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飙升,虽然逐渐变得酷热,但是挡不住钓鱼人的脚步,哪怕晒到掉皮,依然乐此不疲。夏季的鱼情特点非常有冲突,在水温较高的季节时鱼类的生长比较旺盛,但是高水温导致了鱼类只能在凉爽的早晚进入浅水进食。再加上不少低气压天气出现时,导致鱼类上浮。所以夏季属于鱼类能吃、想吃,但是经常无法正常进食的情况。如果遇上适合的天气出门,那么一定会撑破小鱼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钓刮风下雨

夏季最适合钓刮风下雨的天气,雨天应该要排在首位。只要下雨,水温会下降,溶氧会得到提升,水位也会上涨,三个条件都促进了鱼类的进食。并且雨天大鱼会靠边,垂钓的难度更是下降了不少。雨天要注意钓不同类型的雨天,适合钓小雨中、阵雨阴天,雷雨后、暴雨后,尤其是暴雨之后涨水时,好的鱼情可以持续好几天。无风不钓鱼,除非钓鲢鳙,刮风增加溶氧降低水温,但是要注意风力太大不出门。西风、南风鱼浮头,只能钓钓东风和北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钓阴凉

常规天气出门可以选择阴凉的钓位,并且根据目标鱼的不同有不同的选择思路。如果是钓鲫鱼,我们都知道鲫鱼最是喜凉怕热,最好是钓深水区域的水草,芦苇丛阴凉的一面,荷叶之间的缝隙等等,这些地方遮阳水深,有鲫鱼的可能性才是比较高的。钓大鱼,通常是钓桥边上,桥面形成的阴凉区域,或者是山坡后面,树荫下等等。要注意的是饵料的落点在阴凉位置,不是钓鱼人在阴凉位置。如果阴凉面积较大,钓鱼人也能躲在里面,那会是比较舒适的钓位。极大程度减少晒伤脱皮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钓深水

水的特性是这样的,水深跟水温成反比,但是寒冬时节例外。因为水的升温和降温都是从水表开始的,所以水表温度高深水凉爽,水表温度很低已经结冰,深水还没结冰水温自然更高。水深跟溶氧的高低也成反比,所以深水虽然有水温低的特点,但是也一定会溶氧不足。钓深水,一般不建议超过4米,否则溶氧过低,不适合较为活跃的夏季鱼类活动。钓深水一般是钓挨着浅水的深水,坡、坎等地形才是首选,而不是单纯的钓比较深的区域,因为深浅水的位置才更适合大鱼,躲藏、觅食两不误,这是较为经典的鱼窝地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钓活水

活水会比静水的鱼更好钓一些,因为活水有更高的溶氧,这是因为流动的会跟空气接触面积更大,水中的溶氧自然不低。高温的夏季鱼类逐氧的特点会非常明显,所以活水是最佳的钓位,比阴凉位置更好。因为阴凉位置如果气压较大,照样钓不到鱼,但是活水可能钓到。常见的活水主要是出入水口、闸口、水泵站、灌溉沟渠等等。高溶氧低水温,食物丰富而且浑水,是夏季最为理想的钓鱼之地。活水还跟刮风有关,刮风天气时下风口位置会有上下水层对流的现象,高溶氧的浅水层被卷到深水层,可以改善这里的溶氧条件,所以夏季基本都是钓逆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钓早晚

除了雨天之外,其他的天气都只适合钓钓早晚,因为只有这个阶段浅水才比较凉爽,其他时段大鱼是不能靠边的。因为浅水光照太强,同时水温过高,鱼儿无法适应如此高的水温。鱼类的活动在夏季是比较有规律的,通常是凌晨3、4点开始进食,到早上7、8点气温上来后找深水区域休息。等到太阳偏西,水温开始下降时才开始恢复进食。天黑之前的黄昏阶段,有小段密集的吃口。等到天黑之后全部停口,天黑半小时之后鱼类适应的黑暗,这才真正开始出来进食,此时才是夜钓的时段。一般到了0点之前鱼口不错,之后就会变稀少很多。夜钓通常会比早上好钓,因为杂鱼更少、大鱼更靠近浅水,而且如果只钓前半夜的话不会太影响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夜钓也要注意时机的选择,白天风大晚上会比较好钓,白天下雨涨水晚上也会比较好钓,其实跟白天差不多,还是跟刮风下雨有关。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