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研发出来至今已经经历了80载的岁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一度被核战争所笼罩着。

作为当时世界两极的美苏,各自拥有1万余枚的核弹头数量,这个数量足够世界毁灭几十次。

但是直到今天,世界上被核武器轰炸过的国家,也只有日本一个国家。

但实际上中国也曾笼罩在核战阴云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60年代,珍宝岛战役之后,中苏关系交恶,苏联陈兵百万到中苏边境上,更是叫嚣着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那一次,伟人高瞻远瞩的采用了换家战术,如果遭到苏联核轰炸,第一时间将所有核弹丢到夏威夷美国本土,同时所有居民冲入苏联境内,并占领领土。

这项计划成功遏制了苏联,但是核战的可能却没有彻底消失。

如果在未来真的遭受核打击,普通民众又该去往哪里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防空洞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和苏联的关系陷入了冰点,双方随时可能因为一点火花而爆发大的战争。

由于当时中国缺乏远程轰炸机,于是将当时的歼六改造成了强5,可携带单程油量向苏联军队投下氢弹。

还有堪称悲壮的核爆骑兵,用仅有的生存时间,穿着防护服,携带炸弹,骑着马冲向敌军阵营。

可以说当时的军队什么办法都想过了,就是没有想过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广大的中国人民同样没有被苏联克制住,在党中央的精确领导之下,中国境内开始大范围的深挖洞,广积粮,众多工厂转入地下。

据说当时为了防止核爆辐射,地下防空洞都有厚厚的混凝土层。

如今中国北京的地铁,很多便是串联了当年的防空洞。

随着时间的发展,核武器已经经历过多次升级,已经从最初的原子弹进化到了第三代,防空洞的隔绝效果虽然有所削弱,但还是普通人这有可能生存下来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是随着经济发展之后,一种新型出现的人防工程。

地下车库的整体深度并不是防空洞一般,但是其上背负着小区地面,其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要远远高于防空洞。

而且地下车库普遍拥有着两扇十余公分厚的大铁门,这两扇铁门足以抵挡高级的热量和核辐射。

通常地下车库和地下室相连接,这里同样有着厚厚的泥土层作为隔绝,人在这里肯定是可以活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想来滴一下车库中储存食物的可能性并不高,而且由于同外界相连,大多数地下车库都阴暗潮湿,这对那些存在关节问题的人很不友好。

对于这么一个又冷又湿,又饿又渴的地方,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那么有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完美的解决地下车库和地下室的缺点呢?

还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地铁站

地铁站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广大乘客的出行。

由于地上环境不可避免的被建筑使用,各城市主干道之间拥挤不堪,每逢上下班的时候,路上更是堵的像停车场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交通运行的将会十分艰难。

早高峰和晚高峰实习的公交车到底有多难坐,各位打工人一定深有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工具可以避开所有的人群呢?

西方人在思索之后率先决定建设地铁。

建国之后,中国各主要城市陆续开辟地铁,北京地铁更是成为了世界最复杂线路地铁之一。

除了外环一些地区是采用架高架桥的方式接应地铁,城区主要部分的地铁都在极深的地下。

最深的地方可达地下几十米,这些地铁坑道异常坚固,即便是采用钻地弹都难以捅开,防御核弹的高温自然不在话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地铁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防空洞。

而且任何一个地铁中,都可以找到便利店,快餐店,小卖部,卫生间等便民设施,可以为人们的生存解决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换句话说,在地铁中躲藏的人将是核战威胁下最容易生存下来的一批人。

不过再好的工程,只要出自人类的手笔,必然存在考虑不到的地方,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人类的成就显得微不足道。

试问,核污染的蔓延范围再大,传统能力再强,难道他还能穿透10万大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四川盆地

四川本地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其地势十分低洼,周围被厚厚的崇山峻岭所包围着。

但就是这样一块堪称牢笼的土地,却有着非常平整广茂的耕地,有着富饶的水资源,地下埋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10万达山又提供了数之不尽的木材与野生动物。

换句话说,在极端环境之下,四川盆地甚至可以不依靠内地,独自实现社会的运转。

上世纪与苏联交恶期间,四川就是应对苏联核战争的选地。

据称,如果一旦发生核战争,党中央将有计划的陆续转入四川地区,继续指挥后续的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是中国最聪明的一群人选出来的地方,逐渐四川盆地在核战威胁下的优越性。

另外四川的地形特殊,由于这里不存在重要的政治中心,这里几乎不会成为轰炸的要地。

而且四川地区的山脉鳞次栉比,即便真的投放核武器,也会迅速因为崇山峻岭而衰弱,山区的地形是发展经济的制约,但也是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另外在四川山脉中有许多山有着天然的溶洞和洞窟,这意味着即便身处核保中心,当地居民也有空间和地点去转移。

这些洞穴的防御能力甚至要高于人类挖掘的防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青藏高原

在曾经公布过的,国外对于中国城市按照重要程度所规划的和轰炸的计划来看,青藏高原所遭受到的核轰炸可能性较小。

西藏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块战略要地,这里地势高,土地广阔,常规武器大多无法在这片区域作战,由此这片区域非常适合作为战略撤退的首选。

那么为何同样招数核轰炸,西藏能够成为求得一线生机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西藏地广人稀,这就降低了核轰炸的可能性。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地处高海拔,凛冽的寒风使得这片区域即便遭受核轰炸,也能够迅速顺着季风吹散污染。

最后青藏高原内部山峦叠嶂,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同四川盆地一样,这些都是隔绝核污染的最佳防御,同时还令敌人找不到值得轰炸的高价值目标。

青藏高原还有天然形成或是后天建设的众多溶洞,可以满足人们在躲避和威慑时生存和生活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国家真的遭受了核打击,国家主要政治集团和力量被迫撤至青藏高原,这里也能够满足中国再次崛起的希望。

近些年来,中国虽然在搞西部大开发,但是对于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其实很低。

由此当地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都处于相对原始的情况,使其拥有了极大的开发价值。

所以如果在战争之后选择来到青藏高原,不仅可以躲避核武器,还为以后生活提供了安全和物质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广袤西北

西北地区虽然不是那般层峦叠嶂,但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其自身内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体系和物质体系。

在这里甚至有人工养殖的海水鱼。

所以说在战后人们来到这里,在尚未污染的地区可以迅速恢复经济,政治,军事。

由于新疆地区城市不多,而且还有大面积的沙漠,以上可以确保其在核轰炸中生存下来,保留大量的干净土地,用来进行战后建设。

在第一轮核战争之后,国家中心依托于广袤西北,虽然无法回归传统东部地区,但却让中国因此有了同中东西方接触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也让路上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距离缩短,虽然退回内陆国家,但是境遇却比美西方这些发动战争的国家,结局要好得多。

而且依托于河西走廊,中国还能迅速恢复自身的军事防御,获得相较于过去更加强大的军事守卫能力。

如果幸存者逃到这里,基本等于他可以继续活下去,并且在未来重建时,百废待兴国家用人的时刻,获得比现在更好的机遇与工作机会。

总结

如今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同样也因为核武器陷入一种微妙的平衡,不再像是过去那一般战争频率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核弹出现之后,人类有数次在核战争的前夜,像这种擦枪走火的危机,在未来依旧不会少。

或许一个小错误,就会让当代的人类文明彻底终结。

不过,如今中国是全球军事实力排名第二的国家,也是世界市场最大的国家,没有谁愿意砸自己的饭碗,所以眼下看来,中外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还不大。

以上种种给大家作为参考,日常时只图一乐,但如果这一天真的降临,大家或许可以凭此逃得一线生机。

参考资料:

科学知识点 2023-08-05《核战争一旦爆发,中国有6个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须要了解的常识 》

睡前科普 2023-08-02《核战争一旦爆发,中国有6个地方可以躲,老百姓必须要了解的常识》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