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也学美国,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引起了中方的强烈反对。既然欧盟这样玩,中方势必采取反制措施,据央视微信公众号“玉渊谭天”发文透露:中方正在酝酿反制措施,或提高大排量汽油车进口和白兰地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欧盟这个所谓的“反补贴调查”是实打实的政治操弄,一般来说反补贴调查基本都是由产业界申请发起。而发起此次调查的欧委会是主观判断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有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而是各大车企强烈反对欧盟这种做法,宝马、梅赛德斯和大众的高管此前就对欧盟提出警告,称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关税不但不会给欧盟带来利益,反而会使欧洲车企遭遇重大损失。

其次,欧盟借调查之名,行窃密之实。欧盟要求被调查的中国样本企业(比亚迪、吉利、上汽)电池配方等涉及企业隐私、商业机密、核心技术等信息或数据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也自行补充无法获得数据,无论这些数据是否客观,被调查者是否能够澄清。欧盟内部德国、瑞典、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均以不同原因表态反对,但是还是被忽视。充分说明这本是一场政治操弄。

最后,中方敦促欧盟不要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中方必将采取强硬措施回应。目前,中方已经在考虑包括向WTO诉讼,对等展开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等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预设结果,本质是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中方反制方式有很多选择,首先将对欧盟出口的燃油车进行调查,“玉渊谭天”透露将推进提高大排量(指发动机排量大于2.5升)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的相关程序。预计将在符合WTO规定中,将大排量燃油车提高到25%。

这无疑是敲响了欧盟燃油车的“丧钟”,如果中方提高临时关税税率,宝马、奔驰等欧洲品牌将最先受到冲击。本来这些品牌的燃油车就面临严重的挑战,并且在新能源动力方面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如果燃油车市场再受到关税提高影响,那么欧洲豪车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就更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去年欧洲到中国的大排量燃油车总金额在180亿美元,高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车金额,单独这一项就会让欧洲车企遭遇严峻挑战。更不用说因为欧盟关税壁垒,对这些受影响车企电动汽车供应链的挑战了。

现在中国的业界还提起了对欧盟奶制品、白兰地、猪肉等反补贴调查,预计后续还有更多的业界提出类似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尽管欧盟对中国出口的整车加征关税,实际上很多车企都在欧洲建厂,中国车企在强烈反对欧盟的做法时,也表示不会暂停建厂进度。也就是说未来欧盟市场有很多的中国电动汽车,只不过消费者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来购买。

近年来,宝马、大众、佛吉亚等欧盟企业持续加码在华新能源汽车业务,获得电池、智能化等关键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德时代、蔚来、比亚迪等中国企业也在德国、匈牙利建厂,助力欧盟电动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如果欧盟执意进行政治操弄,只会令这些合作被孤立所代替!

为了推动在2035年达成净零碳排的目标,欧洲需要更多便宜的电动车来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但是欧盟这样做,既不能保护欧洲制造商,也不能阻止消费者购买中国电动车,倒是会令欧洲传统优势的燃油车面临彻底衰败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吧,历史会证明,欧盟这样做,其实是敲响了燃油车的“丧钟”,加速燃油车被淘汰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