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药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需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都做不到,如今终于有了解决方案。

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网消息,西安市医保局目前已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系统,连通了6000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覆盖16万余条药品数据,医保药品价格现在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药价更加公开透明。

无独有偶,深圳2023年底推出“医保价格通”系统,通过“深圳医保”公众号就可以查询深圳医保药品在医院、药店的零售价格。深圳的“医保价格通”显示:珠海联邦的阿莫西林胶囊的药店均价是10.68元,医院均价是10.66元;成都苑东生物的5mg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药店均价是7.80元,医院均价是4.88元。

各省医保部门一般都开放查询医保药品目录,部分省份还能查询到哪些医院配备了药品,但具体的药品价格,绝大部分地区都讳莫如深。明明是每个参保人都有可能接触到的药价,由于无法公开查询,导致不同城市、不同医院之间药价有差异,不少患者购药时也是云里雾里。

近期放开药价查询的口子,可能与国家医保局正在推动的药价整治有关。业内认为,随着各地医保上线医保价格查询工具,零售药店与公立医院的药价都能趋于透明。这标志着全国统一药品大市场加速形成,药企将面临主攻重点医院、还是专注零售渠道的抉择。

健识局获悉:由于药店与医院之间的价格难以调节,已有医药公司向零售巨头发出维价函。今后药企的控销模式越来越难以维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同药价治理持续

监管风暴已刮向零售药店

零售药店与公立医院药品价格倒挂的问题由来已久,背后的原因涉及政策、成本、流通、竞争等多个方面,错综复杂。

曾有零售药店的管理者向健识局表示:“如果公开医保药品的价格,维持医院的药价与药店持平,以后谁还会到药店买药?”药价不透明,一定程度上为医药销售渠道浑水摸鱼提供了便利。

中国的药品价格起初是由国家发改委医药价格处制定,但只规定最高限价,并不规定市场价,结果全国药品售价千差万别。2015年,国家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走向招采和市场定价,药价的差别就更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成各渠道药价不同的原因之一,是各省份的招采平台数据编码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而且绝大部分省份不公开具体的医保药价信息。这样做客观上造成了各地药品的价差。

为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医保局联合多部门组建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囊括公共服务、经办管理、智能监管、分析决策共四大类14个业务子系统,推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集中采购市场。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开展“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治理工作,旨在基本消除省级间的歧视性高价,使药品价格差回归到合理区间。

今年国家医保局总的趋势,就是要形成医保药品价格“全国一盘棋”,从医疗机构到零售药店再到网络渠道,都要如此。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赴辽宁调研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等工作,实地调研、听取相关负责同志和代表的意见建议。这被业界视为医保部门规范零售市场医保药价的信号。

目前深圳、西安相继开放医保药品价格的查询,把药价的知情权交还给广大的参保人,推动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的价格统一。“深圳医保”公众号还实时链接深圳市医保局官方网站“曝光台”专栏,公开医药价格相关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放开药价查询,是“四同药品价格”治理的升级举措,目的就是形成全国医药统一大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价进入裸奔时代

药企面临渠道抉择

公开药价,给药品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挑战。

一位长期从事药品销售的专业人士向健识局表示,很多药企的产品都遵循着医院药店的“价格双轨体系”。特别是得益于集采制度,医院的采购量大,企业的供货价相对较低;零售药店受销量影响,批发进货价偏高。

在激烈的竞争中,零售药店很难与医疗机构获得同样的市场地位。曾有药商向健识局坦承:零售渠道主要满足OTC产品的销售,有些省份的医保定点药店极少,只有两三百家,如果非要作出选择,他们宁愿放弃药店市场。

更多药企为了保住零售市场,会利用“控价”手段保证自身利润,就是规定药店售价不得低于设定好的价格红线。这一招可以保证药店卖药有利可图,自然也就能接受较高的批发价。药企则实现了医院和药店两个渠道、两种价格体系相互不会影响,各自维持自己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控价”已在国家医保局的监控范围内。2023年内,国家医保局针对少数企业部分药品垄断控销、虚增成本、以缺逼涨等问题,累计约谈企业23家,涉及30个品种,约谈药品平均降价超40%。

5月14日,国家医保局印发通知明确:鼓励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参加集采。这一政策预示着:未来零售药店的药价要向集采价看齐。

这样一来,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的药价倒挂问题会得到根治。不过,药店会失去价格制定的灵活性。同时,药品生产企业也不再能用信息差获取市场收益了。

可以预见,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应用之下,“四同药品”价格将得到进一步治理,全国统一药品大市场建设加速。

撰稿|小米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廿十三

声明:本文转载自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