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侵华的历史,要从遥远的1931年说起。

中国人民历经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投降了。消息传来,全中国到处都是欢腾之声。

可是,事到如今,国内外仍有很多人坚持这样的观点:打败日本的不是中国,让日本屈服的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以及苏联的百万虎贲。如果没有美苏两国,中国不可能战胜日本。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1、三位日本学者,力挺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纐纈厚

这名字有些难念,很多人不认识前两个字“纐纈”,汉语拼音是[jiǎo xié],简单来说,你可以称其为“胶鞋厚”。

这位仁兄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者,也是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的副校长。

关于中日战争,这位老兄是做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的最大原因是,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战争击败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抗日战争中,中国没有屈服,没有放弃,特别是1937年的全面抗战开始后,更是英勇无比,中国军民哪怕遭遇南京大屠杀般的惨状,哪怕武器装备差得很远,哪怕有数以千万计的军民牺牲,国共双方都没有放弃。

全面抗战前期,国共双方被日军摧残得很严重,但从1938年武汉会战之后,中日双方就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想要快速取胜,变得非常艰难,而资源却远远不够支撑。于是,日本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南下东南亚。

按照日本的大计划,控制了中国之后,才会北扩到苏联,才会南下控制东南亚。

因为中国坚决抗日,导致了日本提前“兵行险着”。

纐纈厚是个学者,是个历史学家,但此人敢于说真话,确实值得敬佩。

(2)伊豆公夫

伊豆公夫,也是日本的历史学者,他对于中日战争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胶鞋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伊豆公夫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14年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伊豆公夫看来,从1931年开始,中国就开始组织抗日了。中国长期的抗日运动,让日本进退两难。

一句话,中日战争成了一场日本的“消耗战”,全面侵华的举动,也是日本人想要速胜,不想一直陷在战争中。但是,事与愿违,所谓的三个月攻克中国,成了当年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放的最臭的一个“屁”。

日本不仅没有达到速战速决,而且,三个月才攻克上海,至于控制和影响全中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3)浅野健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浅野健一

相比前两位日本学者,这位日本同志社大学的教授说话更是尖锐,他说道:

“安倍政权应该知道日本并非被英美等国打败,而是被中国人民的抵抗战斗打败的事实。”

这位学者对中日战争研究的更是深刻,还写了一本书《出国命令》(关于东京审判始末的)。

前些年,浅野健一看到前首相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开始蠢蠢欲动,军国主义仿佛再次抬头,于是发出了自己的观点:日本战败的主因不是美苏英,而是中国的顽强抵抗。

三位日本的学者,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说出这样的话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2、三位日本学者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大量参考了历史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伤亡

在中国大陆战场,日军的伤亡总数在150多万,这个数值占整个二战伤亡的日军总数的70%左右。可以这样说,日军的主要伤亡是在中国战场上。

中国军民是当仁不让的抗日第一阵容。

而日本投降后,在中国大陆投降的日军总数为128万,超过所有东南亚、太平洋各岛上的总和。也就是说,日本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中国大陆。

是中国大陆牵制了日本最多的队伍,进而影响了整个战局。

(2)中日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和中国全面开战是8年,之前,还有6年的局部战争。和一个国家连续14年开战,经济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中日战争打成了持久战、消耗战,日本的军心、民心,受到各种打击。

一个阿富汗,曾经让苏联陷入战争泥潭,发展缓慢。新世纪,阿富汗又让美国深陷战争泥潭,最后不得已撤出。
中国比起阿富汗,不知道强了多少倍,拖了日本14年,日本怎么会轻松呢?

一句话,在中国大陆的战争,日本本想蛇吞象,到最后却面临两大难题:经济疲软衰退,政局动荡不安。

不多说了,我们上数据吧:

全面抗战开始的1937年,日本军费开支占GDP的18%左右。在中国大陆打了四年仗,到1941年时,日本军费占到了GDP的35%左右。

一个世界共识就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军费长期高居不下,如果不能快速结束战争,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出现大问题。

当时,日本外交领域的一位高官说道:“自满洲事变以后,已经过十数年的战争,大家都已精疲力竭极盼停战。”

无论从伤亡情况看也好,还是看经济的情况也罢,是中国,是中国的全体军民,将日本拖住了,日本从昂扬的斗志逐渐变得疲惫不堪,最终不得不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果美苏没有插手,日本会投降吗?

这个概率还是非常大的,毕竟,日本是个资源缺乏国,当时缺乏石油、钢材、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天长日久,还是会绷不住,而国军并没有那么弱,八路军是越打越强,人越打越多。

所以,有无苏联插手,日本失败的概率都是极大的。

那么,美苏到底扮演了什么作用呢?催化剂,让日本加速投降的催化剂。

这样说吧,美苏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日本失败的主因还是中国本身的努力,这让日本看不到希望了。

可是,14年的抗战,中国的损失也实在是太大了,军民伤亡加起来高达3500万人以上,经济损失以千亿美元计。

为了最终的胜利,为了打败日本法西斯,牺牲实在是太大了。

不得不说,还是毛主席有战略眼光,早在1938年就写出了《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并指出会经历三个阶段:战略防守,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篇文章,或许还有人认为,日本投降的主因是美苏,但我想说的是,美苏只是干了锦上添花的事情,扮演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两根稻草而已,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们不能忽视了全国军民一心抗日的决心和取得的成果。

正如日本那三个学者总结出来的结果:日本投降的主因还是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