离现在已过去5年之久。

有人评价他“江郎才尽”,但这次转型归来的周星驰又让观众看到希望,相信他仍是人们印象里宝刀未老的“星爷”。但,以新形式重回的“周氏无厘头喜剧风格”真的能获得观众的好评吗?

“周星驰”就是最好的IP

1980年,年仅18岁的周星驰单枪匹马闯入香港演艺圈。做了8年龙套后,26岁的他才开始有了人生第一个重要角色,即电影《霹雳先锋》里的一个小弟,并凭借此片获得金像奖、金马奖的提名和奖项。随着签约新公司,参演电影越来越多,周星驰的喜剧天分逐渐显露。

1992年,距离周星驰出演处女作过去4年。这一年,香港电影票房TOP15中,他主演的《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之神龙教》霸榜前5,而前两部都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周星驰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有人将这一年称为“周星驰年”。

时间来到1994年,周星驰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国产凌凌漆》,开始从演员转换到编剧、导演等身份。1995年,他拍摄自己的转型之作、也是代表作的《大话西游》系列作品;次年,周星驰创立了星辉海外有限公司,《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长江7号》《功夫》等经典作品就是在这家公司的助力下推出的,而此后,“周星驰电影宇宙”还在不断扩增新成员。

电影越拍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但周星驰IP带来的连锁效应不止于此。在港片史上,周星驰电影几乎捧红了上世纪90年代最优秀的一批喜剧演员。最被人熟知的就是周星驰与吴孟达组成的“电影搭子”,两人从《赌圣》正式开始喜剧电影的合作,累计共拍摄26部作品,成就了喜剧电影史上的诸多经典片段。

此外则是因出演周星驰电影而关注度上涨的女星们,“星女郎”之称无不伴随着她们的演艺生涯,例如张柏芝、徐娇、黄圣依、林允等人。星女郎的头衔有多吃香,从前不久周星驰在全球范围内招《少林女足》女演员的火热程度就可以看出,据相关媒体报道,当时至少有两万多人报名。

受益于周星驰个人IP在全国打响,他在成名前后的那些年也开始涉足商业投资。早期,他曾先后创办彩星电影公司、星辉海外有限公司,2010年进驻上市公司比高集团,后成为该公司第一股东。

彩星电影公司创办之初拍摄的作品正是后来人们评价最高的《大话西游》,但因当时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彩星电影公司也随即破产。而星辉海外、比高集团都吃到了周星驰IP带来的红利,两家公司的创业作《食神》《西游·降魔篇》在当年都取得了巨大的收益。

周星驰虽然近些年活跃度降低,但在打造个人IP这方面从没有掉队。早年以他个人经历为原型拍摄的自传类电影《喜剧之王》后来在2019年出了续作《新喜剧之王》,另外,围绕“西游记”这个著名IP,他则前后分别创作了带有周氏喜剧风的《大话西游》系列和《西游·降魔篇》。

如今,“周星驰IP”只是被更系统、更直白地向观众呈现出来了,不久之后,我们会看到大量周氏喜剧电影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周星驰IP改编作品也将变得更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C photo / 图)

名导转型,或是捞金?

近些年不拍电影,转型拍剧集、参加或执导综艺的导演不在少数。国内名导中,冯小刚在2021年就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网剧作品《北辙南辕》,剧中邀请了一众演员大咖做配角,比如刘晓庆、宋丹丹,引起了不少讨论。去年年底,王家卫则贡献了大荧幕爆剧《繁花》。从筹备到拍摄花了近10年时间,王家卫用拍电影的模式拍出了他的首部电视剧作品。

张艺谋或许跟周星驰路线有些类似,他一直在电影、综艺、电视剧等领域多线发展,比如2016年执导大型综艺《跨界冰雪王》,2023年前后宣布将执导他的首部网剧作品《英雄联盟》、首部电视剧作品《主角》,目前两者都在筹备中。

不过,与这些名导的转型路径很不同的是,周星驰瞄准的两个赛道——微短剧、喜剧综艺,不仅相当匹配他的既有定位和转型需求,且这两者均是具备市场潜力的小众细分领域。

今年1月,抖音宣布与周星驰达成合作,双方将联合打造并运营一个喜剧微短剧品牌“九五二七剧场”。名导下场微短剧,不管是内容还是制作,对行业入局者或许都将是“降维打击”。

一直以来,名导转型并不是稀奇事,观众关心的始终是导演们转型后还能不能保持高水准的产出。比如《繁花》,有人认为王家卫风格不适合电视剧这种媒介,有人则认为王家卫改编不好原著小说,不相信的声音很多,但播出后高达8.7的豆瓣评分却实打实地证实了王家卫的转型很成功。

不过,也有类似冯小刚拍网剧“翻车”的情况,《北辙南辕》当时播出后曾一度被观众锐评:“冯小刚被年轻人抛弃了!”

说回周星驰,在电影方面,近些年他的作品水准确实一再下滑,加上某些作品是经典电影的续作,质量不佳,也出现了对周星驰“贩卖情怀”“自己抄袭自己”的批评。这一次,重新开始新领域的探索,周星驰和其他转型名导面对的情况并无二致,都是要回答“我的作品还适合今天这个时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