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2年,已是高龄的何香凝被病魔折磨的憔悴不已。

她的脸色无比苍白,双眼已然充满血丝,嘴唇因长期干燥而干裂。

头发也尽显凌乱,似乎一阵风就能吹起她单薄脆弱的身体。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病房外传来,不一会儿一个人轻轻推开了门进入到病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来的人正是自己的老朋友周总理时。

何香凝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用尽全身力气,张开嘴巴微微说道:“总理,您来了,原谅我不能再站起身和您握手了。”

看着病床上虚弱不堪的何香凝,周总理此时早已流下了眼泪,关心的问道:“不要这么说,我们之间不说这个,你还有什么请求吗。”

何香凝恳求般说道:“周总理,我只希望在我去世后,能够不火化我的遗体,如果可以的话,就让我和我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简单思索后便说道:“不烧,不烧,你放心吧,我代表党中央同意你的请求。

而当时,周总理等一众领导人签署了火葬倡导书,火葬制度在全国大范围推行。

那么这位何香凝到底是谁?又是如何与周总理相识的?

周总理为何又对于她的请求搞特殊化,同意不火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旷世良缘

1878年,何香凝出生于香港一个茶叶商的家庭。

父亲在香港出售茶叶和地产致富,从小何香凝相比其它家中都家境殷实的多。

为了能够使家中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父亲还特意请来了一位私塾先生来家中教课。

何香凝听到家中哥哥们的读书声也很是好奇,吵闹着也要去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却被父亲严厉制止:“读书上课不是你女孩子家的事,你想都不要想,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要再吵了,再打扰你哥哥们学习,就把你关进屋子里。”

但何香凝却没有就此放弃,没有人教,她就买书本自己去看,遇到不懂的字时,就偷偷摸摸跑去问哥哥,而后,她的学问也就是从自学开始的。

一天清晨,何香凝还正在睡觉,母亲悄悄从她房间里进去,手里还拿着白布正在缠她的脚。

何香凝顿时惊吓起来,慌乱中说道:“母亲,你干什么,我不要裹小脚,你把白布拿开吧。”

母亲却坚定说道:“你懂什么,现在都是小脚为美,相比我们的家庭,女孩更要这样做了,缠足是你成为淑女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何香凝从小对于这种封建思想都十分厌恶,在晚上的时候她就拿起剪刀偷偷将裹脚布给拆掉。

家中对于这个叛逆的女儿也没有办法,每一次裹完后何香凝都会偷偷剪开,之后,家中也彻底放弃了打造的淑女梦。

随着何香凝慢慢长大,该到了要嫁人的时候。

因为不想裹小脚,这一双大脚也让家人踌躇不已,因为出了个大脚姑娘,也没有人愿意来到她家中提亲。

但在当时,博学多才的廖仲恺从美国来到香港一所学校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受到外国文化影响,他对于女孩缠足这一封建理念也十分厌恶。

当时也在大肆宣扬,廖家想找一个大脚媳妇。

得知此事后,何家赶忙托人去廖家说媒,连忙张罗着撮合。

两位新人刚见面时就有非常好的印象,交往几个月后,就喜结连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政府统治之时,政府腐败无能,百姓们苦不堪言。

早已受到过先进思想廖仲恺决心投身振国运动。

在一天晚上对妻子说道:“我决心要去往日本,如要报效国家,我必须要自身强大,去学习知识和先进经验。”

何香凝也没有阻拦丈夫,反而变卖自己的一些珠宝首饰支持丈夫远渡日本。

在两个月后,何香凝也前往日本,并打算去进修美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期间,夫妻二人结识了不少的爱国人士,以及进步青年比如孙中山先生。

听完孙中山先生关于民主概念后,夫妻二人也决心跟随孙中山先生共赴救国之路。

追随革命

夫妻二人在孙中山先生的推荐下,还成为了当时最早加入同盟会的一批成员。

何香凝夫妇在日本的住所,还成为了有志青年和爱国人士的秘密联络点和聚会的场所。

每当青年们来家中聊事时,何香凝总是会主动下厨,招待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孙中山对她建议道:“你应该去继续学习你的绘画技术,多去感受一些学校教育是非常有好处的。”

而何香凝也听从了这一建议,空闲时就前往画科去学习绘画,之后,手中的画笔更能成为一把消灭敌人的利剑。

1925年,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在弥留之际,还留下了一份遗嘱。

作为亲密战友的何香凝在遗嘱上签下了名字,暗自发誓道:“你放心的走吧,革命主义道路不会就此停止,我们会跟随你的遗愿,继续报效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广州后的何香凝夫妇在一次工作中遇到了刚刚留学回来的周总理。

几番谈话下来,廖仲恺被周总理的爱国思想和才学深深折服,并推荐到了黄埔军校工作。

周总理也经常会到何香凝家中谈论共产主义理念,并说道:“共产主义才是伟大的主义,它是真正能改变国家命运,不再让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好党。

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的蒋介石得知廖仲恺夫妇一直和我党在亲密合作,暗自发誓,一定要除掉廖仲恺。

在一天,廖仲恺夫妇收到消息要去国民党中央部参加一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到中央部门口前,突然两声枪响之后,廖仲恺鲜血直流,在何香凝怀中很快失去了呼吸。

得知此消息后的周总理也很是生气,当即前往蒋介石办公室要查明此事。

但看门的门卫不等询问便开枪射击,坐在后排的周总理逃过一劫,但司机却当场身亡。

周总理在车里大喊道:”我是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蒋介石呢,我要去见他。“

但门卫却谎称蒋介石早已睡下,廖仲恺被谋杀一案也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得知周总理为了自己丈夫的事如此冒险后,心中也是十分感动。

而之后因为蒋介石方坚持要消灭我党,何香凝对蒋介石方也心灰意冷。

在一次会议上说道:”你们如果坚持消灭共产主义,我虽然不能阻止你们,自此以后,我解除在国民党的一切职务。“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方又多次与百姓为敌,与我党为敌,公然挑起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远在香港的何香凝也多次表明自己的立场,多次帮助我党。

并在给蒋介石致电中说道:”你这样做是冒天下而不纬,不要再让百姓生活在动荡之中,立即停止一切战斗,与民休息。“

随着新中国到来,何香凝也受到了我党的邀请,特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她对着天空喃喃道:”中山先生,仲恺,新中国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终于看到了。”

临终遗愿

1950年的一天,周总理如往常一样在办公室为了工作而忙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天正是周总理和她妻子的二十五周年结婚纪念日。

已经迁到北京生活的何香凝为了这事早些天就开始准备。

为了庆祝,何香凝还特此绘画出一幅梅花松柏图,来到了中南海。

而周总理一向别人送礼都不会收去,看到何香凝拿着画来到时,还是高兴的收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何香凝说道:“这幅画意义非凡啊,我一定会好好保存下来。”

而每到何香凝过生日时,周总理夫妇也会特意来到家中为她庆生。

在何香凝80大寿的时候,后辈们为此举办了一个寿宴,即将开始的时候,众人都在期待周总理这次也能到来。

但迟迟都没有赶到,何香凝微笑着说道:”总理每天的工作已经很忙了,现在又忙着我们国家的建设又操心着群众,你们不要等了,先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寿宴开始不久后,周中理还是带着夫人来到了家中,并对何香凝说道:”这次可不是我迟到啊,临时又作了一些工作安排。“

然而好景不长,1972年,此时的何香凝因为年寿已高,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

已经高龄的她,下床活动已然不能,就能吃饭也要医护人员进行投喂。

此时的何香凝也已然明白,自己的生命可能来到了最后的时刻。

得知消息后的周总理来到医院,何香凝望着也已是面容憔悴的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虚弱说道:”恩来,我只希望不要火化我的遗体,请把我和我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吧。“

而当时因为国家人口的猛烈增长,中央通过开会商量后落实了把土葬改为火葬的政策。

这样也可以大量节省耕地用于生产。

医院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一请求都有些紧张,因为都明白支持火葬的政策也是周总理当初带头提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简单思索过后,周总理点了点头,缓慢说道:”放心吧,不会烧的,我会把你和仲恺合葬在一起的。“

面对众人的疑问,周总理说道:”何老太太为了我党革命事业已经奉献了太多太多,她这一要求我们应该满足。“

而何香凝坚持要和丈夫合葬在一起,也是当初约定过生要同衾,死要同穴。

几天后,何香凝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人世,周总理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追悼会结束以后,周总理夫人亲自护送何香凝的遗体进行安葬,把她和丈夫合葬在了一起,至此,何香凝最终的心愿也得以实现。

小结

何香凝的一生是壮烈的,也是幸福的。

她在生前也看到了新中国的建设,看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

和丈夫的爱情也是凄美的,夫妇二人为了我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及挑战,但是无论前方有多险阻,他们都没有放弃。

后人也将继承他们不畏牺牲,坚持理想信念,敢于斗争的品德。

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于无限的奋斗之中,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