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1日-6月4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芝加哥顺利召开,作为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研究进展向来备受业内学者关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NSCLC临床治疗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帮助国内肿瘤临床工作者更好的了解此次ASCO大会中关于EGFR阳性晚期NSCLC临床诊疗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可京教授对此进行分析、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2024 ASCO丨唐可京教授:群星闪耀,EGFR阳性NSCLC靶向治疗临床选择愈发丰富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可京 教授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药学部主任/党总支部书记、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 美国范德堡 (Vanderbilt) 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UTSW) Harold C. Simmons综合癌症中心访问科学家

  • 中山一院肺癌MDT首席专家,Ⅲ期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MDT团队负责人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癌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免疫治疗委员会常委

  •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 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 / CTONG)理事

  •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感染与重症专业工作组组长

  •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树立典范,PAPILLON研究中国数据出炉,

是目前唯一在EGFR ex20ins一线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医脉通: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x20ins)是临床中第三常见的EGFR阳性NSCLC突变类型,此次ASCO大会中您带来了PAPILLON研究中国亚组分析数据,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数据结果及临床意义?除PAPILLON研究外,此次ASCO大会中还有哪些EGFR ex20ins NSCLC相关研究值得重点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可京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APILLON研究[1-3]是一项评估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Amivantamab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用于EGFR ex20ins晚期NSCLC一线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此前PAPILLON研究相关数据提示,Amivantamab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总体人群和亚洲人群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PAPILLON研究入组的308例患者中,87例为中国患者,其中39例患者随机接受了Amivantamab联合化疗治疗,48例患者接受了单纯化疗治疗。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均为57岁,有脑转移病史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5.4%和25.0%。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6.4个月时,Amivantamab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2.3个月和6.7个月,相比于单纯化疗组,Amivantamab联合化疗组患者疾病进展与死亡风险下降达53%(HR=0.47; 95% CI, 0.26-0.85; P=0.011),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1.8%和48.9%(OR=2.46; 95% CI, 1.01-5.98; P=0.048)。

在疾病出现进展的患者中,Amivantamab联合化疗组患者中位无二次进展生存期(PFS2)目前仍不可评估(NE),单纯化疗组患者为18.8个月(HR=0.32; 95% CI, 0.11-0.88; P=0.021)。尽管单纯化疗组患者允许在疾病进展后交叉接受Amivantamab单药治疗(21/48,43.8%),但Amivantamab联合化疗组仍显示出了OS获益趋势(HR=0.58; 95% CI, 0.17-2.02; P=0.387)。

表1 PAPILLON研究中中国患者人群与总体人群PFS、PFS2以及OS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全性分析中,Amivantamab联合化疗组患者最常见的(>50%)任何级别不良反应(AE)包括皮疹、甲沟炎、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与既往报道的Amivantamab单药安全性一致,没有患者因AE而终止Amivantamab治疗。

PAPILLON研究中国亚组分析显示,相较于单纯化疗,Amivantamab联合化疗用于EGFR ex20ins晚期NSCLC一线治疗表现出了更优的疗效以及可控可耐受的安全性,且与总体患者及亚洲患者人群数据保持一致。

除PAPILLON研究外,此次ASCO大会中关于EGFR ex20ins NSCLC还有多项值得关注与期待的研究,WU-KONG1研究便是其中之一。WU-KONG 1研究[4]旨在评估舒沃替尼在EGFR ex20ins NSCLC经治患者中的抗肿瘤作用,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IRC)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ORR,次要终点为IRC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DoR)。

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舒沃替尼300mg QD的Ⅱ期推荐剂量(RP2D)进行治疗的患者中,经IRC评估的最佳ORR为53.3%,cORR为44.9%,中位DoR尚未达到(NR),9个月DoR率为57%。研究中,13.1%(14/107)的患者既往使用过Amivantamab,但不论患者是否接受过Amivantamab治疗,均具有相似的最佳ORR,分别为50%和53.8%。舒沃替尼安全性数据与既往其他临床研究中所报道的结果相似。最常见的TRAE包括腹泻和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等,大多数TRAE为1-2级,安全性可控可耐受。

除上述研究外,一项评估伏美替尼一线治疗EGFR ex20ins NSCLC疗效与安全性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FURVENT(FURMO-004)研究[5]目前正在进行之中,其研究设计也在此次ASCO会议中得到了详细报道。

SC 制剂 & IV 制剂两开花,

Amivantamab助力临床破除困局,提升患者诊疗体验

医脉通:除EGFR ex20ins NSCLC外,此次ASCO大会还报道了多项关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最新研究,对此您认为有哪些研究是让您印象深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可京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次ASCO大会中,报道了多项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其中MARIPOSA研究[6-9]是一项评估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对比TKI单药(奥希替尼、Lazertinib)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疗效及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此前MARIPOSA研究人员曾于2023 ESMO、2023 ESMO Asia、2024 ELCC等多个肿瘤国际学术会议中公布其相关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用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可显著延长包括伴有脑转移在内的多种类型患者的PFS。

然而既往研究提示,合并TP53共突变、基线伴有脑转移或者肝转移的患者,其临床预后往往较差。奥希替尼治疗此类具有高危预后风险因素人群的中位PFS仅有9.1-14.8个月。此次ASCO大会中,MARIPOSA研究人员进一步公布了该研究具有高危预后风险因素(89%伴有≥1种高危预后风险因素)患者的数据分析。研究通过循环肿瘤DNA(ctDNA)二代测序技术(NGS)对患者基线时血液中的致癌驱动基因进行了检测,并使用ctDNA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于患者基线时以及治疗第3周期第1天(C3D1,第9周)对其血液中的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以及21号外显子 L858R突变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组与奥希替尼组分别有320例以及316例患者在基线时进行了NGS检测,在合并TP53共突变患者中,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组中位PFS为18.2个月,奥希替尼组为12.9个月(HR=0.65; 95% CI, 0.48-0.87; P =0.003),而在TP53野生型患者中,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组也展现出了PFS获益趋势(22.1个月vs 19.9个月,HR 0.75; 95% CI, 0.52-1.07; P=0.114)。

表2 MARIPOSA研究中基线伴有高危因素患者的PFS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基线可通过ddPCR检测到血液EGFR突变ctDNA的患者中,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组中位PFS同样显著优于奥希替尼组(20.3个月 vs 14.8个月,HR 0.68; 95% CI, 0.53-0.86; P=0.002)。且C3D1时无论患者ctDNA清除与否,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组患者中位PFS均优于奥希替尼组。EGFR突变ctDNA得到显著清除的患者中,两组中位PFS分别为24.0个月与16.5个月(HR 0.64;95% CI, 0.48-0.87; P=0.004);未得到显著清除的患者中,两组中位PFS分别为16.5个月与9.1个月(HR 0.49; 95% CI, 0.27-0.87; P=0.015)。在基线伴或不伴肝/脑转移的患者中,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治疗对比奥希替尼治疗均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PFS。

由此可见,在具有高危因素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其PFS获益与未具有高危预后风险因素人群的获益一致。这意味着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未来将有望成为EGFR阳性晚期NSCLC极具前景的一线治疗选择。

此外,此次ASCO大会还报道了全球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PALOMA-3研究[10]最新数据。众所周知,虽然目前Amivantamab静脉注射(IV)制剂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但IV制剂第一次使用输注时间需要超过4小时,且输液相关反应(IRR)发生率可达到67%。而与IV制剂相比,Amivantamab皮下注射(SC)制剂给药时间仅需要7分钟,且既往PALOMA研究[11]显示,与IV制剂相比,Amivantamab SC制剂的IRR发生率更低,耐受性更好。

基于此,PALOMA-3研究进一步比较了Amivantamab SC制剂或IV制剂联合Lazertinib治疗难治性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中SC制剂组患者,在治疗前4周接受Amivantamab SC 1600mg (≥80kg: 2240mg) QW;IV制剂组患者接受1050mg IV (≥80kg: 1400mg) QW,随后两组患者均每2周给药。研究主要终点为SC制剂与IV制剂Amivantamab的非劣效药物代谢动力学(PK)数据,次要终点包括非劣效ORR、优效PFS、DoR、患者满意度、安全性,探索性终点为O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PALOMA-3研究设计

研究共纳入418例患者,其中206例患者接受Amivantamab SC制剂联合Lazertinib治疗,212例患者接受Amivantamab IV制剂联合Lazertinib治疗。研究结果显示,Amivantamab SC制剂与Amivantamab IV制剂在C2D1以及C4D1时稳态谷浓度的几何平均比(GMR)分别为1.15 (90% CI, 1.04-1.26) 和1.43 (90% CI, 1.27-1.61)。两周期(第1天至第15天)曲线下面积(AUCD1-D15)GMR为1.03 (90% CI, 0.98-1.09),达到非劣效标准。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SC制剂组与IV制剂组患者ORR分别为30% (95% CI, 24%-37%)与33% (95% CI, 26%-39%),同样符合非劣效标准(RR=0.92; 95% CI, 0.70-1.23; P=0.001),且与IV制剂组相比,SC制剂组患者中位DoR相对更长(11.2个月 vs 8.3个月),中位PFS也有更长的趋势(6.1个月 vs 4.3个月;HR 0.84, 95% CI, 0.64-1.10; P=0.20),中位OS更是得到显著延长(HR 0.62; 95% CI, 0.42-0.92; 名义P=0.02),SC制剂组与IV制剂组患者12个月OS率分别为65%与51%。

安全性方面,与IV制剂组相比,SC制剂组显著减少了患者5倍的IRR发生率(13% vs 66%),且主要以1-2级为主;多数IRR发生在第一次给药时。80%的患者接受了预防性抗凝治疗,而接受与未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分别为10%与21%,其中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患者≥3级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

表3 PALOMA-3研究患者疗效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Amivantamab SC制剂的给药时间显著短于IV制剂,SC制剂给药时间在5分钟以内,而IV制剂第一次使用输注时间需要5小时,后续亦需要2小时。研究中85%的患者认为Amivantamab SC制剂“方便”或“非常方便”。综上可以看出,Amivantamab SC制剂使用方便、给药便捷,且IRR低,可以改善患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治疗体验。

总结

本次ASCO针对EGFR阳性NSCLC公布了多项研究,涉及EGFR敏感突变与罕见突变等多个亚型。除上述研究外,PD-1/VEGF双抗、TROP2 ADC等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用于治疗EGFR阳性NSCLC的相关研究同样在此次ASCO大会中得到了公布,想必未来EGFR阳性NSCLC临床诊疗领域还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动,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活力,也为延长肿瘤患者生命续写新的传奇。

参考文献

[1] N. Girard, K. Park, K. Tang, et al. Amivanta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EGFR Exon 20 insertion-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rimary results from PAPILLON, a randomized phase III global study. 2023 ESMO, LBA 5.

[2] C. Zhou, K. Tang, B. Liu, et al. Amivanta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among Asian patients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PILLON subgroup analysis. 2023 ESMO Asia, 513MO.

[3] Ke-Jing Tang, Baogang Liu, Yu Yao, et al. Amivanta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PILLON Chinese subgroup analysis. 2024 ASCO, 8606.

[4] James Chih-Hsin Yang, Ludovic Doucet, Mengzhao Wang, et al. A multinational pivotal study of sunvozertinib in platinum pretre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Primary analysis of WU-KONG1 study. 2024 ASCO, 8513.

[5] Alexander I. Spira, Byoung Chul Cho, Enriqueta Felip, et al. FURVENT: Phase 3 trial of furmonertinib v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SCLC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FURMO-004). 2024 ASCO, TPS8668.

[6] Enriqueta Felip, Byoung Chul Cho, Vanesa Gutiérrez, et al.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vs osimertinib in first-line EGFR-mutant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biomarkers of high-risk disease: A secondary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3 MARIPOSA study. 2024 ASCO, 8504.

[7] B.C. Cho, E. Felip, A.I. Spira, et al.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vs osimer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rimary results from MARIPOSA, a phase III, glob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3 ESMO, LBA 14.

[8] Shun Lu, et al.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vs osimer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among Asia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ARIPOSA subgroup analysis. 2023 ESMO ASIA LBA10.

[9] Maria Rosario Garcia Campelo, et al. Effect of amivantamab dose interruptions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rst-line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in EGFR-mutant advanced NSCLC: Exploratory analyses from the MARIPOSA study. 2024 ELCC, 5MO.

[10] Natasha B. Leighl, Hiroaki Akamatsu, Sun Min Lim, et al. Subcutaneous amivantamab vs intravenous amivantamab, both in combination with lazertinib, in refractory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rimary results, including overall survival (OS), from the global, phase 3, randomized controlled PALOMA-3 trial. 2024 ASCO LBA8505.

[11] Natasha Leighl, et al. Subcutaneous amivantamab administered every 4 weeks (Q4W)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malignancies: The phase Ib PALOMA study. 2024 ELCC, 6MO.

CRC code:EM-159499

Approval date :2024-06-15

本资料为杨森公司所有,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批准,严禁翻印、转载及传播。本资料仅用于医学、科学交流,可能涉及尚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和适应症。杨森公司不支持、不鼓励任何未被批准的药品/适应症使用。

编辑:Leon

审校:Leon

排版:KIKI

执行:Rylan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