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6月14日

在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比赛中

中国女排3:0击败德国队

获得了巴黎奥运会的入场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进程中

经历了规则上的不断变化

本期就跟随小体了解

排球规则从九人制转变为六人制的历史记忆

曾经的九人制排球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排球运动一贯采用九人制排球规则,因为当时我国是远东运动会成员国,其排球比赛一直使用九人制排球规则。比赛共九人组成一队,队员位置不固定,但在战术上一般安置扣杀手在二排左右两边,前排中既是二传手又是扣杀手,前排左右以拦网为主,偶而也扣杀,接球手在二排中和后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第四届远东运动会的中国男子排球队

当时,男子比赛网高2米30、女子为2米,比赛规则为先得21分者胜一局,发球每人每次可发2次球,第一次失误可发第二次,第二次失误给对方得一分,在局中有的队打满11分时,两队应交换场区。每队在球过网前可拍击三次,若击球入网时,可多拍一次。

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体委在1952年公布采用六人制排球规则后,九人制排球规则就从此便告别了舞台。

我国最早的六人制排球

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上海西侨青年会每年举行一次的排球邀请赛中就规定使用六人制排球规则,邀请实力强劲的中外排球队参加。但因我国球队一贯使用九人制排球,不熟悉六人制规则,所以很少参加。在当时,只有拥有排球国手卫鼎彝、周达云、徐亨、丘广燮等组成的江湾队参赛,并连续夺得三年冠军。

此后,参赛球队逐渐增多,包括郑亦泉、麦炳尧等组成的英华队,汪德元、汪德裕、程世宁、章导等组成的白队,钱家祥、翁诚光、孔祥玑等组成的华严队等,外侨队有美国的西青队、苏联的苏侨队、白俄的俄侨队等参赛。比赛中,因外侨队员身材高大、扣球有力,在身高和体力方面都较胜一筹,所以往往都是外侨队获胜。

西侨青年会主办的六人制排球邀请赛于1937年开始邀请女子队参加,到1941年止共举办过5届。外侨有西青和美童二队,华人女子队一开始就受到邀请,最多时有启秀、友星、民立、工女中、沪星等五个队参赛。

1937年第九届西青排球邀请赛是第一次邀请启秀女中参加,张嘉佩是当时启秀队的主力。但由于队员不足,所以启秀队到民立女中邀请了黄杏芬、张湘萍、祝士芳一起参加。虽然是新组队,配合上还有所欠佳,但队员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比赛中越打越好,一举登上了女子冠军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上海启秀女中排球队合影

第二年,民立女中的黄杏芬、祝士芳、张湘萍与启秀女中的张嘉佩、邝少桃、萧惠兰等六人正式组队,取名“友星”,参加第十届西青排球邀请赛。不过在赛前,由于萧慧兰和张湘萍二人相继因事离队,故又邀清了工女中的黄明媛、民立的程洪生和三省的史瑞娟加入球队。从第十届开始到最后的第十三届止,友星队屡战屡胜,蝉联四届冠军,当时各报竞相登载,成为一时美谈。

这些队员中,黄杏芬是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中国女子排球队成员,曾代表上海参加第四、五、六届全国运动会女排比赛。张嘉佩曾代表江苏参加过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女排赛。张湘萍、程洪生、祝士芳等都是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上海女排队队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蝉联第五届和第六届全运会冠军的上海市女子排球队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西青排球邀请赛由于为西方操纵,开始并不对华人出售观众票,后因华人女子队的出色战绩及民众的强烈要求,才对华人售观众票。

今天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还有40天

和小体一起为女排姑娘们加油

期待女排精神在奥运赛场上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