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Dedee

最近2个月,中国最闻名遐迩的四大造车老汉,凭借各具特色的直播表现和“癫狂”言论,频频登上热搜。

不仅因为老汉们的身份地位气质内涵属于世界级的,还因为言行举止丝毫不输给雷军和周鸿祎们,网感十足,对比度拉满。

其实,早在魏建军、尹同跃、李书福和王传福在他们的造车初始阶段,就经常会蹦出一些名人名言。而在当年看来,他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不知天高地厚”的代名词。

放今天看,一些言论不单单是“癫狂”,充满了抓马感——更要命的是,他们早已经提前“预判了车圈的预判”。

魏建军

1990年承包下叔叔的长城工业公司,时年2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看他们能赔多久。”

长城汽车第一辆皮卡迪尔售价6万多。长城主要对手田野汽车为了全面压制迪尔皮卡,直接上央视打广告“四万八千八,田野开回家”,将价格内卷战打得全国皆知。

但魏建军稳稳当当。他已经看出田野皮卡已是强弩之末——看似风光无限销量领先,实际上现金流已经被天价广告几乎榨干,早已无力研发新车。

1999年:“只要华晨汽车一句话,我们就没有发动机了!”

田野皮卡彻底衰败,长城皮卡产销达7000余辆,位居全国皮卡市场销量第一。

但没过多久田野就与华晨汽车闪婚,让魏建军惊出一身冷汗——长城汽车当时用的发动机,统统来自华晨控股工厂,这等于主动将敌人的手放在自己咽喉上。

2000年:“要想做大做强,就要加快供应链垂直整合之路。”

在资源劣势的情况下,魏建军一边小心翼翼“农村包围城市”,一边仔细研究了欧美日参数图片)本汽车产业发展史,决定不再走组装之路,并成立了内燃机公司,专注汽车动力总成研发。

2002年:“要搞SUV。因为这车能进城!长城汽车也能生产,它有皮卡的皮实,还兼顾了轿车的优美。”

魏建军发现皮卡虽然在农村广受好评,但不能开进城市。当时中国已入世,城市化浪潮下私家车一定会越来越多。

于是在2002年的长城汽车规划讨论会上,魏建军反复强调一定要搞SUV。因为这车哪儿都能去,既和皮卡一样皮实,还兼顾轿车的美感,最重要的是,长城能造。

5月,赛弗SUV在北京上市,一年内销量破3万。

2003年:“咱不玩这个,就靠车挣钱。”

为了筹划更具突破意义的新车,长城汽车赴港上市,成功融资17亿港币。

但此后,魏建军就把这笔巨款放进银行分文不动。有人曾提议他别浪费资源,要利用资金优势去股市上让钱生钱,被他断然拒绝。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出台,为民营资本彻底拆除迈入汽车行业的最后一堵墙。

于是,魏建军下决心一定要拿下最关键的“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攻破“自主”这关键一城,不再受困于关键硬件资源。

为了让员工们充满危机意识,他每年起码召开三次“反省大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把厂内不少内部道路命名为“风险路”、“生存路”和“危机路”,旨在让长城汽车上下一心,集中将皮卡与SUV做得登峰造极。

尹同跃

1996年离开一汽,回到老家安徽创立奇瑞汽车,时年3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最喜欢加班!”

尹同跃拿下地方政府给的30万元启动资金后,在芜湖城北一家废弃多年的破砖瓦厂,正式创立奇瑞汽车。

那两年,尹同跃和他的初创伙伴们在夏暖冬凉的办公室天天“熬鹰”,全年无休。

他还“骗”来不少一汽老同事和他一起加班加点从零开始,搞得家属们都很有意见,甚至还有人在他上门拜年时,当场摔碗轰人。

他经常和朋友说自己“最喜欢加班”,还不止一次坦言自己“最喜欢下属加班”……

1997年:“让外国人走,我们自己干!”

为了顺利造出第一款轿车,奇瑞花了2500万美元从福特英国公司引进一款发动机和一条生产线。谁知英方派来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天天摸鱼躺平,大半年下来工厂还处于“拼多多”的阶段,让加班狂魔尹同跃天天抓狂。

尹同跃权衡再三,决定让这些英国人提前卷包回国,半拉子工程自己亲自来收拾。

1998年:“干不成跳长江!”

时任芜湖市委书记的詹夏来在得知尹同跃将英国专家轰回老家后,特地跑去奇瑞半拉子工厂询问“一意孤行”的小老乡:“干不成怎么办?”

尹同跃义无反顾地如此回答——奇瑞最著名名人名言正式诞生。

年底,奇瑞首条生产线正式完工,历时500多天。

2004年:“没有自主技术的车企是没有生命力的。”

这一年,由于技术研发没有及时跟上,奇瑞只完成了8万辆的销售,80%的经销商亏损严重,让工程师出身的尹同跃极为恼火,决定把力挽狂澜的重宝押在技术研发上。

此后,奇瑞每年投入10%年销售额到研发体系,是国外同行的一倍多。尹同跃本人对涉及研发的任何细小问题也都事必躬亲。

他不止一次要求奇瑞做一个“进攻型企业”,主动出击打造100%中国造发动机。

2005年:“奇瑞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与世界同步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会把我们的车带向全世界,发动机也将成为我们的产品销向全世界,明年我们发动机的出口量也将非常大。”

3月,奇瑞100%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高性能发动机ACTECO点火下线,实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核心零部件方面“零”的突破。

尹同跃也因此当选当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颁奖典礼上,这段获奖感言同样进攻味十足。

李书福

1993年进军摩托车市场,1997年开始造车,时年3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吗?”

当时,正在造摩托车的李书福向浙江主管部门提出造汽车申请,所有人都以为他是疯了。不少朋友好言相劝,说民营企业是不可能拿到汽车准生证的,更重要的是造摩托车的怎么可能造汽车?

当全世界说你不行不可能时,李书福说出了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给自己和手下员工打气。

1997年:“中国人有什么理由做不好?”

决定偏向虎山行的李书福,和摩托车工程师们拆卸了一辆丰田汽车后,决定先斩后奏悄悄进军汽车领域。

1999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为了能合理合法的造车,李书福一次次跑北京,堵在有关部门门口苦苦哀求有关部门请给民营企业一个做造车梦的机会,并声言不用国家投一分钱。

甚至当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时,李书福依旧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自己的造车梦,哪怕失败也在所不惜。

2001年:“未来10年一些传统的世界汽车巨头将面临新一轮洗牌的挑战,但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这种挑战可能是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2001年中国入世的前一夜,第六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豪情JL6360赫然在列。李书福除了欣喜若狂百感交集之外,很快就冷静地对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进行新的战略评估。

2002年:“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

刚拿到准生证不久,李书福就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员工们发下宏愿。

当沃尔沃汽车工会的代表让李书福用3个词,说明为什么吉利是最合适的竞购企业时,李书福大胆直白地说出了这段充满浪漫意味的“虎狼之词”。

他随后解释,他爱沃尔沃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零排放、零伤亡的战略,也爱沃尔沃这一品牌,所以他一定会好好运营沃尔沃,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这段“表白”直接让工会代表们起立鼓掌喝彩,有人当场摘下自己胸前的沃尔沃徽章,亲手戴到李书福身上。

2年后,瑞典沃尔沃总部,李书福正式签下了吉利对沃尔沃的最终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吉利正式100%拥有沃尔沃品牌和100%的股权、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

王传福

1995年从体制内跳出南下创立比亚迪,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进军汽车行业,时年3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做电动汽车才是比亚迪进入汽车业的初衷。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就是要让中国三峡大坝的水都变成油,让中国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一样蓝。”

年初,在电池行业已经做到世界第一的王传福,想换个更大更长的赛道。

他看中了汽车产业——准确地说,是当时还处于虚无缥缈阶段的新能源车产业。他为此买了大量汽车制造方面的书籍,深入了解后认为可以大胆入局。

和李书福类似,王传福认为所有对造车的恐惧都是纸老虎。他在1月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开始造车。

他还明确表示自己真正要造的从来不是普通燃油车,而是真正的“未来之车”电动汽车。

2004年:“迈克尔·波特是谁啊?”

这年,央视《对话》栏目想邀请王传福与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被许多中国企业家奉若神明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同台对话。

谁知王传福直接拒绝了,拒绝理由让无数人大跌眼镜,他也因此获得中国最典型“农场主型企业家”的诨号。

2005年:“我们的车没有任何专利问题,我们把其中涉及的专利全部改完了,一条条地改。我们的确大量使用了别人的非专利技术,但非专利技术的组合集成就是我们的创新。知识产权要尊重,但可以规避。”

F3一经推出就招致非议,不少人认为其“山寨”痕迹严重,和丰田花冠不能说是极为相似,也称得上一模一样。

甚至,F3的不少零部件能和花冠通用,以至于当时有不少人会把比亚迪的logo拆下来,直接换上花冠的logo。

对此王传福并不避讳,他表示自己是动了脑筋,有选择性地“站在巨人的肩上”,不会惹上任何官司。

2007年:“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新能源乘用车产销企业,2025年要做到世界第一大乘用车产销企业。”

比亚迪深圳坪山基地正式落成时,王传福立下了一系列的宏伟战略目标。

如今,他吹过的牛正在一个个实现。

2008年:“杰克·韦尔奇是谁啊?”

这年,比亚迪获得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后者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

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采访时表示:“王传福就像发明家爱迪生和经营鬼才、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的混合体,从未见过这样的企业家。”

王传福对此一脸茫然。他显然更懂爱迪生,因为 “技术首先是为战略服务的,其次才为产品服务。”

2009年:“电力取代燃油,是汽车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电动汽车时代已经来临,而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2009年的底特律车展,比亚迪首次进入主展厅。王传福带着F3DM双模电动车满怀豪情地向全世界宣布。

据悉,F3DM是比亚迪在2006年成立的纯电动车项目。王传福不仅投入巨资研发,还亲自挂帅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力图整合其两大核心业务,电池和汽车,从而引领世界汽车行业。

他一直坚定认为燃油车是小打小闹,他真正的梦想是要造电动汽车,它才能颠覆世界汽车行业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