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好,能不能考上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毕业,去开甜品店丢不丢人?

一个名叫周勋的85后湖北女人,用行动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她的答案,也许能让我们看清人生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勋)

上初一的时候,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游晃荡。

父母对她的管理很宽松,老师无暇顾及到她,没人逼她学习。

她也乐得轻松自在,及格万岁。

她坐在教室第四排正中间的位置,她很满意这块风水宝地。

还没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快活多长时间,她的自尊就被一位转学到班上的学霸碾压。

学霸夺走了她的风水宝地,而她,被发配到学渣聚集地——教室最后一排。

看着全班同学的后脑勺儿,她心里一点都不服气:凭什么学习好就能得到老师的偏爱?

虽然心里嘟嘟囔囔,但并不耽误她与学渣们谈天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中时期的周勋)

初二年级,她坐到第一排的3人桌上,左右两边,全是年级排名前五的学霸。

学霸和学霸在一起,自然有讨论不完的问题,只是中间隔了一个碍眼的她。

她走不进学霸的世界,学霸们对她也不屑一顾。

那种孤单的感觉,激发了她对学霸的世界产生向往:

是不是只要学习好了,就能跟他们有共同语言了?

于是,她开始用行动验证这句话。

当一个人的内心被触动,愿意主动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

就像她,为了走进学霸的世界,从此拼命学习,用一切时间去学。

回家的路上争分夺秒背课文,吃饭时数着时间往嘴里塞,晚自习回家后预习新课程……

这一学,就一发不可收拾,她真成了别人眼中的学霸,直到18岁,考进清华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毕业后的她,兜兜转转,竟然爱上了做甜点,还专门去法国巴黎蓝带厨艺学院学习。

学成回国后,她在杭州开了自己的甜品店,专门研发制作法式甜点。

别人眼中的学霸,中国顶尖大学毕业生,王冠之下,她的选择不免让人诧异。

“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句话是她一直以来的选择,也改变她的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追求人生自由的女子,怎样活出了一个真正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勋出生于湖北荆州,她的学霸属性从初二开始一直延续,在外人看来,她考上清华是预料之中的事。

但在周勋看来,却是一场惊险的博弈,一次意志力的较量。

高二的时候,周勋的“爱美之心”苏醒了。

她开始介意自己不高的个子,超过100斤的体重。

在高考冲刺的关键阶段,她的人生目标竟然从学习转移到减肥。

怎样取得好成绩,已不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镜子里的自己有没有变苗条,体重秤上的数字怎么能够降下来……她的脑子全被这些问题占据。

她找各种借口逃避妈妈做的饭,她绞尽脑汁计算食物的热量……

当体重终于如她所愿,令她始料不及的其他问题也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周勋)

她得了“暴食症”,节食几天就暴食一次,一顿要吃掉几天的食物量。

一边压抑着吃食物的欲望,一边暴饮暴食控制不住自己,她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专注在学习上。

毫无疑问,她的成绩直线下滑。

高三下学期,老师把周勋当成了“学霸变学渣”的反面典型,在各种场合大讲特讲。

言外之意不过是:这孩子,算是废了、完了。

被老师一刺激,周勋的倔脾气上来了:

“你凭什么说我完了?我偏要证明给你们看。”

为了这个证明,周勋暂时停止减肥,在离高考仅几个月的时间里,她这架“应试机器”又重新高速运转。

周勋的优点是:认准的事情,就拼命去做。

虽然在高考这件事上,她醒悟得兴许晚了点,但庆幸的是,她对自己的“狠”总算有所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视频讲课的周勋)

她的高考成绩刚好压了清华大学的分数线,但能否被录取,还是个未知数。

等待分数的日子,对她来说很煎熬。

考上清华并不是她真正所愿,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证明。

证明老师说她变差的话是错的,证明给别人看“自己没有完”。

结果她是正确的,但为了所谓的证明,她也迎来迷茫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们心心念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们挤破脑袋往学霸的独木桥上冲。

得不到的最想要,得到了,却常常食之无味。

就像周勋,考上了清华大学,周围全是艳羡的目光。

但除了满足些许的虚荣心外,她并没有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欣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时期的周勋)

填写高考志愿时,她只填了清华大学,她目标已决,考不上就复读。

那时候,她站在学习链的顶层,有资格憧憬一所好大学。

但擦线而过的分数,被刷和被调剂的风险,容不得她选择喜欢的专业。

当清华大学工物系打来电话,问她是否愿意被调剂到工程物理系和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时候,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反正她的目标就是考上清华大学,至于读什么专业,那无所谓。

刚飞进万千学子憧憬的顶尖学府,她的双翼就遭受折翅之伤。

没有人追赶学习,没有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压力,周勋彻底放松了。

她不学习,逃课,重新迷恋上减肥。

大一大二两年,她从不去食堂吃饭。

零花钱多的时候,她去外面的餐厅吃;钱少的时候,她就买一堆零食回宿舍吃。

她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雪糕可以一次吃十几根,薯片锅巴不停嘴地吃。

吃完后,心里充满罪恶感,她又不停地催吐自己。

这样的恶性循环,没法儿减肥不说,反而增重到100多斤。

因为饮食习惯不好,她还患上胃病、内分泌失调。

学霸变学渣,成为她的必然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时期的周勋)

等大二结束的时候,她的学习成绩稳坐班里倒数第二名的位置。

班里的倒数第一名,已经被明确要求“延期毕业”;年级的一名同学因为挂科太多,已经被直接退学。

根据清华大学当时的规定,如果出现20个学分的挂科,就会被退学。

那时的周勋,挂科5门,丢掉十几个学分。这让她差点被清华开除。

她的内心被焦虑和恐惧填满,退学好像成为她唯一的结果。

她的眼前,浮现出高中老师不以为然的神情:“看,我就说你差吧,这就是个时间问题。”

昔日同学都在背后看她的笑话:“咱们班的学霸,不过也就是清华的学渣嘛!”

周勋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毁了,嘲讽和讥笑都在向她涌来的路上澎湃、呼啸。

可要改变这个结果,实在是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时期的周勋)

挂了的科目,不能补考,只能重修;剩下的两年时间,要学好现下的,还要重修失去的。

但左右衡量,要想正常毕业,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她骨子里的倔劲再次被唤醒,大不了继续拼命,她开始自救。

大三开学,她首先去医院挂号,治疗饮食障碍。

医生除了推荐给她健康饮食方面的药品和书籍,还给她开了治疗抑郁的药物。

她失去了未来的方向,失去了生活的快乐,而最让她迷茫的,是知道该怎么做,却从内心排斥正确的做法。

“弓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她,犹豫不定,不知道发往哪里。

满眼绝望,满腹心事,她像一根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木,随波游荡。

网络上的“lead life”网站,给了她一线生机。

这里聚集的全是有饮食障碍的人,他们懂得彼此之间的需求,互相鼓励着正常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从这里寻找到温暖和力量,一步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着。

毕业之前,她重修完了挂掉的科目。

她最恐惧的延期毕业和退学,都因为她的及时刹车没有到来。

本是理所当然的顺利毕业,对她来说,却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心魔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近毕业,同学们都飞往早就设定好的方向,而周勋还在漫无目的地投放简历。

出于对网络的偏爱,她选择去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

2009年,她成为“人人网”的产品经理。

几年工作经历,她成熟不少,已经放下对减肥的执念,在职场上做着平凡的小透明。

2011年的一个小插曲,引燃她人生的巨变。

同事报名学习烘焙,约她陪同,没想到她却从此迷上了做甜点。

购置全套工具,试做甜点,带给同事品尝,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忽高忽低的人生找到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班时期的周勋)

一份甜点的成功,能让她雀跃一整天;同事们的夸赞,让她重温失去已久的快乐。

休息时间,她不像其他女孩子一样约会逛街追剧,而是把所有心思都用来烘焙甜点。

她把电脑屏幕设置成甜点,边工作边享受甜点带给自己的快乐。

身边人逐渐向她预订蛋糕,虽然所收的那点钱,远不及她投入的精力,但她内心得到的东西,根本不是可以用钱计算的。

2012年,周勋成为北京T宝分公司一员,两年后,前往T宝总部杭州工作。

日子如水一样流走,周勋快要30岁了,一种失落感突然向她袭来。

回望来路,她做了20几年的考试机器,在理想与现实中,一次次向现实投降。

她浮躁、焦虑,被迫做着不一样面孔的自己,却唯独冷落了心灵深处的那个自己。

一片喧嚣凌乱中,唯有烘焙深得她心。

2015年6月15日,她遵从内心的召唤,放弃了30万以上的年薪,毅然决然从A里巴巴辞职,勇敢去追求自己最向往的梦。

她飞往巴黎,开始近一年的甜点技艺学习。

这一年,周勋30岁,早已褪去青春懵懂。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无关功利,事关快乐的选择。

曾经,她这样描述自己的理想:

做产品经理中最会做蛋糕的,做烘焙界最懂互联网产品的。

如今,她终于可以选择自己毫无世俗绑架的梦想。

巴黎,那个浪漫的城市,能让她的梦想肆意绽放吗?

甜点制作,会是她人生中最理想的跑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境陌生,语言不通,学习过程复杂,周勋都熬过来了。

在外人看来,一个能在学霸与学渣之间,自由切换模式的清华大学毕业生,还有什么能难得住她吗?

的确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辞职后的周勋)

在周勋的人生词典里,只要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无论过程有多艰辛,她都能做得很成功。

在与主厨的一次谈话中,周勋表达了自己操作时非常紧张的状态。

而主厨的一段话,让周勋30年的人生经历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你有两个自己,一个想要做得非常完美。而另一个,还达不到完美的水准。你要试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这段话犹如一道光,把周勋原先所有的人生挣扎做了一个最合理的总结:

因为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她一直生活在自我否定的痛苦里。

一直都在勇敢追光,但那束最亮的光其实就是自己。

能成全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每个人都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主厨和周勋)

在学习烘焙的过程中,周勋迷上了一种叫“马卡龙”的甜点。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爱上了马卡龙。”

她形容它“奇迹般的好吃,一口咽下去,能感动到哭。”

钟情,深爱,尝试制作,不停失败…… 她死磕马卡龙的制作工艺。

当她终于可以制作出心中所想的马卡龙,当她终于品尝出自己最想要的味道,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3月,经过9个月的烘焙学习,周勋顺利完成了课程。

5月,她告别巴黎,回国创业。

她放下清华毕业的王冠,给甜品店起名“皮师傅”,开始了前途未卜的个人创业。

“做马卡龙的皮师傅”,这是周勋在某书的账号名字。

“清华学渣,8年互联网打工人,转行甜点师”,这是她对自己的人生总结和定位。

这个追求自由人生的女子,读书、打工、做自己喜欢的事,一路走来,她已经36岁。

如今,她在专心做一件事:做好吃的马卡龙。

人的一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当学霸,读名校,挣高薪,工作稳定,有养老保障……

她本可以安稳走过,却选择一条看似浪漫实则辛苦的路。

但她心里是平和的,她不再患得患失,不被暴食症困扰,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弃清华毕业的择业优势,选择去做个体户,这条外人不太理解的路,周勋走得很坦然。

家人的宠爱,老公的包容,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坚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勋和妈妈)

父母从没有过多干预过她的人生选择,求学阶段,无论怎样折腾,她都是那个被宠爱的小孩。

只是从巴黎回来筹划开店的时候,妈妈才终于把自己的担心表露出来:

“你真的要开店吗?A里还能回去吗?你再考虑考虑吧。”

怕女儿受委屈,又怕不合女儿心意,妈妈的内心是矛盾的。

无奈的妈妈,把焦虑传递给爸爸:

“要是女儿以后过得辛苦,我就找你麻烦。就因为你整天鼓励年轻人自己创业,她才要辞职开甜品店。这都是你的错。”

但是,当女儿意志坚决地开始行动时,妈妈却从老家赶往杭州,成为最支持她的那个人。

担心女儿创业吃不好睡不好,担心女儿被蚊子咬,帮女儿整理甜品店装修,为女儿做可口的饭菜……

只因为女儿喜欢,妈妈就全力以赴。

当周勋对妈妈前后态度大转弯表示疑问时,妈妈说:

“以前反对你是希望你可以改变主意,现在发现你不回头了,就只能支持你。”

反对女儿开店是怕女儿辛苦,支持女儿开店也是怕女儿辛苦,妈妈只想让女儿过得轻松、快乐。

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爱。

周勋跟老公是清华同班同学,只不过,周勋是学渣,老公是妥妥的学霸,清华博士毕业。

他们的恋爱始于毕业后,周勋从北京跑到他工作的西安,向他表白。

因为他的工作性质特殊,只能在西安工作,所以,周勋一直对他说:

“我明年来西安找你”,“等我们结婚了,我就来西安工作”,“再过一年,我就来了”……

等,等,等,等到周勋从北京调往杭州,从杭州辞职去巴黎,从巴黎回来在杭州创业……

他等了7年,还没有等到周勋兑现承诺。

周勋在杭州开店后,他抽空就去陪周勋,他成为店里的博士洗碗工,还学会了操作各种设备。

他等不到周勋,周勋等到了他,他放下西安的一切,奔向杭州安家。

2019年,周勋生下儿子,因为生育和工作的难以协调,周勋焦虑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勋的老公和儿子)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博士老公一直陪在她身边。

老公对周勋说:“做甜点和搞科研,是一样的。”

他还说:“创业这件事,认真做起来,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妇唱夫随,老公给予周勋安定、温暖的力量。

求学、创业、结婚、生子……周勋通过心灵的自我救赎,亲人的无条件接纳,让人生在平缓中前行。

未来如何,她一直在持续努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6月,周勋的甜品店开始装修营业,刚开始,她制作的是法式慕斯。

因为在起初几次的同事和好友聚会上,她制作的马卡龙都被大家给了“差评”。

太甜,太贵……周勋擅长和钟爱的马卡龙出师不利。

直到后来,她开始死磕马卡龙技艺,直到一份份纯手工制作的马卡龙,刚一出炉就被抢购一空。

周勋认为,急功近利的商人,做不出好吃的马卡龙。

她的梦想是,用法式甜点的技艺,做属于中华的甜蜜味道。

纯手工制作,考验体力耐力;新品研发,考验脑力效率;保证质量,考验技艺耐心……

但周勋在点点滴滴的琐碎中坚持自己的选择,她喜欢这样的生活,只因为她能从中获得快乐。

就像她说的:

“我愿意吃这些苦,我愿意全月无休,我愿意放弃朋友聚会,我愿意牺牲生活中某些宝贵的时刻……因为热爱,苦也是快乐的。”

许多顾客品尝过周勋的马卡龙后赞不绝口,他们成了回头客,转介绍了许多新顾客。

他们不能经常吃到周勋制作的马卡龙,因为纯手工制作慢,数量少。

他们向周勋喊话,让她快快扩大规模,多出新品,他们的需求全部转化为周勋努力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多少人,工作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

现实埋压了梦想与渴望,但又催生反抗和希望。

唯有热爱在,愿意赴沧海。

活着是为了什么?

保持呼吸,让自己活得久一点;承担责任,为生计奔波;享受生活,从中感受到快乐……

每个人的“活着”,都有与众不同的活法和意义。

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获得快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太多的人“被迫活着”。

现实无奈,能像周勋这样自己选择生活,还活出意义的人,着实不多。

她是幸运的。

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背后都付出过超乎寻常的代价。

有爱自己支持自己的家人,即使她折腾出一个“没有结果”,还有人能为她的失败托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难免有人质疑,要开甜品店,还上清华干什么?

这不是浪费人才,浪费国家资源吗?

但正因为上过清华,周勋的甜品中才融入更多深层次的含义。

她丰富的人生经历,是马卡龙美味叠加的最佳原料。

“我的梦想,不是做100家昙花一现的连锁店,而是做一家能活到100岁的小店。”

这是周勋努力的方向。

你有没有跟周勋一样的勇气,不满人生现状,就去勇敢搏击?为了寻找快乐,不惧世俗定义?

有时候,我们说现实无奈,其实,只不过是不愿意努力的托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