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在青海】红陶产业的“红火”致富路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团泥巴,在东周的手里不过几分钟,就捏制成了一只小鸟,再拿一支木棍,掏出发声的空间,一枚小鸟形状的哨子就捏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在东周(右)的指导下体验藏红陶制作。摄影:杨红霞

“这个就是最简单的了,小时候放牛的时候,我随身带着泥巴,没事儿就捏这个。”东周笑着说。

6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玉树州非遗保护中心,见到了正在为客人介绍藏红陶的东周。在这里,49岁的东周拥有一间小小的展销厅,展销厅内不仅有已经制作好的藏红陶成品,还有可现场体验藏红陶制作的各类器具。记者在东周的指导下,也体验了一番“玩泥巴”的乐趣。

“我们这里是免费体验的,一般学生来的比较多。他们来体验我是很开心的,这不仅是一项技艺,也是我们的文化,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承它。”东周一边捏着泥巴一边开心地说。

2019年,东周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玉树藏陶(觉拉乡藏红陶)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玉树州囊谦县觉拉乡卡永尼村是东周的家乡,在他的记忆里,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红陶器具。“像我们用的杯子、茶壶、盘子、碗、酥油灯、罐子等,好多是自己做的。我从10岁开始就跟着爷爷、爸爸学做红陶,已经做了近40年了。”当时只是把制作红陶作为一项生存技能的东周怎么也想不到,多年后自己会成为藏红陶技艺的传承人。

东周介绍,以前村子里主要靠养殖业,但由于距离县城远,道路交通条件也不好,村子里的乳制品、牛羊肉销量不太好。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周发现手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

“虽然大家不再自己手工烧制家用的器具了,但手艺还在,而且村子里就有制作红陶的土,我就想着,把村子里这些手艺人聚到一起,专门做藏红陶。”2012年,东周在村里人的支持下成立了卡岗普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专注发展藏红陶产业。

“刚开始是以家庭模式发展,我们四处宣传产品,有订单了就制作。后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建了厂房,带我们四处做展销,我们囊谦县的藏红陶逐渐有了名气,尤其是外地人对传统手工艺品非常喜欢,订单多了,村民的收入就增加了。”东周说,在玉树州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在玉树市有了自己的展销点,还带着家乡的陶器去往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进行展销。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成为文化发展公司,成为全乡脱贫致富的样板。

为了让家乡的手艺很好地传承下去,东周开始留心培养人才。“我自己带的徒弟有15个,已经培养了三年。他们的手艺现在已经很好了,有些做得可能比我都要好了。”东周指着徒弟们的照片,语气里充满了骄傲。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东周说他们不仅制作传统的红陶,还会在一些实用性的器具中加入流行元素,制作一些市场上流行的红陶器具。但东周也逐渐意识到,手工制品虽然价格高,但制作工期长,而且损坏率非常高。东周随手拿起展架上一个制作精美的小碟子告诉记者,这是机器制作的,如果是手工制作的话至少需要半小时,机器可能一分钟不到就定型了。“我们带着家乡的土专门到上海找厂家制作了这些产品,发现大家也很喜欢,就想着引进几台机器,做小器型的产品,这样就能跟上市场需求了。”

东周告诉记者,引进机器的想法也得到了玉树州文化馆的支持,计划7月份找技术人员培训机器操作人员。“我们既要传承也要发展,培养出来的手工艺人还是会继续发扬传统,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但为了让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厂房要建,机器也要买,村里人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一想到我们的红陶事业还能这样发展,我就浑身充满了劲儿,感觉更有奔头了!”

(杨红霞 王玉莹)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