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圣拳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

2019年1月6日,“2019年鲁西南传统武术演武大会暨中华文圣拳第七届年会”在中国武术之乡山东省嘉祥县隆重举行,同时下午在嘉祥县文圣拳武术协会组织召开了“中华文圣拳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参加中华文圣拳第七届年会的武术专家、学者、教授和各主要传承地文圣拳传承人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中国武术九段,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成银教授莅临参加了会议,体现了武术家对山东非遗武术发展的支持和关切。济宁及嘉祥武术流派的名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博士生康克勇先生作为外籍嘉宾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氛围浓厚,共同为文圣拳和传统武术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专家学者为文圣拳武学的发展以及保护和传承非遗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是文圣拳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将进一步提升在国际武学界的影响力,它必将会对今后文圣拳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圣拳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由嘉祥县文圣拳武术协会会长黄凌魁先生主持。首先对参加会议的专家、教授、学者和名家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对文圣拳发展的支持和关爱。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成银教授对“2019年鲁西南传统武术演武大会暨中华文圣拳第七届年会”和“中华文圣拳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的举行表示祝贺,提出文圣拳作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大的特色是文化内涵丰富,与其它拳种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同时对文圣拳非遗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保护传承的好,弘扬推广的好;文圣拳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拳种之一,加强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国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健康中国,做健康人”,提倡全民健身活动,以及落实国务院2030年全民健康规划有着重要作用,希望文圣拳积极制定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作出更大的贡献。与会专家、学者和名家代表就传统武术的弘扬与发展工作都作了精彩的发言,嘉祥县文圣拳武术协会冷仁山、黄修华先生等作了发言,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卢飞宏先生,中华文圣拳青年联合会主席张丽光、副主席刘峰、徐仁政等作了发言。黄凌魁先生对近几年来嘉祥县文圣拳武术协会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提出了下步努力方向和要求。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博士生康克勇先生结合自己研究的武术课题,就16—18世纪中国武术发展谈了一些见解,对文圣拳清代时期的发展向专家进行了咨询和探讨。座谈会对文圣拳近四十多余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对近几年来文圣拳在弘扬与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对各传承地文圣拳在传播武学文化中起到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赞扬,对文圣拳武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李成银教授为嘉祥县文圣拳武协会题词:“祝贺文圣拳第七届年会胜利召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卢飞宏先生向济南“丽光拳馆”馆长张丽光先生赠送了书法作品“中华武学,圣拳文化”,同时向梁山县韩垓镇五里堡文圣拳赠送了书法作品“文圣拳泰山论道赋”与“文圣拳华山论剑赋”。

中国武术延绵千年,形式多彩,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方式,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智慧的体现。文圣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格独特,是萌发于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山东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中国武术中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特色拳种之一。它已成为山东鲁西南地区、古济宁运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武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珍贵的“文化名片”和民族文化品牌,在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圣拳是山东武术文化的高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文化、思想、精神和信仰,我们要致力打造文圣拳武术之乡、武学文化圣地、武术文化品牌,全面促进文圣拳武学文化建设,提升文圣拳人文与精神价值,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打造好齐鲁大地、大运河流域、世界级的武术文化新高地和聚集地。文圣拳武学是中华武术文化的一个缩影,在中华武术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普遍性和包容性,既具有普遍性与共性特点,又具有个性和特殊性,是一个完整、独立而科学的武学文化体系。文圣拳武学文化博大精深,兼容百家,其主要文化内涵是易、儒、释、道、墨、兵、医,以及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等,同时又涉及到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问题,它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系统,在中国武学与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分量。文圣拳武学研究揭示了武术的基本规律和本性属性,比较全面阐述了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武术文化、思想和理论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座谈会强调,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文化之间交流沟通、互相渗透,使得文化更加多元化。传统武术文化在这一大背景下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挑战下,深挖传统武术文化资源,重塑新时代传统武术的形式和内容,以促进传统武术与时代的融合,是当代传统武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以本次活动举办为契机,积极适应武术发展大环境,全力推动文圣拳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努力开创非遗武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倡导坚持武术文化为引领,以学校与社会武术教育为龙头,以武术旅游康养为依托,夯实武术普及社会基础,创新传统武术推广模式,完善武术赛事架构,搭建武术产业平台,全方位、多层级提升武术的吸引力、承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武术的文化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推动武术事业繁荣和武术产业振兴发展。高度重视武术文化发展,促进非遗武术保护与传承工作,让文圣拳中国文化瑰宝,从广袤的农村,走向学校,走入现代都市,走向万家灯火,走向世界各地。传承武术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圣拳,热爱文圣拳,传承文圣拳,让这部伟大的武学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山东省汶上县文圣拳研究会,山东省郓城县文圣拳协会,山东省嘉祥县文圣拳武术协会,江苏省沛县文圣拳研讨会,河北省临西县文圣拳协会,山东省巨野西关五步架研究会,山东省梁山文圣拳传承保护中心,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等,感谢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对文圣拳武学研究和发展的支持与关切。向所有为文圣拳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2019年1月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戊戌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