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仅17岁,在一所中专学习服装裁剪的女生姜萍点燃了全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完全凭借自学数学就以全球第12名的成绩杀进了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决赛。

据悉,这是该项赛事举办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次有中专生进入决赛,而且她是前30名中唯一的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成名之后各种赞誉接踵而至,各种呼声也此起彼伏。

比如,姜萍表达了自己对浙江大学的向往,网友们就呼吁浙大破格录取姜萍。

但今天也看到浙大回应了,回应的内容并不热情,也就是中规中矩的官方话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浙大不积极,网友们又开始喊话清华北大,希望能破格录取这个天才少女。

甚至已经开始有各种谣言,说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邀请她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才之心,人皆有之。

面对这样遗落乡野的明珠,呼吁大学破格录取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大学是否真的有必要对她破格录取呢?

或者,破格真的好吗?

破格录取这事儿,我认为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如果破格录取了姜萍,实际上就是在我们现在的高考录取制度上开了一个口子。

在制度上开口子究竟是好还是坏,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开口子这事儿对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儿。

你说什么情况能破格,人家就有足够的资源砸到孩子身上去争取“破格”的资格。

如果只需要数学考得好可以就可以破格录取到名校,信不信接下来会有很多人砸各种资源让孩子主攻数学?

毕竟有破格录取这条捷径,为什么还要那么费劲儿走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呢?

这样的事情其实之前我们都经历过。

别说破格录取了,就算奥赛加个分都会有无数人挤到头破血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可以看看身边的中招考试,那些破格的赛道上哪一条不是人头攒动呢?

这不也就是为什么教育部要取消各种加分项目的初衷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白了,尽管我们现在的选拔制度还存在优化空间,但对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公平有利的。

如果制度破格的地方多了,对普通家庭的孩子反而更为不利。跟那些有资源、有人脉的父母相比,普通家长的天花板估计也就是报几个培训班而已,那么,他们拿什么跟人争夺“破格”的捷径呢?

而且,姜萍作为中专生也有机会参加高考,也有机会凭自己的专业能力参加各种竞赛和学术会议。尤其是成名之后相信能更轻易获取各种优质资源。

相信就我们现在的社会开放程度和便利化程度,不会耽误一个天才崭露头角。

又何必非要在制度上开一个“破格”的捷径呢?

当然,也许一觉醒来会有高校真的破格录取了姜萍。

我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好事,但长远来看对于更多的普通学生来说就不一定。

所以,破格这种事儿,还是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