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初—民国时期的贵州商业巨子、爱国民族实业家、金融家、茅台酒创始人之一,赖茅酒创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国家分别以赎买、没收和接管的方式合并“成义烧坊(华茅)”、“荣和烧坊(王茅)”、“恒兴酒厂(赖茅)”三家酒厂,在此基础上成立国营茅台酒厂

自恒兴酒厂被国家接管,赖永初一家变开始了一段很长时期的艰难岁月....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赖永初被安排去了贵阳的阿哈水库抬大石头修造堡坎。后被安排返家。全家都没有收入来源,为了能让孩子读起书,每天都要两三点起来用铝油桶做成的锅灶煮豆米拿出去卖,日夜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至1978年春暖花开的5月,赖永初正式迁回贵阳居住,并担任第四届贵州省政协委员,在任省政协委员期间,赖永初积极建言献策,切实起到了参政议政的作用,积极提出了很多提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赖永初为了发展贵州省酒类事业,曾在贵州省政协第四届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恢复“赖茅”酒生产的提案,并获准通过

次年赖永初因病离世...

带着对恒兴酒厂的遗憾离去

爱,是一种延续与传承

在赖永初的耳目渲染下,赖世强对“赖茅”酒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对父亲生前念念不忘的事业抱有一种使命感

改革开放后,赖世强决定重回茅台镇,独资重建恒兴酒厂,完成父亲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放弃自身的“铁饭碗”

来到茅台镇开始一砖一瓦的重塑恒兴酒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建厂期间,赖世强白天与工人们在厂中挥汗如雨

夜晚去虚心请教当年恒兴酒厂的酿酒师们

以父之名让一代中华酱香本源重新走入世人眼中

赖世强自小在父亲身边,很早就开始接触酒的酿造及勾调工艺

加上他每天的坚持学习,与父亲以前的酿酒师的共同全身心地投入白酒的酿造

花费了多年并严格按照父亲教予他的“赖氏酿酒技艺”

才让尘封许久的醇香再次从茅台镇飘出

赖世强以其父赖永初先生的名字和肖像作为注册商标

以父之名重振恒兴,传承中国酱香本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