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民国才女赵清阁在临终前把1个木盒递到保姆手里,含泪再三叮嘱:我死后,这个一定要烧给我!谁知,保姆吴妈打开盒子瞅了一眼,里面的东西竟让她大吃一惊!
木盒里并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收藏,只是一封封泛黄的信封,信纸的边缘已经有了毛边,可见这些信赵清阁经常拿出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封信的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机密,就是老舍先生寄给赵清阁的情书。
他们相识的那一年老舍先生已经39岁,而赵清阁才24岁,两个人隔着十五岁的年纪,但两二人之间并没有任何代沟,每天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还可以进行思想交流。
那时,他们品味相投,工作默契,还一起创作了话剧《桃李春风》,这个话剧一上演就引人瞩目,大受观迎,这也让老舍先生和赵清阁之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两个人也说不清是谁先对谁动情的,有些感情成了心照不宣的表现,他们也并未刻意掩埋,所以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他们二人的绯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被人祝福,因为那个时候的老舍先生已经是有妇之夫,他的妻子叫胡絜清,也是一位鼎鼎有名的才女,还曾拜师齐白石,并得到了齐白石的赏识和器重。
他们也是自由恋爱,半年时间就给胡絜清写了一百多封信,再加上胡絜清的母亲对老舍先生十分看重,二人很快结婚成亲,婚后他们一共生下了一子二女,一开始也算幸福美满。
随着时代的动乱,他们一家人被迫分离,胡絜清在家照顾孩子,并伺候老舍先生的母亲,而老舍先生为了事业和理想远离家乡,一直没能回家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尚在老家的胡絜清听说了这段绯闻后,只是沉默了一瞬,就瞬间有了想法,这段婚姻是她自己想要的,也是她的选择,所以她一定要用行动来捍卫自己的婚姻。
她一直都是敢想敢做的性子,想明白后,便拉扯着三个孩子从北平来到了重庆,当时因为时局纷乱,这段路并不好走,这段路她用了三个多月才走完,但好在有惊无险,总算是平安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絜清的到来,戳破了赵清阁的幻想,她不得不搬离她和老舍先生共同的房子,一个人在外面住,可这种生活让她十分痛苦,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上海。
而老舍先生却对她十分不舍,经常给她写信,回顾两个人的美好时光,但赵清阁的态度却十分坚定,除非老舍先生和胡絜清离婚,不然他们是没有可能在一起的。
老舍先生既想要懂事体贴的原配妻子,又不想放弃赵清阁这个红颜知己,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不能做出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老舍先生后来去了美国,也没有和赵清阁断了书信往来,但二人始终没机会见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先生才受邀回国。
而此时,他的身份已经不能和赵清阁在一起,只能选择和妻子胡絜清再续前缘,但他心中始终放不下赵清阁,好经常给她写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的行为却深深伤害了胡絜清,所以,在文革爆发的时候,胡絜清用大字报的手段举报丈夫的所作所为,她的这个行为让老舍先生顿觉万念俱灰,最终选择沉湖自尽。
赵清阁得知老舍先生的死讯后,终生未嫁,一个人怀念着这段感情,身旁只有一个吴姓保姆照顾,直到她也离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