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36.31亿元,同比增长4.5%。济南一季度的财政收入表现和全省持平。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5.30亿元,同比下降2.2%;非税收入完成111.01亿元,同比增长21.3%。税收比重67.0%。济南的非税收入增长出色,成为全市财政增长的主要力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济南各地的财政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新区一季度财政收入为51.90亿,同比增加2.7亿元,增长5.6%。高新区的财政收入位居全市第一,是全市仅有的超过五十亿的县市。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5.5亿元,同比增长6.6%。税收比重87.6%,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增值税和契税增收较多。

历下区(49.75亿)和历城区(43.43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40亿级别。历下一季度财政收入同口径降低7.7%,导致总量跌落回40亿级别。其中税收收入47.34亿元,同比降低0.2%;非税收入2.41亿元,同比降低62.7 %。历下区的非税收入下降较大,直接影响了财政收入的稳定。

历城同比增收1.5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64亿元,同比降低0.62%。历城区的财政收入增长相对稳定,不过税收收入处于下降态势。

市中区一季度财政收入29.66亿,同比下降7.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39亿元,同比下降19.68%;非税收入完成8.27亿元,增长54.95%。市中区的税收收入下降较大,影响了一季度财政表现。

槐荫区(15.72亿)和章丘区(14.43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5亿左右。章丘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3.84%。其中地方税收完成11.87亿元,下降0.64%;非税收入完成2.56亿元,下降16.31%。章丘的非税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拉低了财政收入总量。

莱芜区(13.58亿)和天桥区(12.32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3亿左右。莱芜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5.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3亿元,下降20%,税收占比为66.5%。莱芜的财政收入表现一般,主要受税收的拖累。

平阴县(9.06亿)、济阳区(8.25亿)、长清区(7.97亿)三地财政收入均在8亿上下。济阳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4%。其中税收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15.0%;非税收入1.61亿元,同比增加28.1%。济阳是一季度济南各县区中税收表现最好的县区之一。

商河县(6.91亿)和钢城区(6.70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6亿级别。商河一季度财政同比增长3.59%。其中税收收入4.50亿元,同比下降6.33%;非税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9.10%。商河的非税支撑起财政的增长。

起步区一季度财政收入为5.02亿,同比增长57.0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83亿元,同比增长61.8%,税收比重96.28%。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契税增收较多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对于济南各地一季度的财政收入表现,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