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uTouSuo™️

*小红书: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2025经验帖专栏:首先恭喜2024届的赛博朋友们成功上岸,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曾一起“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这一路,你们寻找到了为之努力的目标,创造了冬日奇迹与新的春日景象;感谢所有与我们并肩的朋友,也是因为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才能让秃头所走到现在并继续坚持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拥抱不同的可能性。理想与现实从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它们彼此融合、又相互妥协、挣扎,也正是这样,才显得尤为珍贵。

*2024年,秃头所同样期待与新的朋友在赛博空间相遇,能够一起逃离轨道,奔向新的旷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是踏踏实实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TuTouSuo™️

大家好,我Torrent,今年以398分的成绩录取至复旦大学专硕战略传播方向。

下笔时已经六月了,我正坐在图书馆一楼靠窗的位置上,去年冬天我就在这个位置筑巢写论述题写到缺氧,现在,夏天来了,我已经可以以一名复旦大学学生的身份来为同样想前往复旦大学,同样想通过考研去往一所名校的同学们分享我的经验,我同样也想借此机会好好回顾我那珍贵的、不可复制的一年,接下来我想从“为什么选择复旦大学”、“专业课复习经验”、“公共课复习经验”几个方面来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如果看完这篇经验贴能够解决你哪怕百分之一的烦恼,我就非常开心了。

为什么选择复旦大学

省流版:我要去名校——我相信我能通过考研去名校——同校学姐前年成功通过考研去了复旦——好呀那我也去复旦。

详细版:省流版听起来有些拍脑袋,但这其中也有我的深思熟虑。我来自一所双非院校,新闻学出身,成绩平平,班级透明,无竞赛无证书无科研经历,总而言之就是相当平凡地度过了大学前三年,但名校情结一直让我向往着清北复交这类级别的院校,我明白通过考研是我最后进入名校的机会,所以一开始择校时我就将目光放在了c9院校中,但有些级别高的院校总是免不了会歧视出身,于是我的可选范围一缩再缩,在我细致地咨询之后,我最终锁定了复旦大学,并且总结了复旦大学的几个特点:

1.不歧视出身,甚至鼓励跨考,这对我这种双非出身但想跻身名校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2.考题中规中矩,所以只要稳扎稳打就有上岸的机会,通过分析往年的考题以及去年我自己亲笔答过之后发现,复旦大学的考题是十分基础的,所有的题目都在常考的诸如人工智能、国际传播、马新观等专题中,只要踏踏实实的学就一定能答得得心应手,拿分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3.招生人数多,2024年拟录取45人,而且今年专硕是报考人数较少的一年,报录比有所下降,相较于同级别院校以及其他热门211院校来说,复旦的招生人数和报录比是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区间内的。

总而言之,如果你也有一个名校梦,如果你也想通过考研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到一个人生的高点,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最擅长的就是读书考试,那么复旦大学,可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º 专业课复习指南

/ TuTouSuo Monsters /

这一部分我想以三个月为一阶段,通过一种时间线的方式为大家捋清楚每个阶段的任务与侧重点。

【3-6月】不计成本地广博阅读吧!(参考书、论文阅读tips以及拓展书目推荐)

我是三月一号开始正式备考,这一阶段应该是大家刚刚开始接触新传考研,接触新传的阶段,所以在我看来,这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弄清新闻传播学科的形状是什么,边界在哪儿,以及开始尝试学习用理论解释现象。

所以我认为在暑假之前,大家都无需紧绷起来,就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在公园里漫步,不用纠结每天走了多少,也无需纠结公园的各个地标是否记住了,只要能在暑假之前明白“噢,原来这个公园的大致样子是这样的。”“噢,原来新闻传播学科是这样的。”

在这一阶段阅读参考书是必须的,复旦没有官方参考书,但只要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一下就能得到答案,我按重要程度进行了一个排序(非常主观并且有偷懒成分在,适当参考)

☆究极重要line: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

《网络传播概论》第五版 彭兰

《新闻学概论》第八版 李良荣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三版 黄瑚

以上四本书是我3-6月读完的书,可以说是我的新传考研奠基之书,从我的经验来看,这几本书建议大家在暑假之前通览一遍,我明白大家在阅读参考书时会犯困、会走神、会什么都记不住,所以想分享一下我的参考书阅读技巧。

首先是计时,在摸索出自己的阅读速度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计时阅读,我通常给自己的任务是一小时读10页,设置好倒计时后就会有紧张感,在倒计时的push之下自然而然就不容易走神了。

其次,在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去思考、举例子、提问题。大家可以把参考书当作一个分类收纳箱,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把我们的经验、我们看过的新闻、我们见证过的舆情放进一个个收纳箱中的过程。

如图所示是我备考初期第一次阅读《传播学教程》时自己做的勾画和笔记

彼时美国俄亥俄州载有有害化学物质的火车泄露,我在微博上也有所关注,所以在阅读国际传播这一章节时,阅读到诸如“国际新闻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与态度”等理论时脑海里自然而言就能想到美国媒体对俄亥俄州事实的遮蔽,于是便写在一旁了。

其他参考书也同理,如果想阅读完印象深刻甚至过目不忘,就要多从自己出发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多将自己的感知同课本上的印刷文字联系起来,多去想,多去思考,把参考书中的理论当作回忆现实经验的钩子,在现实生活中也就能越来越多的发现理论的影子,有意识地将理论与现实贴合,这就是新传思维,这就是我们未来考试时着重考查的思维。

复旦440新闻史考查占比较大,所以在这里想重点跟大家提一下新闻史在参考书阅读阶段要怎么读,除了我上面提到的两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读完一章做一章的思维导图(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但是非常重要请一定要做好吗?好的。)

新闻史的特点就是极为琐碎,报纸和报纸的名字还难以区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并找重点。梳理就要靠思维导图,重点就要看真题的考查,我在阅读完每一章后都回去看历年的440真题,把此章节中考察过的知识点勾画出来,并标注什么题型以此作为提醒,这样在以后进入背诵阶段时就有重点可依,效率也会提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新闻史也是历史,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也可以用看纪录片或者电影的方式来学习新闻史,我在读不下去书的时候就会找一些报人、报纸的纪录片看,许多纪录片或者电视剧都能用非常生动直观的方式将知识灌输进我们的脑子里,电视剧如《觉醒年代》可以非常详细又生动的告诉我们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报刊发展史;纪录片如《一份报纸的抗战》则介绍了《大公报》、《中国的西北角》等在中国抗战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电视节目《档案》分集《报业巨子史量才遇刺之谜》则补充了史量才和蒋介石恩怨的细节,都非常有助于我们理顺知识和时间线,让书本上的人物活过来。

无需通览全书但要好好背知识点line: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 第三版 刘海贵

《新闻编辑教程》 修订版 张子让

《整合营销传播》唐·舒尔茨 (这位更是重量级)(至今未开封)

《简明公共关系学》 居延安

以上四本书都有一个特点,考查比重大但书极为难啃,所以我的建议是无需通读全书,大家可以直接买笔记背诵,尤其是《整合营销传播》和公关这两本书,复旦非常喜欢考查,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也可以等秃头所暑假班花花姐讲解,讲完之后再背也不迟,但是请一定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因为22年复旦没有考整合营销和新闻实务理论就掉以轻心,不然就会向我一样在考场上傻眼,对着“新闻主题”这么一道简单的名词解释绞尽脑汁。

一点也没看line:

《当代广告学》第11版 威廉·阿伦斯

《麦圭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六版

这两本书虽然属于参考书但是近年基本没有考查过,而且《当代广告学》这本书有点太过时,读了也没什么用处,所以时间紧张的话我认为无需看。

除了阅读参考书之外,这一阶段我还开始了论文阅读,因为学校的学习任务不算紧张,所以我到了五月会每天阅读一篇论文,在论文阅读上,我想大家同样也会面临注意力不集中、读完脑中空空的情况,所以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小tips~

首先还是计时,计时的好处上文已经提过,就是给到大家一种紧张感,在正式计时前大家仍要摸索出自己的阅读速度来,就我来说,通常情况下一篇10页的论文我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阅读完,所以我一般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半小时倒计时,基本上每次都全神贯注地读完了,屡试不爽。

其次,不要钻牛角尖,与参考书不同,论文是学者们科研成果的浓缩,读不懂很正常,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看懂了什么,而不是在不懂的地方来回徘徊。

最后,为了防止读完脑中空空,我们要有反馈意识,要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我的方法是,阅读完之后立马自己给论文写一个摘要,或者任何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东西,都立刻写下来,把印象落实到笔尖的过程其实是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写完印象会大大加深。

Like thi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阶段除了参考书和论文之外我还读了一些书目比如《范式与流派》《传播学引论》《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21》(现在一定有更新了),前两本书仍然属于传播学教材,读不同的教材会给到我们一种奇妙的感觉,就是知识以另外一种面貌出现了,而当我们认出它时,它会更加深刻的留在我们脑子里,不同的教材对同一知识又有不同的增补,所以阅读时会有一种寻宝的感觉,会时常觉得“哇,原来这个知识点的背景原来是这样的!”。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21》属于单纯的拓展书目,里面收录的文章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所以经常会有看不懂的地方,但就像我说的,不要钻牛角尖,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明确新闻传播学是什么,有什么,我们是游客而非考生,抱着一种“进大观园”的心态并时不时觉得有趣就够了。

总而言之,暑假以前我并没有报班,我把究极重要的四本参考书自己读了一遍,听tts划重点公开课梳理了一遍,其余都在漫听漫看,像块海绵一样把自己放进新闻传播学科的海里。以上为大家分享了暑假之前我认为的侧重点,以及参考书、论文阅读方法和拓展阅读书目推荐,接下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也就是——

【6-9月】要系统学习了喵(什么是专题?如何背诵?怎么写题?实务如何准备?心态如何调整?)

暑期我报了秃头所的暑假班和实务班,留校学习事情少,人也少,所以这一阶段是我学习时长和学习效率的巅峰,但同时也伴随着倦怠、紧张和崩溃,所以在这一阶段想为大家梳理一下暑假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倦怠了如何调整。

暑假要学什么?怎么学?

1.知识系统化

暑假我的学习主线是跟随着秃头所的暑假班的节奏来的,无论报不报班,这一阶段都需要大家把知识点系统化、集合化,如果上一阶段的主线任务是明确新闻传播学是什么,那这一阶段的主线任务就是要搞懂新闻传播学的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各个部分里有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开始逐步培养专题意识。

我在这里强调专题意识是因为我并没有整理成文的专题,tts的ppt就非常够用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的依靠ppt,我上课的顺序大概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通读PPT把不懂的问题勾画出来——问班班姐或者花花姐——按照ppt的逻辑默写一张本节课思维导图附在ppt上当作目录——此后ppt要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按着思维导图自己给自己讲一遍,当作查漏补缺。

除了要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化之外,暑期也要分一些精力给广告营销、实务理论等小学科,就像上文我说的,这些小学科有些枯燥,我也是跟着暑假班才将知识点梳理清楚。课程的处理方法同上,也是默写思维导图之后把课程自己给自己讲一遍。

2.可以开始背诵了

其实我给背诵的时间真的很少,因为经过以上两个步骤基本上单独背诵的步骤就省了,而且我认为,就新闻传播学科而言,能自己组织出来的答案就绝不照背。但最基本的知识比如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个条件等是一定不能出错的。

3.实务要开始练手叻!

实务我同样跟的tts的实务班,消息写作和评论写作我都报了,但复旦爱考的公关写作需要自己练习,前期可以多花时间在消息和评论上,一周一练为宜,公关可以自己找学长学姐批改,公关相对来说可以速成,多练有奇效。

我认为消息改写相较于评论写作来说结构和逻辑比较好掌握,练习消息改写的一个秘诀就是打散、重组和结构化,大家在自己写完批改过后或者上完课之后有必要进行的一个步骤就是重新梳理逻辑并重新写一遍。

如图所示是我在拿到批改后重新梳理的消息改写的结构,梳理逻辑的过程其实就是反思与总结的过程,多次梳理总能掌握消息改写的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写作复旦已经有几年没考过了,但我觉得仍然有准备的必要,评论写作主打一个有了方法论可能也写不出,因为评论写作考查的是两方面——写作技巧+日常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平常要多读多看多写多思考,是条长战线,速成很难,捷径就是先做好一个“裁缝”,也就是把读到的好词好句拼贴在自己的评论中,“背过了就是我的了”这种强盗逻辑在评论写作中是适用的。

4.试着写写题吧!

我暑假开始了我的写题初尝试,从最简单的简答和名词解释入手,一开始写题真的很痛苦,明明学了那么多知识却一点都不知道如何落实在笔头上,但无需紧张,我们可以将写题当作是对背诵内容的补充与查漏补缺,我经常遇到题目后先去记忆相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再默写下来,暑假tts也有公益练题的活动,每日一题,也是非常好的练手机会。暑假阶段的练题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和接触答题思路,无需对答题内容太过纠结,论述题只需构思答题框架即可。

如何度过倦怠期?

去年八月河北下暴雨,学校里积水能没过脚背,那段时间我每天在大雨里跋涉到图书馆然后再图书馆坐着刷B站一刷就是半天,后来这种状态怎么都调整不过来,其实现在想想只是倦怠期到了,在倦怠期时我也曾非常焦虑,因为明知道这种状态不对却实在没力气学新知识了。

所以我想说摸索出自己的节奏和规律,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就我来说,我一般两周过后就会什么都学不进去,这个时候我干脆回家,什么书都不拿回去纯玩两天,第三天坐在座位上时就觉得活力满满,然后再到下一个倦怠期到来,再回家纯玩两天,这种节奏我一直保持到考前,十二月20号的时候我还在家躺着,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的规律,等到考试的时候我就会容光焕发,所以躺得也就心安理得。

人是最精密的器械,它知道你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要放松,知道你什么时候要睡觉,什么时候要紧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硬撑,而是听身体的,寻找自己的规律并顺应规律,这样才是可持续的学习方式。

【9-12月】有些辛苦但要稳扎稳打(如何练题、如何二改、如何吸收专题知识、如何对待模拟卷)

九月开始就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了,这一阶段大家要着重处理几个任务:练题、专题、模拟考(仍然保持实务一周一练嗷!),接下来我会分别说明。

练题:两个月时间从6小时一道论述到1小时两道论述你也可以!

九月我报名了tts的答题班,答题班的节奏是三天一次课留一次作业,看起来间隔时间不算短但如果我们想彻底把课程内容吸收内化,这三天我们要做的功课有很多。

首先是如何在课前保质保量的写一道题出来。

我前期写一道论述题需要六个小时,但这六个小时其实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最准确的语言组织我的答案,所以这期间删删改改非常多,我认为如果想让一道作业题起到训练目的的话至少要做到两点:保证你写下的每一个点都能说服自己+保证写下的每一句话都有逻辑,为了完成上述两点我在写题时会查阅大量论文,每句话都会字斟句酌改的不能再改了才会上交,这样确实很费时间但是这样写出来的一道题是绝对认真绝对有效的,大家即使不报课程也推荐在初期练习时精益求精,越斟酌自己的语句,在考场上就越不会纠结,论述语句就会像流水一样出来了。

其次是如何修改自己的题目。

我每一道题拿到批改后一定会二改,我曾经问过班班姐如何二改,班班姐给我的答复是二改不是对参考答案的模仿,而是在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之后,把答案框架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思考重新组织回答。

最后是关于时间问题,时间问题我认为是最不用着急的问题,我在十一月时论述题仍然是一小时一道,但手速就是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只要保持练习就能渐渐的从一小时到40分钟再到半小时。

关于是否开卷,在十一月之前都可以开卷,但建议是对应知识点背诵之后再默写这样效果更好,随着练习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多,慢慢地就能闭卷,就能感受到那种传说中的一看到题就有无数答法的感觉。

专题:介绍一个非常累人但一劳永逸的法子

这一时期的专题不再只是知识点的集合,而是服务于答题的工具书,同样,我也没有自己的专题,tts的ppt非常够用,但我一般会用以下几个步骤去处理ppt让它真正变成我自己的专题。

首先,先用自己的话把章节大标题串联起来,章节设置其实就是整个专题的逻辑所在,用自己的话把逻辑顺出来其实就是再脑海中形成一个大纲,明确“噢原来这一专题总共就分这几部分。”

然后,每一章节下都会提供很多题目和答案以及小标题,这时一个非常耗精力的步骤来了,就是把每一个题目的小标题扩展成论述语言,把每一个有现成答案的题目遮起来,用自己的话重新写一遍,ppt上的所有题目我都自己写过一遍,一套流程下来可能要花费我一天的时间,但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把所有的题目都自己写过一遍后说明这节课你真的掌握了。

最后,用口述的方式给你的冤种朋友把这节课讲一遍,其实如果已经能把这节课讲下来了,背诵专题已经不在话下了,因为你已经完全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这节课解码了,它完完全全变成了你自己的东西,里面的知识点已经随你支配了。

最后的最后,如果有余力的话,可以在word上用一种比较简短的方式把本专题默写下来,听上去有点吓人但是前提是本专题的所有题目你都自己写过一遍了,整节课你已经可以给不学新传的朋友讲明白了,知识已经在你的脑子里死死地留下了痕迹,再默写肯定已经是行云流水,所以基本上一些重要专题全都是我自己默写的,等到最后默写这步时,感受知识点一个接一个往外蹦的感觉,真的特别爽。

上述方法不需要你花费大量时间背诵,但要求你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思考去解码,累人是真的,但一劳永逸也是真的,虽然离初试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我仍然记得网络治理和国际传播专题的几个板块讲了什么。

模拟考:不要畏难,模拟考真的越考越顺手

大家可能会对模拟考有些畏惧,但模拟考是最能检验学习成果并指明接下来复习重点的方式,模拟考考成什么烂样无所谓,重点是分析弱点然后找到应对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图是我在十一月第一次模拟考之后进行的复盘,找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才是模拟考的意义所在。

专业课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总结一下就是思考、总结、复盘,我认为学习文科绝不是背诵就能了事的,相反我真的没有把精力放在背诵上,我更喜欢对着一个问题思考上一个小时脑子高速运转的感觉,新传不是背诵的学科,新传应该是思考的学科,每一点进步都是思考的累积,多思考就能多几次可遇不可求的灵光乍现。

º 公共课速通指南

/ TuTouSuo Monsters /

☆英语

我是英语一,但我觉得英语学科都是共同的,暑假结束之前最好把阅读全刷一遍,暑假可以开始一天一篇翻译,然后完型和新题型可以间隔开做,单词每天滚动背诵,进入十月后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作文,我跟的石雷鹏老师虽然他去年一篇都没压中,到了十一月英语基本上我就没有再看了,到考前背了两篇作文就直接考了。

☆政治

政治时间点划分比较明确,大家跟哪个老师就死心塌地的跟就好,我报了腿姐的全程班所以基本上资料都用的腿姐的,肖四肖八一定要刷而且是反复刷,对政治来说选择题的性价比要比大题高多了。

♡最后整点感性的

在决定考复旦的那天下午我给班导写了封信说明了我为什么要考研以及我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选择复旦,信里我说:“对我来说,考研绝对不是为了研究生学历,如果我仅仅是为了研究生学历我为什么不报本校呢,考研并不是我的目标而是我的途径,我要通过考研去一个更大更旷阔的平台,我要在做出一个关乎我未来四十年职业发展的选择前看到更多的选择。”,正在看这篇经验贴的你不管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决定考研,我都恭喜你即将拥有一段一生中少有的可以全身心沉浸下来去钻研一门学科的日子,希望你在备考的日子里多关注落日和飞鸟,多关注夏天傍晚的云彩和冬天积在花坛里的肥嘟嘟的积雪,这是备考的灵韵,这是不可复制的宝贵的时光。

º♡º♡♡

News &Comment

「6月至11月超长待机」

每周1次练习|轻量学习

院校服务|1v1针对批改

ꕤ⋆⸝⸝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create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RES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