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4.65%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4年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科协通过第三方测评,2023年福建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4.65%,较2022年提升了1.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国第七。

从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来看,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实现新提高,不平衡情况进一步缓解,女性科学素质增速高于男性,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明显超过全国水平,为加快推动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夯实了人力资源基础。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地区发展仍不平衡,除福州、厦门以外,其他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均低于全省总体水平,龙岩、莆田、宁德等地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未达到13%。

省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3年,全省有15地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省科技馆科普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第九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这在全国科技馆中属于首家。同时,省科协、省财政厅投入1000万元遴选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6个,遴选建设省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7个,全省有4家单位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武夷山国家公园等10个单位入选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体育健康科普基地以及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等。

为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去年,我省选聘谢素原院士等15名科技工作者担任闽江科学传播学者;全省组建包含科技科普等志愿服务队近7.8万支,注册科普信息员近13万名,建成县乡农技推广机构1866个,配备县乡农技推广人员8363人。

我省持续推进青少年、农民、技术技能人才、老年人和领导干部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其中,省委、省政府连续6年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23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1.21万人次、远程技术培训农民超129万人次。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