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务诚信 社会诚信 司法公信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

守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呼伦贝尔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压实各方责任,能动履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执行威慑助推社会信用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某申请执行人通过“草原执行110”向法院提供线索,称在某地一修理厂内发现被执行人的车辆行踪。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车辆,执行干警立即核实案件情况,与车辆所在地法院执行局取得联系,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了查控,并将其名下车辆予以查封,保护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呼伦贝尔两级法院积极开展涉府、涉企、涉民生、涉金融案件执行攻坚行动,重拳打击恶意逃避、抗拒执行的“老赖”。同时,规范高效推进交叉执行工作,灵活运用异地执行方式清理积案,深化“一案一账户”系统管理,与16家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对接,推进二维码收缴执行案款功能上线,推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

加强主体失信行为惩戒。呼伦贝尔市中院联合部分基层法院共同与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座谈会,沟通交流解决业务对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和困难,便于有关单位对于失信主体采取相应惩戒措施。2024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老赖”信息154例,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老赖”无处遁形。

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实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执行完毕的案件,经被执行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向相关部门出具“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证明,帮助其恢复信用。按要求开展专项行动,对确实履行完毕的被执行人,在失信名单中予以屏蔽,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人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阳光司法助推司法公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庭审直击人心,让我们对‘尊法天地无限宽、违法行路寸步难’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我将以案为镜,牢记公仆身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80余名来自学校、机关的代表在呼伦贝市中院进行庭审观摩后,其中两位代表发出由衷的感慨。一直以来,呼伦贝尔市中院高度重视司法公信建设,通过举办庭审观摩、普法宣传等方式,以新时代司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同时,持续开展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化解工作,深化“代表委员+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建立“法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新模式。通过“一庭一品”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枫桥式人民法庭”,以能动司法助推司法公信。

进一步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日常沟通联系,建立代表委员联络微信群,推送法院动态信息。呼伦贝尔市中院与自治区人大调研组举行座谈交流,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法院;与市妇联联合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人士20余人“零距离”了解法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让代表委员切实感受司法的公开与公正。年初以来,两级法院共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法院活动3人次,邀请自治区代表委员18人次,邀请呼伦贝尔市代表委员43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行政审判助推诚信政府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推动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行政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实质性化解,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践信守诺。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联合各方力量,持续推进行政诉讼诉源治理工作。与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依照相关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法院+依法治市办+被诉行政机关”的“1+1+1”工作模式作用,协同督促、推动行政机关开展诉源治理、协调化解工作。

强化调查研究,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开展行政法官跟案培训工作,为加强基层法院行政审判力量,提升行政审判质效,呼伦贝尔市中院对行政审判力量相对薄弱的法院行政审判法官开展培训,取得较好效果。

来源:呼伦贝尔市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