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冬天,身患重病的宋庆龄预感到自己已经时日不多。

她对自己的生死表现得颇为豁达,只是常常打开办公桌的抽屉,沉默地看着一张拍摄于1917年的全家福,眼里隐约含着泪花。

晚年孤独的她,越发思念那些久未相见的宋家亲人,尤其是三妹宋美龄

当她从晚辈林国才的手中拿到了一张宋美龄的近照时,想要见她一面的愿望更加迫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托人给宋美龄带去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愿,但宋美龄接过信后,只是说了声“知道了”,却并没有回信。

次年五月底,宋庆龄在北京逝世,尽管她曾经满怀希望,向身边的人谈及过诸如“宋美龄若来看她,应该如何居住才好?”之类的设想,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未能等到宋美龄的身影。

甚至,宋美龄拒绝了回国奔丧的邀请,姐妹俩错过了最后相见的机会。

是不能还是不愿?这背后的种种曲折,可能在她在给蒋经国的信中能够得到答案。

“道”不同,宋庆龄和家人们分道扬镳

按中国人的传统,北京方面希望世界各地的宋家人能够回来送宋庆龄最后一程,于是第一时间向宋庆龄的亲属们发出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方面得知消息后直接选择了拒收,而小妹宋美龄的态度,则一度令身在台北的蒋经国紧张万分。

生怕自蒋介石去世就长居美国的她,人到晚年会突然心软顾念起姐妹情谊,要回大陆参加二姐的葬礼。

但宋美龄随后的回信令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她在里面斩钉截铁地写道:

“骨肉虽亲、大道为重”。

她所说的“大道”,很显然就是他们的政治立场。

说起近代中国的传奇女性,就很难不提到宋氏三姐妹。

曾有人评论道:大姐霭龄爱钱、二姐庆龄爱国、小妹美龄爱权……不同的价值取向,造就了她们不同的选择。

小时候亲密无间,多年后分道扬镳,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却在情感路上各自曲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二姐庆龄和小妹美龄,分别作为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夫人,两人的关系则显得更加微妙。

既有势如水火的对立,也有血浓于水的温情,孰轻孰重?并不能简单地一语道尽。

1927年,可以称得上是宋庆龄与宋美龄及其他宋家人关系的分水岭。

她因不满蒋介石与国民党反动派放弃丈夫晚年的三大主张,同时躲避反动派对她拉拢不成就迫害的举动,不惜踏上几千里征程,前往莫斯科,暂时隐退。

在她做出这个举动之前,国民党内部分裂,她在南京和武汉的拉扯之间,选择了支持武汉。

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她的亲人,包括她挚爱的母亲、弟弟宋子文和小妹宋美龄,都劝她支持蒋介石。

宋庆龄一口拒绝,跟随孙中山先生多年,没有人比她更了解丈夫的理想!何况丈夫去世前,她是一直守在身边陪伴的那个人,更是时刻牢记他的遗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蒋介石发动政变,公然违背丈夫的意思和理想,还妄图利用她的影响力去说服党内反对他的声音,她又怎么可能同意呢?

尽管宋美龄等人言辞恳切,媒体也报道宋美龄会让她改变立场,但在宋庆龄看来,她的亲人们已经背叛了中山先生和她的理想。

她感到孤单,同时也感到难以立足,于是,她在9月独自前往莫斯科。

随后,蒋介石更是不顾阻拦,与苏联断交,而就在宋庆龄走后不到三个月,宋美龄与蒋介石正式结婚。

这令姐妹两人的关系,达到了冰点,两人的感情,也在她对蒋介石一次又一次公开谴责和讨伐中,逐渐淡薄。

自这一年起,她和她的亲人们渐行渐远,几乎到了脱离关系、不相往来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不断,宋美龄阻止丈夫杀二姐

对宋庆龄拉拢不成的蒋介石则恼羞成怒,甚至一度有了除掉宋庆龄的想法。

依然是在1927年年底,蒋介石以将孙中山遗体从北京遗至南京为由,诱骗宋庆龄回国。

蒋介石的想法很明确:就是以孙中山遗体移葬南京,再加上宋庆龄站台,来获得不明真相人士对他政权的支持。

为了达成他的目的,他不惜再次打出了亲情牌,派出了宋子良去劝解她,要知道,宋子良是宋庆龄很喜欢的弟弟,也是一直与宋庆龄有联系的宋家人。

宋庆龄对他的目的十分清楚,只是作为孙中山遗孀,她也没有理由不现身。

于是,她事先发表声明,表明自己此去南京,只为亡夫移葬之事,对蒋介石及其政权依然持反对态度,在南京参加完葬礼,她再一次发文谴责了蒋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大为恼火,宋美龄也生气地说二姐是“朽木不可雕”!

得知此事的杜月笙,向蒋介石献计除掉宋庆龄,还派人将宋庆龄住所的门窗砸碎,以示警告。

然而宋庆龄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多次发文强烈谴责蒋介石,蒋介石忍无可忍,对她动了杀机。

宋美龄得知后,内心也紧张万分,毕竟血浓于水,她又怎能容忍自己的丈夫杀掉自己的姐姐呢?

宋美龄于是对蒋介石说

“你先别急,我这不正在给她写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蒋介石看起来还是不死心,她又说:

“你那在苏联的宝贝儿子蒋经国,他不也天天写文章骂你吗?你怎么不说连他也一起除掉?”

蒋介石一时语塞,同时也意识到如果真的动手除掉宋庆龄,到时候东窗事发,以她“国母”的身份和政治影响力,自己很可能反会落得一身腥。

虽然有分歧,但他们之间也不是没有合作。

在西安事变的时候,也正是由于宋庆龄等人的介入,才让和平会谈成为可能。

宋美龄后来在她的回忆录里也曾提到过西安事变之时,亲友对她的慰藉之情,其中就提到了宋庆龄。

“当余精神肉体忧劳交迫之时,孔部长及余两姊孔夫人、孙夫人与其他戚友,掬诚慰藉,爱护之情,至足铭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在抗日救国的前提下,姐妹们也停止内战,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在一些重大的活动中,也留下几人一起露面,提振人心的珍贵画面。

1944年,宋美龄和宋庆龄在机场,送走了去苏联治病的宋霭龄,彼时,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竟是三人的最后一次团聚。

四年后,宋美龄去往美国,为蒋介石寻求支持。

然而,蒋介石和他领导的国民党在国内的战场上大失民心,很快就溃不成军,企图划江而治的幻想破灭后,不得不退守台湾。

1949年,尚在美国的宋美龄和弟弟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对她的现状十分关心,并告诉二姐若有困难,要与他们联系,这也是宋美龄写给宋庆龄的最后一封长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宋庆龄,依旧是国共都在争取的重点对象,共产党拿出的是满腔的诚意,国民党却有着更加复杂的考量。

退守台湾前,眼见宋庆龄不愿意离开上海去台湾,蒋介石再一次对宋庆龄起了杀心。

在军统的“制裁”名单中,宋庆龄的名字赫然在列,还是蒋介石亲自加上去的。

他的特务头子毛人凤,为此制定了几套方案,打定了“劝服不成就干脆干掉”的主意,不过,他的这一计划最终胎死腹中,因为有两个人出来制止。

这两个人:一个是孙中山之子——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孙科,还有一个,依然是宋美龄。

就在孙科告诫蒋介石不可图一时之快处置宋庆龄之后,远在美国的宋美龄亲笔写了一封信,委托宋霭龄交到了蒋介石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信中,宋美龄先是直言不讳地将自己此次赴美争取援助得到冷遇的处境一一告知。

随后,她严词警告蒋介石不可用下作手段对付自己的二姐,并声称若二姐有什么差错,自己绝不会答应

对宋氏家族向来倚重又忌惮的蒋介石,想起宋美龄的声色俱厉,只好放弃对宋庆龄的所谓“制裁”,并言之凿凿地向在场的宋霭龄保证:自己不会对孙夫人怎么样的,她愿意留在上海就留在上海!

没多久,邓颖超就带着中共的任务,特地到上海恭请宋庆龄北上。

宋美龄则在1950年,自美国抵达台湾,继续协助蒋介石打造他的“蒋家王朝”,从此,她们天各一方。

存执念,三姐妹异国相聚成泡影

事实上,自1948年离开大陆,宋美龄余生再未踏上这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宋庆龄曾与宋霭龄有过一次信件往来,邀请她回国相聚,但宋霭龄并未成行。

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宋子安去世,除宋庆龄之外,其他的宋家人全部出席了在旧金山的追思会。

三姐妹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过相聚的机会!

那是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去世,尼克松总统出面,邀请亲属到纽约参加葬礼。

由于中美尚未建交,北京方面为宋庆龄联系专机,准备经伦敦转机前往纽约,而宋美龄、宋霭龄也早已提前计划好出席葬礼。

似乎,暌违二十多年的三姐妹,即将拥有重逢的机会。

然而,已抵达夏威夷的宋美龄,却接到了蒋介石的急电,告知她暂不前往纽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美龄满心疑惑,看了报纸才知道:自己的二姐也即将前来参加葬礼,她随即不肯再前往纽约,与此同时,宋霭龄也打电话称自己不出席葬礼。

变故再一次出现:中国方面没有租到专机,宋庆龄赴美参加葬礼的行程被迫取消。

尽管美方提前一天将这个消息通知了孔家和蒋家,希望大姐和小妹能如期前来参加葬礼,以告慰亡者,甚至为了等待她们,将葬礼时间从上午推迟到下午,但两人最终还是缺席了!

担心这是“统战陷阱”的宋美龄,干脆直接掉头,飞回了台北!

三姐妹团聚的计划,最终落空,尼克松都忍不住感叹:手足之情,为何如此对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骨肉情,宋庆龄邀妹妹相见未如愿

手足之情却也不是说断就断的,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宋庆龄也曾托人给小妹带过丝绸和中药,宋美龄也曾经给二姐回赠过一些西方的高档商品。

但对于宋庆龄邀请她回国的愿望,宋美龄要么嗤之以鼻,要么置之不理。

坚决追随蒋介石的她,对二姐的选择还是非常不满,她始终觉得是二姐背负了统战,对不起她们。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对二姐采取的态度是完全漠视,甚至在回忆一些姐妹们共同的场面时,都不肯提到二姐的名字,而选择用其他的字眼来代替。

而在蒋介石去世后,她经常居住在美国,面对时局的再次变化,她的态度有没有一丝松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宋庆龄托人得到了宋霭龄长子孔令侃的联系方式,想通过他了解到三妹的近况。

只是,宋庆龄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即使有了小妹在美国的电话和地址,她也已经不能乘机去探望她了,想见她的一面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

1980年年底,宋庆龄委托社会活动家给陈香梅宋美龄带去了一封信。

她在信中倾诉了思念之情,希望能有机会姐妹相见,同时,她也希望国民党将孙中山的一些文件归还于她,她希望妹妹能够回信!

但宋美龄却并没有回信!陈香梅不得不再次登门去询问宋美龄,只得到了短短几个字的口头回复:

“告诉她,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情愈来愈严重的宋庆龄还怀着姐妹相见的希望,她甚至对陪伴她的沈粹缜(邹韬奋夫人)表示

如果美龄能来,住在她这里肯定很不方便,可以让美龄住在钓鱼台宾馆,让沈粹缜接待和接送她,因为美龄本来就和她相识,不会觉得不安。

邓颖超知道她的心愿后,积极去联络,但得到的消息却是美龄由于健康原因也不能成行,并表示若有需要二姐可至美国治疗。

宋庆龄得知后,唯有叹息,说

“太迟了。”

但宋美龄仅仅只是因为身体原因吗?她给蒋经国的信,明确地表示了她的态度。

她写道:

“骨肉虽亲,大道为重,我等做人做事须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及总理主义、父亲在天灵,其他均无论矣。”

只是,她是否又如所说的那般完全无动于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她身边的人透露,在得知二姐病危期间,她曾几度落泪,并向上帝祈祷,在得知二姐逝世的消息后,她沉默了数日。

而就在她回函蒋经国一周后,她再次写信给他,称她始终深信:如果自大陆撤退时,她和大姐都不是身在美国,而在中国上海,一定能够拖着宋庆龄离开。

我们都知道,这是宋美龄的美妙幻想,宋庆龄的坚定信念,又怎么可能被她们所动摇?

但这也恰恰说明,撇开政治立场,宋美龄对二姐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

而在多年后,随着蒋经国去世,蒋家王朝覆灭,她定居美国,再不问政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当她在别人那里看到一本宋庆龄的画册时,曾坐在那里旁若无人地、一副又一副地看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还随手将画册收了起来。

她是否会经常怀念那个幼时和她一起出国留学的二姐?又是否后悔没在二姐生前放下执念前去见她一面?

这些,我们都已无从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