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网络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谋士做不了老板?

姜子牙能征善战,但他只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臣子;张良运筹帷幄,但他只是刘邦的下属;诸葛亮算尽天下,但他只能是刘备的军师;

郭嘉多谋善断,但他只能成为曹操的幕僚;王猛助力苻坚统一北方,但他只能是丞相;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依旧是朱元璋的附庸......

对此,有人给出了一个答案:谋士的重心,是“术”,而老板的重心,是“道”。从来都是以道驭术,而没有以术驭道。

何谓道?何谓术?所谓“道”,就是整体局势的掌控能力;所谓“术”,就是做事的策略和效率。

可以这样理解——道为体,术为用。道,是人之身体和思想。而术,是人之言行和举动。道与术两者合一,方为上上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相信我们都听过这两个词——帅才、将才。

所谓帅才,指的是能够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杰出领导人才。

所谓将才,指那些具备较高军事素养、管理能力和指挥艺术,能够在战争中或组织中担任重要指挥职务的人才。

说得直白一点,帅才是总览全局的,而将才是一线指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和张辽。

东汉末年,孙权率兵十万,进攻合肥。曹操离开合肥之前,就给了张辽一个锦囊,吩咐张辽,只要东吴进攻,打开锦囊应对就好。

面对东吴进攻,张辽打开锦囊,里边只有短短一句话:若孙权军来到,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与敌人交战。

张辽按照曹操的吩咐调配兵力作战,竟然以800人打败孙权10大军。此战,直接送张辽进了“武庙”,名震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曹操和张辽这两人,就是帅才和将才的代表人物。

曹操懂得拿捏人之心理,知道如何让下属各司其职,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才能,让他们的价值最大化。这,就是“道”之布局能力。

张辽以800人直接攻击孙权的中军大营,作战勇猛,以极少的兵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甚至打出了奇迹。这,就是“术”之作战能力。

这,就是老板和员工最大的差距。真正有本事的老板,都知道这个员工适合什么,那个员工适合什么,让人员的配置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真正有本事的员工,都能在所处的岗位上,完全展现出自身的才华,不负老板所托。一般来说,有本事的员工,都是某个领域的偏才。

要想成为下属,那专注某个领域,或者某种技术,培养“术”的能力就行了。要想成为老板,难度就比较高了,需要有“把控全局”的格局和调配能力。

纵观历史,真正的强者,都是以“道”为主,以“术”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除了曹操和张辽这个例子,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朱元璋和刘伯温。

有人会说,在智谋方面,刘伯温肯定比朱元璋厉害,为什么刘伯温就当不了老板呢?

原因很简单,朱元璋是领导型人物,主要任务是“知人善用”。而刘伯温是专业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做好本分”。

你让朱元璋去当专业型人才,他做不了,因为他的能力不适合。你让刘伯温去当领导型人物,他也做不了,因为刘伯温只会出谋划策。至于决策,还需要朱元璋来。

领导型人物,或许可以成为专业型人才,但专业型人才,基本很难成长为领导型人物。因为“管理”和“平衡”这两点,是需要手腕和天赋的。

就拿职场来说,有的人就适合打工,有的人就适合创业。你想想,普通人连几个人的小团队都不懂管理,哪有本事管理更大的团队和企业?

格局和魅力,是学不来的。就好比,五千年的历史,就出了一个刘邦和一个朱元璋。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他们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是专注于“道”,还是专注于“术”呢?

我的建议是,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魅力的普通人,都专注于“术”,因为“道”是学不来的。

在企业里边,你是老实人,注定你无法成为团队的领导者。因此,你只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技术岗位一路混下去。

如果你接触过行政岗位的管理者,你就会发现,这些人的情商特别高,为人处世特别圆滑,做什么事都左右逢源,哪怕整起人来,也一套接着一套。

这一切,不是老实人想学,就能学会的。盲目模仿,只会“东施效颦”。既然如此,普通人专注于“术”的提升就好。

具备一种突出的能力,自然走遍天下都能赚到钱。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