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6月14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场放映(First Film)在上海影城拉开序幕。作为本届电影节开票后最快售罄的影片,由方励担任制片人及导演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首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制片人兼导演方励在现场表示:“我们不单单是要完成一部电影,我们是要一起守护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被淹没了82年,也被日本军方否认了82年,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家门口,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段历史的目击证人,是参与者,是救助者,这件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来做!”

1942年10月,1816名盟军战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号船舱,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号在海上平稳行驶三天后,在中国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日军为防止战俘逃跑,企图把所有战俘埋葬在这片海域,而就在危急关头,却有255名舟山渔民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划船冲上去将落入水中的战俘救起……这段真实发生在82年前的历史,就是方励耗时8年完成的《里斯本丸沉没》要揭开的历史真相。

首映后,方励向全场观众介绍了和他一起完成这部电影的主创团队成员,还邀请前来观影的盟军战俘后代及舟山渔民后代登台。为影片担任历史顾问的英国历史学家托尼·班纳姆博士表示:“没有想到20年之后的今天,在上海,方励和他的团队能够把我人生当中最震撼、最有共鸣,最有共情的历史记忆用纪录电影呈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2014年,方励在东极岛听到当地渔民说起附近海底有一艘沉船的故事,好奇心驱使他去查阅资料,结果怀疑那艘沉船就是历史上的“里斯本丸”,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带领专业团队进行两次搜寻,终于在偏离历史坐标36公里的海底找到并证实了“里斯本丸”的沉没以及具体坐标。

当方励得知那段历史正在被世人遗忘和忽略、且亲历者只有两个人在世的时候,他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到寻找和里斯本丸沉没有关的线索。“我们都不年轻了,我们得抢救那段历史,要让世界知道82年前在我们家门口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在历史顾问托尼·班纳姆、军事顾问费恩祺的协助下,方励辗转中、英、美、加、日多国,最终找到380多位亲历者后代,并在过程中惊喜找到了另一位幸存者。

方励透露,当年东极岛上只有几百人,但他们在看到漂浮在海上的盟军战俘时,怀着“救人一命,天上一星”的朴素信条,一次次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奋力划船冲向海中救人,最终救上来384人,并在日军登岛搜查时藏下3名战俘并辗转一个月将他们护送往英国驻重庆领事馆。

“他们救下了远比他们以为的更多的人。”影片中的亲历者丹尼斯·莫利这样回忆。因为中国渔民们的英勇行为,最终有700多人返回自己的家乡。

《里斯本丸沉没》用详实的采访和探寻建立起全世界的情感连接,展现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让观众在感受人性光辉的同时铭记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创伤,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