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推动‘一章式’改革顺利落地,我们上线了‘智慧公章’系统。以办理残疾证加盖便民中心公章为例,我们助残一件事窗口人员先登录进入工作台界面,点击用印申请,进入界面后输入残疾证办理,这类材料只需要便民中心主任审批通过,审批后返回工作台点击‘物理用印’就会出现盖章码界面,再根据步骤启动印章就可以盖章了。”近日,在新泰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一章式”改革现场推进会上,楼德镇经管站负责人王娟介绍着‘智慧公章’系统的智慧便捷。

引入“智慧公章”系统后,镇村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小程序进行用章申请、审批、核验、盖章全过程线上自助办理,改变了以往盖章去村委领表、找书记签字、再来便民服务中心盖章的繁琐过程,也避免了因书记外出导致群众盖章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同时,“智慧公章”系统可实现盖章文件全过程追溯,文件内容全文档存储,在提高盖章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公章的使用安全性。

自开展“一章式”改革以来,楼德镇探索上线“智慧公章”系统、设置“一件事专窗”等多项改革措施。改革后,实现了事项由“分散批”向“集中办”转变、群众办事实现“多头跑”到“一窗办”转变、审批实现“多枚印章”到“一枚印章”转变等三个转变。

据了解,2023年8月,新泰市印发了《关于开展相对整合实施乡镇街道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试点的指导意见》,率先在楼德镇、宫里镇开展了“一枚印章管审批”试点,通过向基层放权赋能、重塑业务流程、统一印章使用等举措,全面推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章式”改革。改革后,整体审批服务提速率最高超68%,群众办事需提交材料压减30%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前来为村民代交申报材料,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找好几个部门盖章。有时候找不到人还得再跑一趟,现在不管哪个部门的业务,一个窗口一下子就全办完了,比原来快多了,实在太方便了。”谈及“一章式”改革,宫里镇东柳村会计李剑高兴地说道。

实施“一章式”改革以来,宫里镇聚焦力度、温度和速度,倾力打造“进一门、到一窗、盖一章、办所有事”政务服务新模式,不断擦亮“和融宫里、贴心为民”便民服务特色品牌。特别是在优化队伍、提升服务上下功夫,选拔16名年轻骨干人员充实到中心工作,落实AB岗工作制、首问负责制等相关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累计开展集中业务培训8次,岗位练兵3次,轮岗实操2次,全面提升窗口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业务平均办理时限缩减1.5天,全面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

目前,新泰市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平均办理事项100余项,虽然在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受理窗口,但由于这些事项分散在各科室站所,仍是“独立摆摊式”运行模式,窗口人员只能办理自己的业务。改革后,能将原来分散在七站八所的社保、农机等115项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获享均等化、高质量便民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此次现场推进会观摩了楼德镇、宫里镇“一章式”改革成果,总结了试点镇工作经验,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一章式”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据悉,新泰市计划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乡镇街道的“一章式”改革任务。接下来,新泰市将继续深化“一章式”改革,不断创新便民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打造便民服务新标杆。(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许长红 崔庆亮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