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他们这些人都没有政府的采矿许可,所以只能三三两两甚至单独行动。由于不能大张旗鼓,更没有淘金的机械,因此这些人被形象地称为“忍者淘金工”。

化身盗金贼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南部的奥尤陶勒盖地区,此地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未被开发的金矿之一。当这一消息在草原上传开后,大量牧民都蜂拥而至。

牧民或是单独行动,或是三五成群。由于没有淘金的工具,每个人背上的塑料盆,就成为他们进入矿洞里的必备工具。因为又是在矿洞里俯身爬行,所以日久天长,他们获得了“忍者淘金工”的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这些原本在草原上自由惯了的牧民,在加入淘金队伍的时候,就要低下头学会不出声,学会忍耐,学会在曲折的矿洞里慢慢爬行,而后还要在每一寸土地上寻找可能含有黄金的矿石。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切几乎都要在黑暗中完成。加入这个队伍的人,都是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幻想着自己第一次进洞就能找寻到金矿石。然而每天实际的情况是,人们从矿洞深处背出来的,可能大部分都只是沉重的石头。

但纵然如此,还有很多人在坚持着。这就成为了淘金工的日常。洞里的情况永远是未知的,在行进过程中,每位淘金人都会相互帮衬。所以,单独行动,虽然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好处,不过多数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大量的淘金工还是集体行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人承受不了,等到终于爬出矿道的时候,坚决不再进去。但大量的淘金工,尤其是那些此前淘到过的人,会默默地进去再出来。财富是他们唯一的渴求。

然而整个过程永远是未知的,哪怕是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经验的人,进去之后,依旧不知道会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自己。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样的生计,就像是在赌博,而赌注往往是自己的性命。

矿石被从矿道里背上来,上面的人接下来就是炼金。由于没有先进的淘洗技术,他们采取的还是极为原始的办法。和在矿道里一样,这些在洞外的人,同样也面临着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进洞的人,最终没有从里面爬出来。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所探查的那段矿道发生了塌方,这个人被活活埋在了地底下。下洞的人,个个活得像地老鼠,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地老鼠。因为前者挖的洞不会塌方,而他们在探查中挖的曲曲折折绵延不绝的地道,随时都会有塌方的风险。

这就是下洞的人,每天面临的最大风险。很多时候,他们的探查和探挖是随意性的,没有技术,更没有勘察地形地貌的本事,这些矿道和矿洞挖多长多深,根本没个准数。他们只是本能机械地跟着黄金挖。有些洞,稍不留意就挖得很长很深。

含有金子的矿石被运出洞外,之后经过粉碎,再把石头和金子分离,这个其实很大。由于分离石头和金子需要用到水,在寒冷的蒙古高原,这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差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无论是哪个步骤哪个环节,他们面临的风险都很大。然而对这些贫困的牧民而言,相对于继续忍受贫穷,他们更愿意冒着风险,和命运赌上一把。万一赌赢了,自己就真正的翻身了。

可实际上,这样的机会十分渺茫。很多每天累死累活干活的人,他们一天获得的收益折合人民币还不到一百块。所以,这样巨大的风险事实上得不偿失,然而他们除了咬牙去干,并没有其他出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当地人都知道,这片庞大的矿区,除了黄金还有铜。只是这其中66%的权益,不在蒙古人和蒙古政府的手里,而是被美国的一个亿万富豪占据了。而大量的职业偷金贼,只不过是在矿区的边缘地带,随便碰碰运气罢了。如果说真正的金矿主在吃肉,这些偷金贼甚至连喝汤都算不上。

每天,当一个牧民佝偻着身子从矿道里爬回地面的时候,除了瘫倒在草地上歇着,再有就是大口大口给自己灌酒。只有这些烈性的饮料,似乎才能驱除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疲劳。如果说到未来,他们的眼前是那么的迷茫,因为大多数人都清楚,这样的生活完全就是在赌博,根本没有任何的未来。

也有一些淘金者表示,再下洞几次就不准备干了,回到自己的蒙古包,继续去过那种跟随牛羊,四处迁徙的生活。那样的日子虽然可能会继续贫困,但好过现在这样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但如果继续说道,具体是哪一天不再下洞的时候,很多人就又选择了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再恐惧,哪怕内心多么抗拒回到地底下,可当第二天来临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钻到地下去。毕竟在看得见的利益面前,大多数人都经不住诱惑。而他们的未来,就像这草原上来无影去无踪的龙卷风,是那么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