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一天,燕城监狱门外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太太,只见她饱含泪水,一手撑着拐杖,一手拿着份报纸,一群路过的人问老太太怎么了,是有人欺负她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瞿秋白

老太太回答道:“你们快来看这份报纸,我终于可以洗刷冤屈了,我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老太太名叫周月林,是一名共产党员,在44年前,我党高级领导人瞿秋白被敌人残忍杀害,周月林却因此入狱,被扣上了叛徒的骂名,甚至被以“出卖党的领导人”的罪名判处12年有期徒刑,期间,她不断找足证据,进行上诉,最终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周月林足足花了24年才等到这一天,那么她究竟是什么身份,和瞿秋白案有着什么联系,为何会说自己受冤,那份报纸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1906年,周月林出生在上海一个渔民家庭,自小家境贫困,她从9岁开始就当起童工,以减轻家中负担,自小的经历让她饱受磨难,看清中国社会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苦,她立志要改变现状,让人们过上好日子。

1925年,上海地区发生了五卅惨案,包括周月林在内的多家工厂工人宣布罢工,走上街头举行反帝游行示威,因为她个人表现突出,经我党组织成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她被调派到上海总工会机关做保密工作,自此摆脱了在工厂做工的命运,走上了心心念之的革命道路。

1926年秋季,周月林的身份被反动军阀识破,党组织立刻安排她转移,来到苏联海参崴党校中国班学习,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她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此期间,她还认识了当地的华工工作负责人梁柏台,两人日久生情,于次年夏季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周月林

1929年,我党高级领导人瞿秋白来到苏联,周月林夫妇负责接待瞿秋白并向其汇报在苏工作,瞿秋白对两人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同时瞿秋白在苏联多个公众场合发表演讲,给予周月林夫妇二人巨大的精神动力。

1931年,周月林等人接到上级指示全部回到国内参与斗争,走之前他们的两个孩子不得已要留在苏联。

来到中央苏区的周月林担任了中央局妇女部部长一职,她深知责任重大,每日为工作奔波,过着晨出夜归的生活,别人问她苦不苦累不累,她都会笑着说:“我做的这些都不算什么,为广大工农群众服务,我感到很开心,我觉得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1934年2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月林担任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共选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17名委员,而周月林是唯一的一名女性,足以看出她的工作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就在我党成员们以为可以像往常一样突破蒋介石派出的大军围剿,未来可期之时,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失利,红军完全陷入被动局面,党中央不得不作出所有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的决定。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开启那前途未明的漫漫征程,此行长征的人数有8.6万余人,不过也有部分红军和党中央领导人留在苏区继续同敌人进行斗争。

瞿秋白,陈毅,项英,粟裕,周月林夫妇等人就留在瑞金,他们将留守此地坚持长期游击战争。

不过,无论是进行战略转移还是留守苏区的红军日子都不好过,蒋介石派出几十万大军进行疯狂“围剿”,很快中央苏区到处都是腥风血雨,众人整日都活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氛围之下。

眼见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瞿秋白的肺结核病情愈加严重,中央分局为了保存有限的干部,决定将他送往香港或上海边接受治疗边进行地下斗争。

1935年2月,中央分局派出十多名警卫员护送瞿秋白,何叔衡,周月林,邓子恢(去永定地区领导斗争),张亮(项英妻子)等人向福建永定县迅速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瞿秋白(漫画)

由于众人要经过的地区是国统区,一路上都要跨越敌人设置的障碍,他们只能在深山老林中行走,就算是这样,他们也还不放心,只能昼伏夜出,常常在大山深处迷路,再加上瞿秋白因患肺结核,身体非常虚弱,张亮已经怀有身孕,何叔衡年近60岁,行进缓慢,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

路上最危险的时刻要数渡过汀江,当时汀江上原本有几座小木桥供人来往,但却有国军把守,严加盘查,这么多人一起过去,难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经过一番商量,众人决定趁着夜色游过汀江(找浅滩)。

当时正值初春季节,寒意不减,汀江水冰冷透骨,对于周月林和邓子恢二人来说还算过得去,但对瞿秋白等三人来说无异于是在“伤口上撒盐”,他们有生病的,怀孕的,年老行动不便的,前期光是在荒野中行进就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为了能早日突围,还是要涉水到达对岸。

邓子恢和几名警卫员首先下水,紧接着是张亮,瞿秋白,何叔衡,断后的是周月林和剩下的几名警卫员,他们手牵着手一起趟水而行,到了河水最深处时,足足有人的腰部深,河水湍急,邓子恢和警卫员们折返多次将几人慢慢扶到对岸。

2月24日清晨,众人总算有惊无险渡过汀江,来到水口乡一处叫小迳(jìng)村的地方。趁着天亮又逢下雨,大家决定在老百姓家休息片刻,等养足精神,吃点东西再赶路,他们来到山上一户人家煮了点稀饭,顺便烘烤湿透的衣服,但是驻扎在水口乡的一个敌军营长发现这户人家有些异常,毕竟平时也没有什么人从这经过,但今晨一直炊烟袅袅,所以他长了个心眼,带着全营士兵来到老百姓家中盘查。

这一盘查直接让我方人员露馅,敌人迅速向我方发起进攻,我方警卫员们用驳壳枪护卫5人边战边走,经过一段时间激战,警卫员们几乎被打散,几人冲到村子南边的大山上,但是敌人仍然穷追不舍,何叔衡因为年纪较大,跑得气喘吁吁,脸色苍白,他不忍心成为同志们的拖油瓶,就对带队的邓子恢说道:“小邓同志,你快开枪打死我,你们快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何叔衡

邓子恢绝不愿意丢下任何一名同志,他命令身边仅剩的两名警卫员驾着何叔衡跑,来到一处悬崖边时,何叔衡突然说要休息一下,哪知警卫员刚松开手,何叔衡就朝众人说道:“同志们,我先走一步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说完这话,他就纵身一跃,跳下悬崖(落下悬崖后未死,被反动派杀死),众人看到这幅场景两眼泛泪,但根本来不及伤心就得迅速分散转移,邓子恢是闽西人,对该处地形比较熟悉,得以逃生。而瞿秋白,张亮,周月林三人全部躲在山崖下的杂草堆中。

此时的三人体力几乎已经耗尽,再也没力气行动,他们三人似乎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似的,分别给自己编造新身份。其中瞿秋白名叫“林琪祥”,老家在江苏,曾在北京大学求学,学的专业是文学和医学,后来在投奔福建的亲戚途中被红军抓到瑞金,期间多次想逃跑,但红军看得很紧,没有办法脱身,这是在他们进行战略转移后,自己才趁乱逃了出来。

周月林名叫“陈秀英”,自己曾学过医,是在上海往福建的路上被红军抓了去,现在红军都转移了,医院也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自己才能逃回去。

张亮名叫“周莲玉”,是一名商行的老板娘,红军见她家有些钱财就将她绑了去,准备以此勒索自己的丈夫,可谁知自己丈夫根本就不想救自己,反而要重新娶个老婆,所以自己一直被关押在红军营地,正是红军撤退了,自己才能逃出来。

众人编造好新身份后相互对了一遍词,说三人之前并不认识,是在渡过汀江时才相识的,看到有人在四处搜查,一时慌乱才躲在了草丛中。

就在他们休息之际,敌人还是找到了他们,几人被押回水口乡敌方营部,当夜,他们的营长李玉就将三人分别关押,突击审查,三人就按照原先想好的口供进行回答,李玉非常不放心,问了第一次后,过了1个小时又再次询问一遍,想看看口供是否有什么变化,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无论怎么问,三人口供都始终如一,貌似都是被红军抓到苏区的无辜人。

李玉从瞿秋白口中得知他的名字叫“林琪祥”,曾在北大学过文学,学过半年医学,在福建漳州被打到这里的红军给掳了去,在红军总卫生部当过医生,文化教员,趁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后,携款逃离苏区,刚刚来到水口就被你们的武装人员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