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道路总是要不断地摸索前进,伟人出现的意义便是在革命者迷茫之际,为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提供一盏明亮的指示灯,毛主席就点亮了这星星之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围剿红军时,一些人因为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让红军在军事策略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而身为党中央一员的张闻天回忆起革命道路最艰难的那几年、回忆起自己革命事业的青春,始终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带领大家走向正确道路的毛主席,他深知如果当年不是毛主席力排众议,党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闻天

左倾的错误思想

张闻天于1900年出生在江苏的一个农村里,他自幼博学好问,对知识总是充满了好奇,五四运动时期,由于深受新青年思想文化的影响,张闻天在共产党的队伍中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上世纪20年代,张闻天踏上了前往苏联的土地,开始在那一片红色的地方学习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

1931年,等到张闻天学成归来之后,他代表共产国际的力量走向了党中央的高层,看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之路,心怀理想又有才干的张闻天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革命事业上施展抱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虽然张闻天从1925年至1931年一直在苏联共产国际的带领下学习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但此时的中国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没有扎根到具体的革命中去考察,即便对革命事业满怀热忱,没有和中国实际结合的书本理论,始终还是不适合中国革命的。

而此时,一直扎根群众的周恩来、毛泽东等人已经相继在中国农村建立了很多革命根据地,革命的重心也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党中央左倾错误泛滥的思潮仍占据着主动地位,这会给党带来沉重的代价。

看着眼下的处境,头脑清楚的张闻天很快意识到了左倾思想的错误性,这种分歧让他和坚持冒险主义的博古、李德无法同行,他和毛泽东的关系日益密切。

1934年,广昌战役失败以后,张闻天彻底和博古二人划清界线,红军也在反围剿失败之后踏上了长征这最后一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毛主席志同道合

张闻天提到自己和毛主席真正达成共识的时候,还要从住在云山古寺的那一晚谈起。

当时刚刚结束广昌战役,张闻天和毛泽东都被安排住在了云山古寺里。

两人在大树底下畅所欲言,张闻天和毛泽东都意识到他们两个人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都有着很相似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山流水遇知音,经过这一晚坦诚交谈,张闻天才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是真正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盟友,无论是对未来的革命规划上还是在作战指挥方针上,毛泽东都有超前的目光。

其实张闻天在很早之前就听说过毛泽东这号人物,他了解过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一些先进的青年进步思想,两个人救国救民的革命目标其实都是一致的,只不过赵闻天后来一直在国外留学,两个人并没有机会产生什么交集,直到1931年回国之后,他才在中共苏区和毛主席有了正式的接触。

刚开始张闻天对毛泽东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随着一点点的接触,毛泽东先进的思想和革命策略,让张闻天深受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想一致的人终归是要走同一条路,云山古寺的谈话结束之后,毛泽东和张闻天的革命关系越来越紧密,在毛泽东的邀请下,他们俩和王稼祥同志组成了一个中央三人团,目的就是要坚决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

有了毛泽东同志的支持,越发能认清正确道路的张闻天也不停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漫长的,不可通过冒险主义的态度贸然前进,适时地转移战区保存战斗力,才有可能夺得胜利。

遵义会议,挽救红军

遵义会议的召开总结了长征初期红军为何严重受挫的原因,并且纠正了李德、王明、博古等人严重的左倾错误军事领导,自此之后,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思想路线终于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也正式确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无论是遵义会议的酝酿还是召开,都离不开张闻天这个核心人物的帮助。

之前红军陷入险境,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可博古、李德等人依旧走之前的左倾错误路线,坚持要北上。

此刻毛泽东却建议举兵转战贵州,因为那是敌人的薄弱地带,只有在那里才有可能扭转战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闻天当时担任政治局委员,在中共高层有很高的地位,他大力赞同毛泽东的观点。有了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支持,红军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从被动的逃跑转为攻占黎平,并从贵州开始发起主动进攻,如果不是毛主席的主张,迎接三万红军的只有重蹈覆辙的毁灭。

毛主席在提到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作用时是这样讲的:“如果不是张闻天提议,中央不可能召开遵义会议,所以张闻天同志有很大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下北上之争

遵义会议结束之后,长征的旅途还在继续,然而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懋功地区会师之后,却和中央红军有了关于红军发展方针方面的争论。

会议结束之后,中央建议北上到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不仅可以避开国民党统治区,也可以为日后抗战做充分准备。

张国焘却表示自己想要带领红四方面军南下川西,这里人烟稀少,更能躲避国民党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河口会议上,张国焘虽然表面上认同了中央北上的方针,但私底下依旧没放弃要南下退缩的计划。

此时红四方面军有8万人,张闻天带领的红一方面军只有两万人,红军被分为左右两路军,张国焘不肯北上,直接要求张闻天的左路军跟他一起南下。

站在这个可以决定红军命运的十字路口,张闻天左右犯难,党内关于南下北上的争议依旧不断,如果矛盾进一步激化,很有可能会给国民党可乘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毛泽东大力支持北上,并且在党内不断地向大家阐述北上的重要性,有了毛泽东的支持,张闻天当机立断放弃了随右路军一同南下的想法,红军队伍至此兵分两路。

中共在张闻天和毛泽东的带领下,一同走上了北上的道路,经历了艰难险阻的长征,终于在北上红军到达吴起镇之后正式结束。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党最正确的道路。

南下的张国焘被国民党部队围攻,红军损失严重,每次回忆道这里,张闻天都很庆幸自己能跟着毛泽东为党选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尚真理

作为一个爱党爱民的坚定革命者,张闻天最信奉的永远都是真理。

“谁掌握了真理,我就和谁站在一边。”这种对真理的坚定,也诠释了革命道路上张闻天和毛主席一直并肩前行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闻天博学的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事物的发展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在寻找正确思想的道路上,张闻天来没有固步自封停留在过去的知识里,他不断地探索,直到在现实的实践中摸索到正确的道路。

正是这种为了革命事业孜孜不倦、坚持真理的精神,民族的复兴才能看到希望,中国的未来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