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之前,苏联的西部边境同5个国家接壤,从北至南分别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和罗马尼亚。在苏联人和斯大林看来,这条边境线是富有争议而且风险巨大的。一旦爆发战争,苏联也将面临极为被动的局面。

先说北段,沙俄时期的都城彼得堡,现如今的列宁格勒(1924年更名)距离苏芬边境只有30多公里。芬兰人和苏联人互不信任,如果芬兰与英法结盟,或者跟德国结盟,那么战争爆发后,列宁格勒将很快暴露在敌方的炮火之下。

作为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精神象征,列宁格勒还有另一个风险,那就是它西南方向的爱沙尼亚。历史的恩怨同样让两国相互猜忌,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与德国走近,也是斯大林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同属于斯拉夫人,但波兰和苏联的恩怨长达数百年,两个国家的相处之道是一样的,那就是“以强压弱”。中世纪早期,波兰是中欧第一强国,十七世纪时,波兰大败俄瑞联军,攻占莫斯科,并在那里统治了两年之久。波兰在18世纪开始衰落,而俄国随之崛起。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沙俄联合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导致其灭国。

一战结束后,波兰在英国的庇护下得以复国,但波兰人不认同英国提出的以布格河(寇松线)为波兰和新生苏维埃的边界线。趁着苏联爆发内战,波兰用兵占领了现如今的白俄罗斯西部和西乌克兰等地区,苏联为了集中精力对付白卫军,也只能承认现状。而这条边界线恰好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附近,同样让苏联人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