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是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一生经过许多波折,大起大落。他有三个儿子,可惜晚年只留有一子在膝下。他年轻时忙于事业,对家庭与子女疏于关心。后来家道中落,唯一的儿子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到窑厂工作,得到了伟人的关照,生活开始变得好了起来。

陈独秀的一生可谓是起伏波折。陈独秀年轻时,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进步人士屡次救国无果,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陈独秀发现要想救国,首先要改变民众的思想,仲甫认为想要实现真正的共和,就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思想,可能要从创办杂志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陈独秀与朋友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创办杂志的主要目的是激发青年内心对国家的热爱与激情,加快社会的代谢,促进发展。这个杂志的创办让科学事业、民主思想在祖国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

后来陈独秀为了让国民不再沉迷于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幻想,创办了新的刊物——《每周评论》。此刊促进了国民对世界的了解,让民众知道资本主义虚伪的一面,取得最后的胜利还是要靠自己。这些刊物最终成为了宣传、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为组织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中年时一些错误的理念和指挥,导致组织上损失惨重。经过组织会议上的决定,将陈独秀“请”了出去。离开组织后的陈独秀日子并不好过,出狱后的他不仅居无定所,还没有固定收入,靠朋友的接济勉强维持生活。

陈独秀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就连他再婚的妻子最初也不清楚他到底是谁,为何能让军政要员前来拜访。正因如此家中还招来了贼,贼人以为陈家有贵重物品,将陈家的箱子偷了出来。万万没想到是仲甫编写的课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过得有些落魄,但陈独秀一直保持着自身的傲骨与清高。这也让他和他后来的妻子吃了不少苦头。他们一路奔波,从市区搬到乡下,不停的寻找住所,就这样一直到陈独秀去世。连他下葬的费用都是由故友们拼凑出来的。如此风云人物也就这样草草离世。

陈独秀除了为组织的发展不停奔波,很多人不知道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他曾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任教,创办新式学堂,主持广东省的教育工作。陈独秀对当时的中国教育有着长远而深入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后,许多进步人士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想法。陈独秀也在上面发表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这套教育理念也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尤其是长子陈延年,仲甫对他予以很高的期望。他觉得大儿子与他性格最为相似,希望他能将自己的理念继续发展下去。

陈独秀教育子女的第一原则是重视现实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解决当时青年人的世界观。仲甫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战胜迷信。要给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去除人民群众头脑中的桎梏,科学的观念才能进入人们的头脑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仲甫学富五车,对国内外教育情况都有了解。他从国外归来后,将自己的孩子接到上海来接受新式教育。提前学习外语,为他们将来出国做铺垫。他的儿子们也继承了陈独秀的高智商与坚韧的毅力,无论在读书和工作上都有较好的成就。

在家中,对于陈独秀的儿子们来说父亲不是老古板。他的儿子经常直呼父亲的大名。工作后,父子作为上下级的关系,他们会因为工作上的一些意见不同而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父亲犯错时,陈延年也没有因为他是自己的父亲而为他求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在外人看来,孩子与陈独秀之间的相处有些没大没小。但陈独秀绝不溺爱他们,让他们时刻保持简朴、勤劳的良好生活习惯。孩子们在国外读书时,陈独秀让他们勤工俭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让他们“自谋生路”。即便在父亲苛刻的要求下,两个孩子生存的很好。

陈独秀共有三子,由于第三子陈松年比哥哥们年纪小了许多。陈松年出生后,陈独秀一直忙于事业,很少回家,陈松年与父亲之间的沟通较少,两个哥哥也是常年在外读书,与哥哥们的交往也不是很多。两个哥哥英勇就义后,陈松年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出狱后,陈松年决定将父亲接到自己身边生活。由于多年未见,生活习惯、秉性各不相同。两人很难相处下去。于是两人分开生活,陈松年与妻子会定期从自己微薄的薪水里拿出一些钱给父亲送过去,以表孝心。

由于种种原因,家里的条件一直都不太好,陈松年妻子身体不太好,不能做重活。但夫妻二人为了不让孩子受苦,他们下班后就会另外出去做工,供孩子们上学。他们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陈松年的妻子因为过于劳累,身体大不如从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后,伟人到陈独秀的家乡视察时,想到了陈独秀。就问当地的领导,陈独秀家中还有亲人么?工作人员回答:“还有一个儿子,家境比较清苦,一个人要照顾好几个孩子。”伟人听到后,沉思了一会,对他们说:“对于革命烈士家属一定要重点关照”。

随后当地的民政部门,找到陈松年给他发放了补贴,还给他找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工作。当陈松年得知这是组织的关照后,对组织和伟人表示万分的感谢。也正是因为组织的补贴,让陈松年的孩子们没有辍学,并且顺利完成了学业,这些优秀的孩子继续为组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陈独秀在决断上有过什么样的失误,他毕竟给组织做过巨大贡献。陈松年作为他留在世上唯一的儿子,伟人与组织自然也会给他特殊的关照。对于世上对父亲的评价,作为儿子的陈松年也是一笑而过,毕竟时过境迁,人已不再,还纠结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