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落幕,莫迪还是“输”了,中印关系迎来新篇章,斗争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5日,莫迪所在的印人党在印度大选中获得了印度人民院240个席位,若无意外的话,莫迪即将开启第三任期。

莫迪看似赢了,但有人却认为莫迪还是“输了”,为何这样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出预期?

今年的印度大选从4月中旬就开始了,莫迪在大选之前曾说“印人党有望拿下370席”,但结果是,印人党只拿下了240席。

虽然,莫迪大概率还是稳坐印度领导人位置,但印人党此次的表现可以用“超出预期”来概括,怎么说呢?

2014,印人党在印度大选中获得的席位是282席,2019年获得了303席,对比来看,今年的240席就什么好吹嘘的了,240席连半数都没有超过,印人党今年都无法单独组阁,还要从联盟中选择至少3个政党一共组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说莫迪在今年印度大选中“输”了的言论也较为符合,莫迪和印人党的支持率是下降了的。

那么,莫迪为何会“输”呢?

莫迪的10年

印度国大党议员马尼什·特瓦里揭露了莫迪“输”了大选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今天,人们想知道过去10年发生了什么,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胀已经让普通民众感到痛苦。这个国家的人民将要求莫迪为过去10年发生的事情负责”。

2014年,莫迪首次成为印度领导人,他颁布了多项变革措施,提出过“厕所革命”、“税制变革”、“废币改革”、“印度制造”等政策。

他大力发展印度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预测,“2026年,印度或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标准普尔也认为,“到2030年之前,印度或许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莫迪还试图打破印度的种姓制度,创新设立了“新四大种姓”理念,分别是“穷人、青年、妇女、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莫迪还主推印度教,虽然有些行为不受其他宗教待见,但印度确实在他的领导下,陷入了“印度教至上”的亢奋之中,这也为莫迪赢得大选埋下了一颗成功的种子。

既然莫迪在前两任任期中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何他的支持率还是下降了呢?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迪花费大力气推动印度经济发展,又对印度宗教“出招”,不可否认,莫迪也确实获得了一些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印度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排第十名,但到了2023年,印度经济已经挤进全球经济前五了,印度也被看作“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

随着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印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了。

2022-2023年,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的收入份额增加到了22.6%,财富份额增加到了40.1%。印度富人群体一直走在富裕的路上,但印度的中下阶层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的通货膨胀让他们叫苦连天,今年1月,印度的食品价格上涨了7.6%,相对应的是印度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上涨,而是下降,失业率也在疯狂飙升。

莫迪的对手也表示“印度经济增长并没有转化为大量的新就业机会”。这也是莫迪此次“输了”的原因之一。

根据印度媒体报道称,有研究中心对印度19个邦的1万名选民做了调查,最受关注的是失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印度的失业率是4.9%,2023年的失业率是5.4%,2024年4月份上升到了8.1%。并且在今年第一季度里,印度的15-29岁城市青年中有17%的人,仍然处于失业且贫苦的状态中。

此外,印度工业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022年,印度的制造业GDP占比仅有13%,比2015年的16%还少。

莫迪支持印度教的行为,虽然为他挣得了选票,但从长远来看,莫迪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在撕裂印度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印度大选之前,莫迪豪情壮志地表示要在2030年前,让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2047年,也就是印度独立百年时,要让印度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莫迪对内有一系列的措施,在外交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此次,莫迪或将再次连任,也让不少人关注,莫迪将对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呢?

中印关系

印度算是世界新出炉的“香饽饽”,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想要拉拢印度,美国这些年给印度拉来了不少“投资”,想要扶持印度。

印度也“投桃报李”,在一些问题上和美国一唱一和,实行的是“亲美疏华”的外交政策。但是,印度也不是全然相信美国等西方国家,甘愿成为美国等国家手中的“棋子”。

印度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他们的外交政策主要奉行的是“印度第一”,也就是说对印度好的,他们都要,对印度不好的,统统推开。

所以,在印度的外交政策中,印度并没有一边倒,而是选择审时度势的“站队”,这也为中印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024年4月,莫迪突然表示“中印关系稳定至关重要,两国要抓紧解决边界问题,通过外交和军事接触‘恢复和平’”。

莫迪此举一是为了印度大选拉票,二是想要和我国缓一缓关系。但莫迪嘴上这样说,但他却在3月去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也就是我国的藏南地区,这个行为被专家认为是莫迪想要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在伺机获利。

我国曾表示,中印关系应该坚守“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的战略共识,成为“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想要和我国友好发展,那么就要真正的做到尊重我国,不要在我国的底线问题上蹦跶。印度的态度将决定中印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希望印度不要再一错再错了。

参考资料:

[1]央视网 《印度大选终落定,执政党“成绩单”为何低于预期?》 20240605

[2]央视网 《印度大选观察:“莫迪的保证”,与反对党政纲有何不同?》 20240423

[3]新华网 《莫迪信心满满谋求连任,执政十年给印度带来了什么?》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