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基层理论宣讲或多或少面临着“老大难”问题:“老”是指理论宣讲的传播者和受众都以社区老年群体为主,尽管双方都有着高度热情,但传播面和受众群体依然受限;“大”指大话、空话多、政策文件型语言多,受众“听不懂、听不进”,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难”则是“破圈难”,对于体制外的群体来说,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少有机会接触到党的理论宣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场全域覆盖、百花齐放的2024年嘉定区基层理论宣讲“百姓名嘴”选拔赛应运而生,力图破除理论宣讲的“老大难”困境。“不仅要吸纳更多年轻的宣讲人才加入到我们的理论宣讲队伍中来,更要以多形式、多角度的方式,让群众真正理解并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嘉定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赛促宣,构建有效的理论传播体系

2024年“百姓名嘴”选拔赛自今年2月1日启动以来,通过线上广泛宣传、线下积极发动,共吸引了700多人踊跃报名、热情参与。令人新奇的是,这些参赛选手不仅覆盖教师、消防救援队员、社区工作者、机关工作人员等体制内群体,还吸引到学生、农民、“三新”领域党员、城市建设者等体制外群体。

上海明识律师事务所的张塬平律师就是其中之一。“以前觉得理论宣讲的难度很高,没想到我有一天也能站在台上对着别人宣讲。”作为一名资深律师,她更擅长从法治角度阐述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而这正是体制外人群参加宣讲的意义所在——能够发挥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用全新的视角对理论进行宣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半决赛中,张塬平抽中了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她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了作为律师如何通过参与法治建设,切身感受“人民至上”理念下的“法治为民”精神。“经过这次锻炼,我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理论知识的宣讲者,以后我也会多多参加相关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给更多人。”张塬平说。

不仅要有广泛群体讲理论,更要足够数量的人群来听理论,才能真正有效扩大理论知识可触及的范围。为此,不同于在会议室里“排排座”的传统宣讲形式,“百姓名嘴”选拔赛将半决赛和决赛现场搬到了商业综合体,比赛时间也选择放在周末,为的就是面向商圈大客流群体,让理论学习“触手可及”。

“宣传工作有时候和做销售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是要去探索未知和空白领域,要找不认识的人去‘推销’我们的理论知识。”嘉定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这样生动比喻道。理论宣讲的场所并不拘泥于地点,地铁站、社区、商圈都可以是“百姓名嘴”们阐释理论内涵的舞台,如果能够吸引大家驻足停留,或者只是路过的时候听到其中的一句话,就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理论宣传。

吸纳青年人,延伸理论宣讲的效应链

面对理论宣讲困境中最为突出的“老”字,“百姓名嘴”选拔赛选择以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以具有网感、接地气的语言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从初期到尾声,“百姓名嘴”选拔赛都不限制参赛选手的个人风格,脱口秀、小品、辩论等各种各样的宣讲形式在这个舞台上各美其美,一切形式都是为了使内容更加深入人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来提升理论传播效果。同样地,不教条、不严肃的比赛风格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一试。

几个月前,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的大二学生毛奕看到老师在年级群里发布嘉定区“百姓名嘴”选拔赛的消息,她就立刻选择报名参加。“一方面是想借助平台锻炼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发挥青年大学生在理论宣讲方面的作用,助力党的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经过比赛的历练,毛奕感到自己的宣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会继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参与面向高校学生、社区居民的各类宣讲活动,用‘青言青语’推动党的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奕(左)参与校内宣讲活动

不仅是吸引年轻人,更是培养年轻宣讲员。通过“百姓名嘴”选拔赛,一批批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优秀宣讲员被“炼成”,并且活跃在各大宣讲团中,在理论宣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嘉定区首届“百姓名嘴”选拔赛中,来自安亭镇党校的杨凌夺得冠军。随后,嘉定区委宣传部为她量身打造通俗理论脱口秀节目《大道凌云》,这个节目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创新以脱口秀演说为主要方式,采用独具特色的“理论 ”技巧,讲述对社会热点、思想理论、文化事件等的态度和思想。由于脱口秀的讲述方式新颖而有趣,节目一经播出,线上线下平台均好评如潮,吸引不少观众“追更打卡”。

在“百姓名嘴”选拔赛主办方看来,高标准开展好“百姓名嘴”宣讲活动,就是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说老百姓关心的事,吸纳更多人群来倾听党的创新理论。因此,嘉定区委宣传部鼓励年轻人在宣讲内容上,既讲标准“普通话”,又讲地道“嘉定话”;既用高站位的词汇,又用年轻人日常使用的语言体系,注重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清晰易懂的大众话语,让话语真正被听懂。

“两条腿”走路,提升理论宣讲的感染力

“讲得很流畅,但是不要一直在台上走来走去,会影响听众的感受。”“宣讲一定要有爆发力!”在“百姓名嘴”选拔赛决赛前,区委宣传部特意邀请全国校外教育名师、戏剧高级教师吴青为选手们的宣讲表现提建议。

在理论教育工作中,“抓人”是核心。作为传播发起方的宣讲员,不能只是一个读稿背稿的“机器人”,而应该是饱含感情、将理论融入生活的人。因此,在宣讲员的选拔和培训上,嘉定区都重视舞台风格、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各方面表现。

为此,在评委团队中,除了对内容进行评价打分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因素——感染力。“在语言信息交流中,除了信息交流外,还有情感交流。”在主办方看来,某种程度上,情感交流不亚于信息交流,同样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观点和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百姓名嘴”选拔赛现场

于是,在不同级别的赛出中,主办方陆续邀请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黄震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徐开麟、区文化馆馆长田甜、区文化馆创作与团队指导部主任胡小磊等人来到现场,从专业角度为选手们做点评,不断提升演讲的表现度和感染力,让宣讲拥有“理论”和“情感”两条腿,引发情绪“共鸣”、理念“共情”、行动“走心”。

与此同时,《文汇报》理论部主任杨逸淇、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等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也齐聚一堂,通过辨别内容筛选出一批实力过硬的“百姓名嘴”。在决赛环节,主办方还将邀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二级教授袁秉达、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鸿召等专家来到现场,为“名嘴好苗子”再提宝贵建议。

“未来,我们要用好‘百姓名嘴’这支团队,通过各种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群众都能够听到宣讲的声音、感受到宣讲的力量。”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连通百姓与理论之间的桥梁,“百姓名嘴”们通过将政策上传下达、让理论落地生根,在如沐春风的宣讲过程中,让群众自然而然地记住理论并用其武装头脑,在齐心协力中实现政通人和,而这也正是理论宣讲的最终目的。

奚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