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一门什么技能可以管一辈子

深度思考力。什么是技能?

你学钢琴,这叫做兴趣爱好。但是倘若你还能拉个班,收学费,开课。

用这个技术去赚钱,这就是技能。

很多人把技能拿来,纯粹为爱发电,这是个人选择。能不能管一辈子不知道,你开心就好。

管一辈子的技能,必须是能变现,可以赚到钱的。否则学再多,也没用,最后都会慢慢被遗忘。

不赚钱就无法坚持长久,空谈爱的事情,见了太多,下场一般都没啥好结果。人人心里都有数。你越来越成熟,社交就会越趋向功利性,而非与别人共情。

平时跟朋友吃喝玩乐,聊天抚慰就是在进行一场共情社交,追求的是情感体验,心灵共振,或者打发无聊。

很多人觉得越长大越孤单,怎么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

那是因为他心智未开,所以站在一群成熟的江湖人士里面,马上就会被周围人声鼎沸给淹没。

大部分独立、成熟的人,已经不怎么依赖共情社交。有一类人除外,比如说社牛、或者交际花,他们也成熟,不过沉溺于社交,单纯就是爱好。跟别人喜欢旅行、喜欢赚钱是一个意思。

我喜欢从孩子身上发现一些生活的蛛丝马迹,比如孩子挑选玩伴,一定是玩具多,不欺负人的那个最受到欢迎;

那种老是抢别人玩具的孩子,大家都会避而远之;

你的零食总分给另外一个孩子,但是他却老不跟你分享,久了你也会放弃他。

学会功利性社交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你会发现,当一个人经历越来越丰富,思考越多之后,社交这件事就简单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绝对的老实人

大家在江湖摸爬滚打这么久,都会知道,哪里有绝对的好人,绝对的老实人。只不过都是还没被逼急了而已。兔子急了还咬人,佛祖也会割肉喂鹰,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防御系统,都是善恶、黑白混杂的矛盾体。

裹着人情世故这层外衣,一个人就没办法对外与别人沟通交流时,尽情地做自己。这是多数人骨子里的通病:跟你谈钱的时候谈感情,跟你谈感情的时候谈钱。

把共情社交跟功利社交混为一谈,边界感不清晰。

“互相麻烦”“朋友理所当然要互相帮助”“人情味”“亲切”等等,这种观念是普遍被广为流传的,一旦你拒绝一个共情社交的朋友,提出的功利性需求,可能就会被背上“不够朋友”“不够义气”的骂名。

比如,你出国旅游,拒绝帮朋友购物买东西;你费心帮助别人,对方一句谢谢都没有;你义不容辞在朋友危难时出手,慷慨解囊他的燃眉之急,最后钱却老是要不回来。

这种朋友理直气壮地白嫖你的时间、资源、金钱等,根本就没有继续维持的必要。

所以老实这回事,还是得回归生活的实际应用场景。说一个人老实,就是说他边界感不清晰,总是让自己处于下位者的状态。

网上【为人处事】的话题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

鸡汤永远不缺市场,学做人、学人脉社交、学社交技巧,最终都回归一个问题:学怎么样不做一个老实人?

大部分人都是在人群中,才会看清自己真正的一面,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老实人的底色。

所以拥有老实底色的人

比较容易吃亏。只不过看你这个底色权重有多少,多了就多吃亏,少了就少吃亏。

很多人被使唤、被拿捏根本就是家常便饭,原因在于社交的边界认识不够清晰。

看人下菜是怎么一回事,就是对方一看你就是绵羊系的老实人,跟你【拉关系】,套近乎,成为朋友之后,在对你提出各种功利性需求,到时候你都不好意思拒绝。

但是倘若你这个人界限清晰,对方根本就不敢这样子和稀泥。要纯玩就是纯玩,要谈生意就是谈生意。

不想沦为在社交这场游戏中屡次被斩杀的NPC,那么树立【界限清晰】的社交边界,就是洗掉自己身上老实底色的第一步。

你再有钱,也不是一定要扶贫,如果钱借给朋友了,利息照算,这才是明白人;

你这个人共情能力强,也不是非得去介入他人命运,超纲的要求100%可以拒绝;

你在社交平台做IP,对方上来就是“玩什么高冷”,你完全就可以拉黑不予理会。

没有道理被别人屡次宰杀,被啃干净了,还像一只小羊羔露出无害的眼神。你分辨不出对方是否来者为善,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管善恶,都把他们当外人预防,一视同仁。

老实人反杀的三大招

能用利益交换的事情,就不要去贴人脸了,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去攀关系、搞人情世故那一套。

毕竟人情总是很容易模糊化一些等价交换,计算不出价值,容易有占便宜的心理。在人情中,谁狡猾,谁窃取的利益最大。

低价值的人想打人情牌,高价值的人要打价值牌,跨层级交往,就是沟通不同频,非常累人。人不能被教育,只能被筛选。

最近后台关注的读者朋友多,每天回复一些“怎么赚钱?”之类的问题,都很稀释能量。这句话真的值得一说再说。

老实人如果想要在社交这场游戏中,掌握生存技能,以下三点务必要掌握:

1、不讨好别人

讨好并不会起任何作用,有价值的信息只在真正的圈子交流。如果你以为讨好可以得到别人平白无故的帮助,一定是痴心妄想。

你价值高了,别人自然来找你。但是一味讨好,就是不值钱,跟免费的空气那种资源不一样,纯纯掉价。

2、对事不对人

人会不知不觉地在沟通中习惯做价值预判跟动机揣测,讨论最后常常会演变成一场站位自己观点的辩论,情绪上头,无差别乱攻击。

因此对待事情,保持理性客观态度;对待朋友,秉持开放不强求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尽可能减少无效社交

一个误区:以自我为中心真的找不到朋友么?

你对自我认识不清,必然很需要朋友来共情、充实你的生活。

倘若一个人对自我认识清晰,那么他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追求: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一旦你笃定,精力花在提升自我上,这时候才会遇到【真正的朋友】。

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最后都只有一个解法:做自己。

你还一直纠结,无非就是没有真正活一场而已。老实人的清高,是作死的前兆

可以适当老实,但不要清高。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老实人,人都是黑白混合的矛盾体,不存在绝对好坏的。

只不过一个人身上老实的底色比较多,比如说努力工作、办事靠谱 、富有责任感、任劳任怨、好人这些特质更凸出,就会被扣上老实的帽子。

老实这回事说多了,反而成为一种罪过,搞得现在说一个人老实好像就是在骂人。生活中听到有人对你说,你这人比较老实,听起来就不像什么好话。

要知道,这个词用在家庭语境中,并非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两人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剪不断理还乱的。你这人老实不影响家庭和睦,其实无所谓的。毕竟生活是自己的,各种滋味自己体会就好。

行走江湖,还是不要展示出过多的老实本色为好。毕竟人心险恶,你善良、老实、心慈手软,那你就喜提被人欺负、被人拿捏、吃亏三件套。

倘若你看起来我行我素,做事果断,不服就干,看起来不好惹,那人家就怕你,忌你,更不敢随便欺负你。

软柿子肯定好捏,但是硬骨头不好啃。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没错,你这个老实人最大的硬伤就是闷葫芦,喜欢当无名英雄。

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活干得出色靠谱,但是个人的价值却被严重低估。明明工作是自己千辛万苦,加班加点完成的,结果功劳却都是别人的。来事,就更不会了,溜须拍马这一套一窍不通的。

老实人的特性就是喜欢默默做事,一直做事,一直有干不完的事。

说到底就是识人心性这一关就没过。领导是什么人?就是比你早工作好几年,很会点菜喝酒的那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技能,就是见人下菜。

你是老实人,在他们眼中代表你性价比高,俗称好用。既不会主动要求加薪,而且还任劳任怨,一个人用出了两个人的效果。

一开始你以为是领导赏识你,慢慢就会发现,你越会做事,你就有干不完的事。人家早早下班,你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挑灯夜战。你做的越多,反而越忙碌。你越忙碌,背的锅就越多。

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身心俱疲,跟一台机器一样,接连出现故障,不是信仰崩塌,就是反复内耗。

夜深人静,你还辗转反侧,不断地叩问自己:如果黑锅永远是做事的人背,那不就少做少错,不做不错,那以后还有人做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