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底,一位老人在前往延安的一路上心情都十分低落,在抗战年代,我党中央的领导人们都在延安,按说前往延安的,应该都是欢欣鼓舞,为即将到达这座令所有爱国人士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而雀跃,这位怀着沉重心情老先生,就是陈嘉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嘉庚的发迹史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童年时的他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他的父亲老早就下南洋,在新加坡经营了一家米店,陈嘉庚在他17岁的时候,也下了南洋,去给父亲帮忙。

在新加坡两年后,陈嘉庚返回家乡,与妻子结婚,这时候的陈嘉庚就开始了他为国办学的努力,1894年,陈嘉庚说服母亲,将父亲给他预备结婚省下来的2000银元办了一所私塾,私塾一切都妥当之后,陈嘉庚又返回了父亲身边。

1898年,他的母亲去世,又回国奔丧,在陈嘉庚回国的这段时间,父亲在新加坡的生意逐渐衰败,等到陈嘉庚又回到父亲身边时,父子两人曾经的努力都化为泡影,还负债累累。此时的陈嘉庚面临了两个选择,承担债务东山再起或者是另立门户白手起家,即便在新加坡法律中允许儿子不必要承担父亲的债务,陈嘉庚还是选择了前者。

接下父亲手中烂摊子的陈嘉庚,奋斗了四年,才终于将父亲的债务全部还清,这样为父还债的举动为陈嘉庚树立了极大地声誉,对一个商人来说,这更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陈嘉庚乘势而起,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新加坡有很大的影响力。

成功后的陈嘉庚依然像他之前一样生活简朴,他将自己的企业挣到的钱,全都用来资助了革命事业,陈嘉庚在自己刚刚发迹时,就开始了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此前兴办了私塾,在清朝覆亡后,陈嘉庚还向家乡捐赠了20多万元给福建用作建设。后来他结识了孙中山先生,还加入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有很大一部分都依仗陈嘉庚的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由于陈嘉庚先生常年不在国内,对国内情况不是很了解,误以为接替孙中山先生的是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为抗战准备的物资、钱财全数捐赠给了蒋介石国民政府。

陈嘉庚先生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也不止于捐献财物,他还为了抗日救亡成立了海外救亡会,通过各种方式在海外援助祖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陈嘉庚先生也因此一度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日本人甚至将他列入了通缉名单。

但日本人的威胁并没有阻断陈嘉庚的爱国热情,在1936年,蒋介石50岁生日之际,南京国民政府本想劝说陈嘉庚捐赠一架飞机,陈嘉庚毫不藏私,为了抗战大业慷慨的捐赠了130万元,按当时的购买力来说,这笔钱足够买10架飞机。

到了1939年,陈嘉庚对抗日的援助有增无减,根据国民党的官方数据,1939年当年,陈嘉庚就为国内抗日提供了10亿元资金,这占了国民党一年军费的一半以上,此时的陈嘉庚难掩自己对于国内同胞的关心,想要到前线去看看战士与百姓,但没想到,这次回国之行大大改变了陈嘉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