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追“风”逐“日”蓄绿能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盛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一眼望不到头的光伏面板连绵起伏、向阳而立,逐步向戈壁深处延伸,汇聚成一片蓝色海洋,无声地汲取着日光,并源源不断地转换成绿色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伏海洋。摄影:肖玉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吸热塔。 摄影:肖玉珍

6月15日,走进位于塔拉滩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的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800千伏特高压青南换流站设备区内,运维检修人员正在对交流滤波器场、换流变等区域设备进行日常巡视。“开展设备日常巡视维护的同时,我们还密切关注着电网运行状态,确保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稳定运行。”站长李斌善说。

时间回到2020年12月30日,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建成投运。从那天开始,对于很多河南省的家庭来说,灯还是原来那盏灯,但电已是来自千里之外青海省的绿色电能。

“随着青海的清洁能源从青南换流站源源不断输送至河南省,安全稳定运行是永恒的主题。”李斌善说:“伴随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电力需求随之增长,当前,电网已进入迎峰度夏重要阶段,我们严格执行电网运行规定,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巡视,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同时,为了应对高温和高负荷影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处置预案演练。”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正逐渐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而青南换流站正是这一变革的先行者。青南换流站积极推进数字化换流站建设,实现设备状态智能感知、现场作业灵活应用、数据贯通融合和信息有效共享等多项功能,成功实现各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应用,打破了数据“孤岛”的局限,提升了数据的价值。

近年来,青海依托资源优势,清洁能源发展处于全国领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不断扩大,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极具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仅仅是水光风能简单地布局“列阵”,还需更多地考验能源发展技术的迭代与升级。

在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州共和30万千瓦竞价光伏电站,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引起记者注意,不远处光伏矩阵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来回穿梭。

大唐青海共和光伏运维中心副主任姜鹏介绍:“这是一台搭载了5G智能模组的无人机,能够按照设定好的路线从电站上空飞过,对光伏组件面板遮挡、破损、异物及热斑缺陷等进行数据采集,并精准评估出电站运行状态和健康度。”

令人意外的是,这项起飞巡检“指令”,是从170多公里之外大唐青海公司的西宁集控中心直接下达的。集控中心如同光伏项目的“智慧大脑”,此时,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集控中心风电设备管理工程师保万荣正紧盯大屏幕,远程观察着光伏电站无人机实时同步传输到集控中心大屏幕上的画面。

“该系统可以通过对全场汇线支路20分钟的IV诊断扫描,快速定位确定故障支路,结合无人机巡检CV细查将故障精准定位至每一块组件,还可实现掉串、箱变超温等检测诊断。”保万荣手指大屏幕介绍,无人机的起飞、召回、控制既可受场站,也可受远端西宁集控中心控制,巡检任务下达后,无人机会按照既定航线自动完成电池组装、起飞、巡检、回巢等一系列流程。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加快了光伏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智能光伏的特色应用。大唐青海公司紧扣“少人化、集约化、智能化”智慧电站建设目标,建成了当前行业内规模最大、智慧化水平最高的示范级智慧场站。

今天,竞价光伏电站作为大唐集团公司智慧电站建设试点场站,已形成“1+8+N”(即:1个智能运检全场景三维数字化平台+8个智能化系统服务+N个智能应用建设思路)智慧光伏电站建设体系,实现统一运维,助力电站提质增效。

保万荣说:“目前电站已完成全场5G信号全覆盖,智能三维数字化平台实现搭建,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机器人自动巡检。并搭建了更为精准可控的‘智能数据分析+灰尘预警+智能清扫’系统,推动精益管理和生产提效。”

能源行业规模体量大、关联作用强、影响范围广,能源发展一头连着物质文明建设、一头连着生态文明建设。昔日一望无垠的塔拉滩,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改变了“容颜”:光伏板比肩接踵汇成“光伏海洋”、一台台白色风机在荒漠的土地上扎下阵脚、高耸的吸热塔于蓝天白云间“追光逐日”……

牢记嘱托,奋勇前行。近年来,海南州确立“生态立州、农牧业稳州、清洁能源强州”战略,紧盯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划,依托当地丰富的水土资源、充足的风光条件及洁净的大气环境等优势,着力建设国家重要新型能源基地,一座座水电站在黄河上游梯级布局,一面面太阳能光伏板铺就光的海洋,一排排风力发电机随风而动,展现出一幅别开生面的壮丽风景,成为国家清洁能源建设的一大主力基地,助推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大步迈进、行稳致远。截至目前,全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4616万千瓦时,并网发电达2626万千瓦时,约占全省的51%以上。

(张洪旭)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