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枫飞云

八景是古代各地独特的景观文化,邢台历史上各县均有八景或十景、十二景之说,例如南宫十景、南和十二景、顺德府十二景、唐山(隆尧)八景等。邢台内丘县,西周属邢国,秦属信都县,汉代析设为中丘县,隋代更名内丘县,传承至今,自然也有自己的八景文化,下面就来谈谈清末民初时期的内丘八景是怎样的。

河北邢台内丘县,西汉设县两千年。

中丘八景有名气,世代游客多留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丘八景第一景:扁鹊庙

一景神头扁鹊庙,庙群林立好壮观。

善男信女多朝拜,祭祀扁鹊求平安。

扁鹊庙,又名扁鹊祠,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西26公里的鹊山脚下神头村西,始建于战国时期,是祭祀、谒拜华夏医祖扁鹊的古建筑群,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有扁鹊殿、扁鹊墓、透灵碑、回生桥、九龙柏、古代碑廊、三清殿、汉代神兽等景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现存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00余件,是研究扁鹊中医文化和中国医学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景区荣誉:

扁鹊庙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一批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丘八景第二景:太子岩

二景险峰太子岩,摩天莲花有故典。

虢国太子修道地,苍山玉带有奇观。

太子岩位于邢台市内丘县城西部30公里,险峰千仞,峻岩百层,草木丰茂,松柏秀荣。自周代以来,相继建有诸多庙宇,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相汇的风景胜地。海拔1141米,方圆7.5平方公里。由山脚到山顶有顺势曲回的十八盘,山上有莲花峰,峰四周有太子洞、太子庄、太子井,还有九仙洞、九仙洼、和尚坟、仙人洞等奇观胜景。四时景异,各有千秋,素有“不到太子岩,后悔十几年”之说。相传虢国太子曾在此居住,并与扁鹊一起采药。在山腰600米处,有一条自然生成的白色岩层,长10余里,洁白如玉,俗称苍山玉带,当地人说,扁鹊死后,蓬山为之披麻带孝,这便是孝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丘八景第三景:且停寺

三景名胜且停寺,址在叠岩梵云山

千年奇树参天境,异花圣泉石径寒

且停寺位于邢台内丘县南赛乡寺沟村。寺周群山耸立,绿树环绕,北有且停山,南望叠岩峰。据寺内碑刻记载,该寺创建于宋,元代御赐梵云寺名,明代刘伯温之子刘琦监工重修,全寺建筑由南向北有老母庙、慈云桥、出门、穿心殿、中心大殿、石佛殿;东廓有钟楼,西廓有戏楼、龙王庙等建筑。

寺院内原有千年白果树(银杏)一棵,树身八人合抱,树冠一亩有余。昔日有“坐在树上打牌,四人打,八人看,卖麻糖(油条)的在上转,东枝上敲鼓,西枝上听不见”之说。此树有三大主干,1980年被雷电击中,失去一支主干,1982年当地为其建设了避雷针,当年11月,一精神病在树洞内点火取暖,造成大火将树干烧坏车,干枯的树干又在1997年,被一场大风吹倒,现仅遗有树根。此外,戏楼遗址西侧有圣水井、蓄水池、龙王庙,寺西侧150米处北岸山脚下有“马刨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年银杏树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丘八景第四景:桃花巷

四景城西桃花巷,桃花盛开翻红浪

郭威栽下合欢树,龙泉圣水延寿康

内丘古八景之一的桃花巷位于内丘富家沟村南,传说后周皇帝郭威曾在此得龙神相助,于是下诏修建龙王庙,建筑众多,且有圣泉水质优美,饮之延年益寿。另传郭威到内丘桃花巷巡查龙王庙时,看到此地民风淳朴,遂下令在此处建“贤惠塔”一座。为表达爱民之意,还在此地撒下合欢树的种子。从此,该村就开始世代种植合欢树。

如今的桃花巷虽没有了过去的建筑,但也种植了几百亩的桃树。每年春天,桃花巷内桃花盛开,红成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丘八景第五景:内丘城

五景本是内丘城,邢窑白瓷越千年,

文庙书院古柏森,北黄粱梦钟吕仙

隋唐时期内丘古城是闻名全国的瓷都,代表中国陶瓷史“南青北白”的“邢窑白瓷”发源于内丘,被命名为“邢窑文化之乡”。原中丘驿西有二仙宫,即明清时期赫赫有名的北黄粱梦,中有吕洞宾和汉钟离塑像,此地是汉钟离度化吕洞宾之地,宋代一些史料记载,这里是吕洞宾的故乡。内丘文庙建于宋代,中丘书院曾建于此,今剩有遗迹和千年古柏9棵,其中3棵是汉唐古柏。内丘城雅号鸽城。还有魁星楼、东街井等各种建筑,如今已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钟离与吕洞宾

内丘八景第六景:圆津庵

六景城南四杨桥,三省施地圆津庵。

陈抟老祖一笔寿,迁客骚人诗留满。

圆津庵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都城铺村南,根据寺内光绪年间石碑和《内丘县志》记载:明议官耿三省,内丘大都城人,于万历年间,施地360亩于庵。

明天启间,金之俊出任顺德府(邢台)知府,为寺院题匾“圆津”。

清代乾隆年间,桐城方观承进京应试,途径四杨桥,感染时疫,幸得庵内和尚蔼然禅师相救,保住性命。后方观承官拜太子太保直隶总督右都御史,曾多次到圆津庵答谢,每每题诗于壁,从此圆津庵声誉大振,名贯南北,庵中土山、凉亭、花木掩映,风景绝佳,成为一方名胜。

直到1938年,寺中和尚因吸食鸦片,将寺中财产卖光。

圆津庵历代名人遗笔甚多,最出名的是宋代陈抟老祖亲笔书写的寿字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津庵

内丘八景第七景:洪济桥

七景城北洪济桥,石桥高大不平凡。

万里御道闻寺钟,雕栏狮子数不完。

《内丘县志》记载:北光村有洪济寺,为宋太平兴国年建,现寺址还有滚龙石柱作为文物,位于城北7里处御道上有座洪济桥(义济桥),即在北光村西,俗称七里桥。七里桥最晚于1970年尚保存完好。桥附近洪济寺,桥以寺名。

金代时通达两京,元代万里御道和明清官马大道均经洪济桥。当地有歌谣“从南京(开封)到北京,北光寺里听钟声”,可见洪济桥是历代官道的要冲,洪济寺有铜佛,从背面看,面目完好,洪济桥雕栏画栋,石刻狮子众多,每每行人路过,以数狮子数量为兴趣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丘洪济桥的石狮子

内丘八景第八景:金堤店

八景城东金堤店,郭巨孝母有根源。

大塔小塔村南立,二十四孝图像全。

郭巨塔位于金店村西200米,原塔高6米,长宽1.5米,分为7节,塔洞内有佛像,文革期间毁坏。

金店村原有有关郭巨的建筑、碑刻、墓葬很多,如郭巨塔、慈仁寺、郭巨庙、汉孝子郭巨埋儿处石碑、郭巨墓等。

郭巨是二十四孝子之一。寄居在内丘金堤店,相传,其妻生一男,恐分掉母食,欲加活埋,正刨地,得黄金一釜,中有丹书:“孝子郭巨,黄金一釜,赐汝。“郭巨得金厚,一半孝母,一半盖慈仁寺。

金店村附近村庄,以此事命名者甚多,如黄釜、闻孝、留(孙)村等,至今内丘县流传歌谣:“金堤店,留孙村,郭巨埋儿获黄金......”,以今天眼光看来,郭巨埋儿的故事有其不可接受的封建局限性,但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丘郭巨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巨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巨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景后记

随着时代变迁,内丘老八景也有很大变化,有些仍是重要景区,如扁鹊庙、太子岩,有些已经只剩部分遗迹或荡然无存,如内丘古城、圆津庵、且停寺等等。不过也有一些新的景区得以开发,如寒山、杏屿、鹊山湖、邢窑博物馆等,堪足新八景之数。

千年古城内丘县,名胜古迹广相传。

八处盛景禀告完,请君来此常游览。

由于参考资料有限,难免疏漏,欢迎诸君道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