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以演技而论。

放眼香港影坛,或可说一句高手如云,更几乎“人均”影帝。

而谁可称,演技派巨头?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非但不会唯一,更有极大可能,会让一众影迷,争得面红耳赤。

然在本篇,只讨论三个人,也即梁家辉、梁朝伟和郭富城,个人以为,他们可称,香港影坛演技派的“三大巨头”。

赞成与反对,皆不在本篇考虑之内。

有同好者,可入局论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人履历无须多提。

从影数十年,他们拍了多少电影,拿了多少奖项,何时从生手蜕变为熟手,又何时化龙,大家应该都尽皆了如指掌。

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

先来个抽象的比喻,把他们三个人,置换成另外一个概念。

比如学生。

那么,表演就像考试。

而在这样的一种语境下,又该怎么来定义它们?

或可谓之,梁家辉成绩异常稳定,但并不擅长解“特难”题目,梁朝伟和郭富城反过来,他们特别擅长解“特难”题目,但平时成绩并不如梁家辉稳定,且梁朝伟有明显“偏科”。

以为然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有类型区隔。

常规商业片,通常不会过于深入地介入人物内心,故而对演员的要求,则大致停留在自然度与“形似”层面。

梁家辉正是个中高手。

无论是《火龙》、《情人》、《新龙门客栈》,还是《棋王》、《黑社会》、《十月围城》和《寒战》,无一例外,他尽皆在水准之上。

尤其是《寒战》。

他在李文彬这个角色的塑造上,不但做到了不怒而威的鹰派拟形,更有一种引而不发、时若猛兽欲扑的意味,堪为“超神”表现。

角色难度或并不能算登峰造极,其他演员,也并不是不够能力去演绎这些角色,但想要做到如梁家辉一般,即便涉猎如此多样化的电影角色,仍然保持“稳、狠、准”的状态,这基本上会是一种妄想。

或可谓之,均分九十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盈月有缺。

如果对梁家辉作品有足够了解,会发现事情的另外一面。

在常规商业电影之外,也还有小众、文艺乃及深度等各种类型片的存在,也就有可能,会有超越常规要求的更高难度与标准。

比如特殊情境之下的大喜与大悲,就非常考验演员的表演层次和爆发力。

而这个层面,就非他所长了。

然这正好,是梁朝伟和郭富城的专擅。

列九部电影,《暗花》、《花样年华》、《无间道》、《父子》、《色·戒》、《最爱》、《浮城大亨》、《无双》和《临时劫案》。

无论是眼神和微表情的演绎,还是表演上的层次、深度与爆发力,皆可称得上“无双无对”。

所以这两个人,可谓专攻“附加题”。

堪称整个香港影坛的绝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年华渐逝,三人状态出现分野。

梁家辉仍稳定如初。

梁朝伟的“偏科”,则表现为表演手段固化,而这个问题,或大略在《色·戒》的巅峰之后,开始出现,于《大魔术师》、《听风者》和《一代宗师》时期愈加明显。

郭富城则呈现“越老越妖”之态。

众所周知,他自《三岔口》开始,一路以《父子》、《C+侦探》、《白银帝国》、《杀人犯》而至《最爱》,短短数年,即穷尽各种探索和尝试,迅速上冲至顶级演技派阵营,其后则无论是《浮城大亨》、《寒战》,还是《道士下山》和《踏血寻梅》,皆各自巅峰。

但再往后走,他不但有《无双》和《麦路人》,甚至抵近当下,也仍能交出一部表演“封神”的《临时劫案》。

坦白说,“梅蓝天”这个角色,放眼整个影坛,除了郭富城,无法作第二人想。

而相对那些,一站到镜头前,就可以想见,将如何皱眉、抿唇、言笑,乃及坐卧行止皆可预判的演员,郭富城当真是一种“惊喜”。

其创造力、丰沛情感与冲劲,仍保存得如此完好,当真可谓影迷的福气。

故而忍不住再借用一次庄文强导演的话,表演奔放,知所进退。

这是一种无双层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今日,三人也仍未止步。

梁家辉手里有一部《老江湖》待映,梁朝伟正在拍文艺片《寂静的朋友》,郭富城则不但有《内幕》待映,也另有一部《九龙城寨之龙头》待启。

双梁一郭,于各自巅峰之际,实在难分轩轾。

也当得起三大巨头之说。

而所谓“跃马争雄”,则只是闲话一场。

并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