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985毕业,24岁,1米80,偏瘦,在大学工作,父母知识分子,家里在市中心有330平米房产。”用传统眼光来看,这是一份属于精英男青年的相亲简历。

只见相亲分析师对着简历一通分析,话风一转,指着一句“不善言辞,不擅与人打交道”语出惊人:“这人整体条件不错,可是,你能接受他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吗?”

逐条拆解相亲对象的简历信息,剖析“话术陷阱”,这是当下流行的“相亲分析师”的工作特点。充满质疑的标题,神反转的剧情,让不少观众上头,也让相亲分析师在情感主播赛道挣得可观的流量——某主播自述3天涨粉30万。

有人说,相亲分析师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他们戳中了大家的“爽点”,也让观众深感相亲套路深,恨不得像备战高考一样“三年相亲,五年模拟”。也有网友质疑:“相亲,相的是简历,还是活生生的人?”

在婚恋行业深耕多年的Ally老师,指出了这一模式背后的问题:“简历里的机械式划分,把相亲对象更阶层化了,把求助者变得更茫然了。”

985毕业的24岁相亲男,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一块白板或者一块屏幕,一支马克笔或者一根教棒,网络上,相亲分析师就这样对着白板上的简历内容划重点、做分析。

医学上,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具有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低下、孤独少友、兴趣狭窄、动作和行为刻板等表现,但没有明显的语言发育障碍和智能障碍。985毕业的24岁男生来相亲,何以推导出他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呢?

相亲分析师的依据,就是简历中唯一提到的缺点,“本人不善言辞,不擅与人打交道。”

延伸出去,相亲分析师还认为,这名男青年“伴有一点轻度抑郁。”

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相亲分析师向观众介绍一项“冷知识”:“年轻男人不大可能出现在相亲市场上,如果出现了,只有两个原因,(要么)身体有问题,(要么)精神有问题,着急找一个人接盘。”然后,他引导大家“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亲分析师介绍他的结论

比如,简历里的“偏瘦”,应解读为“很瘦”,因为“真的偏瘦一定会写出真实体重,但他没写,写‘偏瘦’是为了给见面打预防针。”

“985毕业”,却“在大学工作”,这个点能看出问题。相亲分析师认为,简历主人出生于高学历家庭,都考上985了,怎么可能不让他读研?只能说明他的求学路出现了断层,“甚至985毕业都是非常艰难的,极有可能出现了精神问题。”

简历主人没有写自己是“大学老师”,而用“大学工作”的表述,说明他在大学里担任闲职,而且很可能是被他爸安排进去的——既然他爸是大学校长。

“市中心有房330平”,却没有标明独立婚房,推测结婚后要和男方父母一起住,也可能相亲男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这位相亲分析师给观众“科普”称,智商高、不善社交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表现。简历中“不善言辞”的缺点是核心依据,因为“相亲简历中,能够写上去的缺点,实际一定比写的更严重。”

找对象,还要“三年相亲五年模拟”?

相亲分析师的点评看起来头头是道,他的专业背景如何?

记者查看了他在抖音和小红书上的同名账号,简介写着“一个干了5年红娘的互联网军师”,从事“相亲对象条件分析”和“择偶定位”。没有提到任何学历专业背景、职业资格证书。

作为一门刚刚火起来的新兴职业,“相亲分析师”也不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上。从业需要何种资质,目前并无明文规定。

他在抖音上发布的32条短视频,有20条标题为“这个男人能嫁吗?”还有1条门店约会信息,5条回应粉丝的字幕,6条相亲咨询解答,标题分别为“女孩子的价值只有生育和年龄吗?”“软饭来源”“独生女吃绝户的骗局还有多少人不知道”“怎么聊彩礼,才能既让对方不敢少给你,又不显得在卖闺女”“相亲后常见的6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以及“妈宝男的4大特征”,都是能上热搜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相亲分析师的抖音号截图

这32条视频作品,为他带来了55.7万的粉丝量,以及76.8万的点赞数。记者上文介绍的那条视频,在他的账号中位居点赞转发的榜首——点赞数11.1万,转发20.1万次。对于相亲简历的来源,他这样解释:“这是我评论区粉丝投稿的相亲对象基本条件。”

翻遍各路相亲分析师的视频,晨报记者发现,白板上的题目竟然惊人的雷同,十条有九条都是“这个男人能嫁吗?”出镜的相亲分析师几乎也都是男性。

“相亲分析师的视频看多了,自己也能总结出套路和公式来。”几位网友不约而同告诉记者,不同相亲分析师总结的公式基本差不多,比如身高是“过5减4,低5为0”,号称1米76的人其实只有1米72左右,自称1米72的人只能当他是1米70。还有“存款区间取最小”,如果相亲对象自称有6位数存款,那么你就当他只有10万块钱,切记不能往99万上想。

为了总结套路狂刷视频的网友,笑称劲头早已超过狂刷《5年高考3年模拟》的高中时期,堪称“三年相亲五年模拟”。

“不知道在人民公园相亲角晒简历的阿姨爷叔怎么想,反正我看了这些视频,觉得发出来的没一个可嫁。”上海女生momo说。

“也未必,”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们应该就是分析出来,看当事人能不能接受。毕竟能在相亲市场上留下被筛选的简历,大概率有点问题。”

婚恋专家反对把人标签化、机械化

曾有业内人士称,视频里有些投稿其实是剧本。“包括相亲分析师在内,情感主播赛道上,有‘剧本’是常态。”

对于相亲分析师视频的火爆,从事婚恋行业多年的上海壹嘉缘婚恋交友服务平台Ally老师直言不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简历写了什么,而在于对着简历主观臆测他人。”

基于对婚恋市场十多年的观察,Ally老师认为,以“这个男人能不能嫁”为主流的视频,像是对女性受众的一次收割。“视频的策划者想必已经了解过,大城市优秀的单身人士里,主动寻找伴侣的女性比男性更多,而女性通常也比男性更为感性。那么,优秀的单身女性就应该被如此对待吗?”

在给单身青年上情感课时,她把相亲分析师的视频分享给大家,征集大家的反馈。大家一致反对的是,简历式剖析把人彻底标签化、机械化,人本身的属性被抛弃了。

有位不服气的男生直接写了一段相亲简历,扔给AI分析,“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能被机械化的分析解读透彻,那又何需相亲分析师,让AI来干不就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指出,相亲分析师采用的倒推式逻辑,无论用在什么样的简历上,都可以推导出问题,得出“这个相亲对象不够理想”的结论。

Ally老师告诉晨报记者,自己在上海做红娘六七年了,转型之前,她还做过多年婚姻调解工作。在她看来,无论是为男女双方进行调解还是撮合,都必须站在对真人的观察基础上。抛开真人谈简历,无视人的真实性情而对点状信息做臆想式推测,实属无稽之谈。

她说,两个人是否般配,从简历上是看不出来的。相亲和找工作一样,条件、眼缘都只是敲门砖,更重要的是性格、三观的契合,以及遇到分歧时能不能磨合。

“我曾接待过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男士,按照他的要求,给他介绍过一位年龄相仿、‘门当户对’的女士,但两人相处并不融洽。之后,这位男士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小他十多岁、外貌家境都普通的女孩。一开始他非常反对,说自己并不贪图年轻姑娘。后来两个人竟然结婚了,过得很幸福。这位男士说,女孩给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情绪价值,而他给了对方诸多体贴照顾。”Ally老师举了职业生涯中一个真实的例子。

不想被标签蒙蔽双眼,就先弄清自己的核心需求

对于相亲分析师来说,视频火了,不仅可以带来流量,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有位抖音粉丝50万的相亲分析师,在置顶视频中展示了自己的收费标准。个人咨询费5万元包年,但“没什么服务,不推荐购买。连麦“一对一咨询”由他的徒弟完成,按照抖音连麦定价1999抖币/10分钟,折合人民币200元左右。相对便宜的是网课《从恋爱到结婚》,定价199元。付费学习群99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主播自述3天涨粉30万

然而,Ally老师认为,对着简历分析问题的“相亲分析”,让相亲者过度考量恋爱和婚姻中的利益得失,并不可取。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希望找到理想的对象,这是人性使然。但是只研究对方的不足,对自身缺少清晰认识,很容易眼高手低。”Ally老师为大家支招,“婚姻是接地气的,当你想要寻找人生伴侣时,首先,你要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总结,结合自身情感经历,反思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短板又在哪里?对于既往情感经历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是自己能够改变、能做得更好的?”

她还建议大家在择偶前先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未来我有哪些人生目标?我对事业和生活的期待分别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考虑。”她并不赞赏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以及将组建家庭视为完成任务的想法。“这一代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父母辈,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更强的独立性,这也会让他们更不愿意在婚姻中妥协。因此,婚前的人生规划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相亲路上,她认为,能够满足核心需求的异性都可以接触一下,至于其他条件,能满足更好,属于锦上添花,也无需太过苛求。“当然,如果一个人坚持不将就,或者更愿意一个人生活,这样的意愿也应当被周围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