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本文中用“形态”代替这四个字的完整表述。

这几天,一些文友让我谈谈2024年上半年“形态”工作总结的起草方法。

因为这个话题不太适宜公开讨论,也不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经验做法。一些词语和句子,在平台没有办法进行共享。

但面对文友的实际需求,我又需要照顾一下,因此,我将采用基本框架+文章推荐的方式,与各位文友探讨这类文稿的起草方法。

那么,这类工作总结的基本框架为:

第一部分,工作总结;

第二部分,形势分析或提炼经验;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思路;

第四部分:下一步工作打算。

因为这是半年的工作总结,并不是“形态”专题工作会议或全年的工作总结。

因此,以上四个部分之中,主要突出第一部分,大概要占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三;第二部分可有可无,第三部分简要概括,第四部分只需要列出框架和总体打算,并不用涉及特别具体和微观的工作措施。

下面,我们开始探讨。

以下提纲选自我原创编辑整理的15大系列资料之“智囊团”系列第693期,2024年上半年“形态”的文章汇编,共33篇17万余字。

其实,提纲中都是有具体内容的,只是没有办法发布,文友可以根据我提供的作者和标题,自行网络查询;也可到我组建的群中下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工作总结部分的基本框架

在日常工作中,文字新手在起草各类工作总结时,往往习惯于单位做什么写什么,自己想到哪写到哪。

其实,这种思维和出发点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我们完成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我们落实上级工作要求质量的高低。如果不以这个作为评判标准,那么,政令也就不能有效地上传下达了。

因此,我们无论起草何种类型的工作总结,首先要关注的并不是我们单位做了哪些工作,而是上级需要我们做哪些工作。

比如,“形态”工作,在搭建工作总结框架时,我们先不要想单位干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而是要想上级要求我们干哪些工作,我们干得怎么样。

不然,你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内容,看似很详实,却没有聚焦上级对这项工作的具体要求,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在上级看来,这些文字完全是“跑题”的。

那么,很多文友会问,我们应该如何掌握上级的要求呢?是向上级问吗?

当然不是!

我们要找与这项工作总结有关的相关规定、文件、要求等内容,之后从中找取与自己所在单位相匹配的工作要求,进行文章框架搭建。

“形态”工作,我们就是要严格按照《党委(党组)“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中的工作要求,从中摘取相关的要求,搭建框架,明确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之后才能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装到相应的层次内容之中。

这个文件要求我们单位做什么呢?

主要是:坚决履行好“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具体而言,就是“六大责任”。

1.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的责任;

2.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责任;

3.加强网上舆论工作的责任;

4.强化“形态”阵地管理的责任;

5.处理好“形态”领域问题的责任;

6.履行好“形态”工作队伍管理和党员干部管理的责任。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要从“六大责任”入手,进行工作总结呢?

当然不是。

如,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责任这个就是党委宣传部门的主要职责,与你财政局有关,但不是主要职责和重点工作,因此,就不用单独进行工作总结。

如,履行好“形态”工作队伍管理和党员干部管理的责任,这个可以说是与任何机关单位都是有关系的,因此,工作总结中,或多或少都要有所提及。

那么,很多文友都着急了,说,你快点说说具体怎么搭建吧!别讲这些大道理了。

你看,这就是新手文友普遍存在的问题——只在乎结果,不在意过程,不能从根源上学习和把握文稿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是很多文友写了很长时间材料,却始终得不到进步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就根据我原创编辑整理的15大系列资料之“智囊团”系列第693期,为各位文友提供一些文章提纲。

根据姚志华的《把握增强社会主义“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着力点》一文,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文字加工,总结部分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形态”建设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夯实

(二)牢牢把握党对“形态”工作领导权,“形态”建设的组织领导能力进一步强化

(三)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形态”建设的良好环境进一步优化

根据梁凯的《以“三个三”举措增强“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一文,总结部分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坚持“三个到位”,扛起主体责任

一是拧紧“总开关”,做到认识到位。

二是把稳“风向标”,做到管理到位。

三是种好“责任田”,做到职责到位。

二、深化“三项机制”,集聚共管合力

一是“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

二是“清单管理、督查推进”的运行机制。

三是“典型带动、交流互动”的动力机制。

三、打造“三个课堂”,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是丰富“百姓讲堂”,员工讲身边事。

二是打造“流动课堂”,专家讲专业事。

三是用好“媒体学堂”,立体讲动态事。

根据张帆的《关于对国有企业打造“形态”强大阵地的几点思考》一文,总结部分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是强化政治责任,把握“形态”工作主动权。

二是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形态”工作引领力。

三是夯实阵地基础,唱响团结奋进创业主旋律。

四是加强舆情管控,增强“形态”工作话语权。

根据张冬梅的《国有基层企业“形态”工作实践探索》一文,总结部分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第一,深化价值引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二,强化主体责任,“形态”工作的“保障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第三,强化主动作为,“形态”工作的“担当力”得到进一步塑造。

第四,健全机制体系,“形态”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五,破解工作方法,“形态”队伍的“创新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根据王惠蓉的《如何做好国有施工企业“形态”工作》一文,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文字加工,总结部分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

二、聚焦责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

三、注重宣传引导,铸就安全长城。

四、加强队伍建设,铸牢战斗堡垒。

五、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监督考核。

根据卫华的《新时代国有企业“形态”工作体系研究》,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文字加工,总结部分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聚焦“抓得稳”,坚决捍卫“形态”领域安全

(二)聚焦“叫得响”,提升企业上下对社会主义“形态”的认同感

(三)聚焦“留得住”,增强“形态”工作的凝聚力

(四)聚焦“传得开”,不断扩大“形态”工作的影响力

(五)聚焦“带得动”,提高社会主义“形态”的引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形势分析或提炼经验部分的基本框架

这部分,对于基层的一些文友,没有必要单独列成一个部分,或者说,这个部分不用提及。

需要这个部分内容的文友,可以参考一下素材。

根据于海亮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部署》,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文字加工,形势分析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立足“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基础。

(二)把握民族复兴进程中风险挑战向“形态”领域映射的局势。

(三)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方“形态”输出的最新态势。

根据岳爱武的《“六个必须坚持”: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形态”工作新篇章的根本遵循》,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文字加工,提炼经验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形态”工作要做到前瞻性思考。

(二)“形态”工作要做到全局性谋划。

(三)“形态”工作要做到整体性推进。

根据张帆的《关于对国有企业打造“形态”强大阵地的几点思考》一文,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文字加工,提炼经验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深刻认清和精准把握“形态”具有本质“独立性”。

(二)深刻认清和精准把握“形态”具有文化“继承性”。

(三)深刻认清和精准把握“形态”具有普遍“规律性”。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思路部分的基本框架

这部分就不展示具体文字内容了,为了本文能在平台顺利发出。

建议参考:

郭伶俐的《关于网络“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研究》一文中的“网络“形态”安全存在风险”这个部分的内容。

朱少云的《新时代大学生“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一文中的“新时代大学生“形态”安全面临现实挑战”这个部分的内容。

张帆的《关于对国有企业打造“形态”强大阵地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的“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意“形态”工作存在短板”这个部分的内容。

王惠蓉的《如何做好国有施工企业“形态”工作》一文中的“国有施工企业“形态”工作的主要问题”这个部分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部分的基本框架

这个部分与工作总结部分的提纲,其实差不多,但记住不要像工作总结那样具体,要从全局整体上,用比较宏观性的语言进行表述,特别是不要加入一些细枝末节的措施。

根据张帆的《关于对国有企业打造“形态”强大阵地的几点思考》一文,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做到“两个巩固”。

(三)增强斗争精神。

根据姚东的《坚持以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决维护“形态”安全》,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强化党性原则。

(二)落实“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树牢阵地意识。

根据卫华的《新时代国有企业“形态”工作体系研究》,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文字加工,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提纲可以拟定为:

(一)“举旗帜”,坚持“形态”思想建设

(二)“育新人”,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兴文化” ,增强新时代“形态”工作的文化底蕴

(四)“强保障”,完善“形态”工作保障机制

我们还可以根据工作总结部分拟定的提纲,通过一定的语言处理,成为下一步工作打算部分的提纲。

如工作总结部分的提纲为:

(一)深化价值引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强化主体责任,“形态”工作的“保障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强化主动作为,“形态”工作的“担当力”得到进一步塑造。

(四)健全机制体系,“形态”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五)破解工作方法,“形态”队伍的“创新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我们将其改成下一步工作计划的提纲:

(一)深化价值引领,持续增强“形态”工作的“引领力”。

(二)强化主体责任,持续锻造“形态”工作的“保障力”。

(三)强化主动作为,持续塑造“形态”工作的“担当力”。

(四)健全机制体系,持续强化“形态”工作的“执行力”。

(五)破解工作方法,持续增强“形态”队伍的“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