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预言应验了吗?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4日发文写道:

“李光耀先生在2006年预测,中国需要至少30到50年的时间韬光养晦、埋头苦干方能真正复兴。中国提出‘和平崛起’的口号时,是他建议改为‘和平发展’,以免刺激他国。他对当时中国的认知态度相当放心,但警告说,过早翘起尾巴与美国对抗,他认为那就是中国厄运的开始,是颠覆性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我们不用过多介绍,李光耀绝对是一位拥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他带领着新加坡成为了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发达国家。他对国际政治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也把握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脉络,抓住了合适的历史发展机遇,最终推动新加坡选择了适合的发展道路,成为很少能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的成员。而他对中美关系的判断,的确一些是应验了,但是后面的话就未必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李光耀给出的2006年给出的观点,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所应该采取的一些策略。可以说,2006年的中国刚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在经济,制造等领域还没有走到今天这种程度。当时中国一直秉承着韬光养晦的政策,一心一意谋发展,将国家经济逐步打造起来。可以说,当时的韬光养晦政策的确助推了中国经济,没有让中国去将更多的精力来应对外部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中国所执行的韬光养晦政策,其实这也只不过是中国不希望与周边国家与世界主要国家爆发直接的利益矛盾,尽量选择息事宁人,谋求国家的有效发展。其实,这与中国当今的一些外交政策并没有多大改变,毕竟现在的中国也一直都在奉行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和睦相处外交政策。只不过中国的外交政策会出现一些令外界不适应的改变,那完全是中国被迫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2018年美国将中国定为战略对手,美国开始制定了大量针对中国的相关敌对政策,并且在当年就对中国实施了贸易大棒,这也让中国不得不再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而选择反击。可以说,近些年来,美国没少制定针对中国的打压政策,没少在各个领域针对中国进行围堵和抹黑。这是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的事实,可中国不可能面对美国的无耻打压就坐以待毙,那么,中国对这些无耻手段进行反制自然是理所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中国的相关外交政策令外界有所不适应,其实根本就没什么,这只不过是中国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正常反击。对于李光耀口中认为中国应该选择30年到50年的韬光养晦,选择不与主要大国发生对抗,问题是,美国已经将中国定为战略对手,认为中国是威胁美国霸主的强有力竞争对手,是美国对中国不断出手,不断围堵和打压,中国才迫不得已进行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不代表是中国翘起了尾巴,中国并没有想去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反而是美国认为他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美国想要复制他曾经对付日本和苏联的那套手段。对美国的疯狂打压,中国不可能忍气吞声,中国必然会对美国霸权展开反击。而这并不代表中国厄运的开始,也不代表中国决策的错误,因为在这其中中国所做的很多都是被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美国针对中国进行疯狂的芯片产业围堵和打压,不允许中国成为世界芯片产业链当中的一员。中国为了自保进行自我研制,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这难道有错吗?难道这样的决策是错误吗?而中国一直都在世界芯片产业链当中,并且起到加工制造的重要环节。这并不是中国的错误,这是世界产业链正常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中国对此作出发展自己芯片产业的决定,这不是中国的决策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的正确决策,中国在芯片等半导体领域逐步取得突破,以中国企业推出的mate 60手机为代表的芯片突破,其实就已经证明了中国已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这还不是中国的厄运,却是中国好运的开始,一定突破芯片技术封锁,就已经意味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已经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国在依托自己已有的产业链,必然会打造出属于中国的高端制造,逐步并最终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我们改开期间,我们曾经很多时候都认为自己已经融入到了西方,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产业链当中,这样彼此之间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经济合作。然而,美国的无耻做法最终将我们拉回了现实,我们也充分认清了西方霸权主义的现实。这反而是好事,让我们知耻而后勇,逐步掌握了世界先进科技。虽然李光耀的一些预言的确应验了,但是中国突破围堵的能力似乎他还是判断欠缺,对此,这不是中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