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4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48.5亿元,同比增长5.3%。济南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落后于全省表现。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58.9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946.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速相对较好,第三产业的增长则较为缓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济南各地的经济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下区(552.9亿)和济南高新区(429.6亿)两地GDP均在全市前列。两地各自占据一个百亿级别。历下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一季度经济总量位居500亿级别。其增速也超过全市表现,对全市经济起到了稳定作用。

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高低,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6.2%。高新区的表现位居全市前列,是全市经济增量的重要贡献者。加快高新产业的壮大将促进高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历城区(318.5亿)和市中区(293.0亿)两地GDP均在300亿左右。历城区经济增长为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4.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的增长是历城区的经济增长的基础。

章丘区(250.6亿)和莱芜区(224.6亿)两地GDP均在200亿级别。章丘一季度经济增长为6.3%。章丘的经济表现出色。作为工业为主的县区,章丘要持续在交通装备、新材料、机械装备、建工建材、食品饮料等产业上加快发展,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

天桥区(172.2亿)和槐荫区(170.3亿)两地GDP均在170亿级别。天桥区一季度经济增长为2.2%,增速位居全市各县区下游。槐荫区的总量虽然相比去年提升,但是增速也仅有2.9%,进步缓慢。两地的增速不佳,影响了全市经济的增长表现。

长清区(75.0亿)和钢城区(73.3亿)两地GDP均在70以级别。长清区一季度经济增长为6.0%,表现较为出色。钢城区的经济增长则仅为3.6%,增速位居下游。钢城区要加快工业的增长,只有工业保持稳定,钢城区的经济才能实现恢复态势。

平阴县(58.1亿)、济阳区(50.9亿)、商河县(45.7亿)三地GDP均在50亿左右。商河一季度经济增长7.2%,表现较佳,但是由于总量较低,拉动GDP增量一般。济阳的经济增长为6.4%,表现在各县区中位居前列。

起步区(20.9亿)和南部山区(13.1亿)两地GDP均在全市下游,对全市经济影响较小。

济南各地的经济表现差距较大,多个县区的经济增长缓慢影响了全市的增长。对于济南各地的经济表现,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