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以为脑血管病只在冬季高发,但事实并非如此。高温天气下,脑卒中风险同样严峻。研究显示,气温一旦超过32℃,脑卒中风险竟激增66%!气温越高,风险越大,需格外警惕!

一、为什么高温天气也会有影响?

气温直逼烧烤模式,汗水简直像瀑布一样哗哗流!身体水分流失飞快,血液都变粘稠了,流动都慢下来。大脑就像缺电的手机,缺血缺氧,想想都慌得一批!更别提中老年朋友们了,天热脾气也燥,情绪起伏大,这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悄悄上升啦!

二、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脑血管意外?

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脑卒中,立即就医: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这种感觉,就像手脚突然麻了,好像被电到,这可不是小事儿!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脸突然歪了,好像变成了“歪瓜裂枣”。

3.说话突然变得含糊不清,好像嘴里含了块糖。

4.头晕得天旋地转,还狂吐不止。

5.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个方向,好像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这可不是在发呆!

6.视力突然变得模糊,好像世界被打上了马赛克,这可不是眼镜没擦干净!

7.头疼得要命,还吐个不停,这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

8.突然失去意识或者抽搐,这可真是吓坏人了!

三、有哪些应对措施,预防高温天气下的脑血管意外?

为降低高温天气下脑卒中的发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外温差适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以防情绪波动影响血压。

2.每天适量饮水,可饮用白开水、绿茶或绿豆汤等,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3.饮食宜清淡,减少油腻、辛辣食物,多吃蔬菜瓜果,荤素搭配。

4.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确保体力恢复。

5.外出时注意防晒,选择合适防晒产品,使用遮阳伞或帽,避免中午强烈日光直射。

6.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根据温度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提醒,炎炎夏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睡眠等生活细节,适时顺应气候的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能遵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平安度过夏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鲍习锦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