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绿意盎然的贡井林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彦君查看植被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栽植树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覆盖地膜保持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场工作人员合影

扫码看视频

沿着榆中北山蜿蜒的山路缓慢行驶,路边一簇簇柠条旺盛生长,黄色的柠条花迎风绽放,山坡青翠间点缀着绿色的“眼睛”,那些散布在千山万壑中的“眼睛”,便是贡井林场的职工植树造林的杰作——鱼鳞坑。80厘米见方、深60厘米的鱼鳞坑内,栽种着树木幼苗。远观贡井林场,颜色从深绿到淡绿,层次丰富,树丛中间夹杂着点点野花,鲜艳的颜色仿佛在绿海中跳跃,夏季的贡井林场景色宜人。

65年,13万亩,缺水干旱的北山,如何让荒山披绿?6月初,记者走进榆中贡井林场,听贡井林场人讲述这段绿色传奇。

一棵接着一棵栽 一代接着一代干

“荒山秃岭和尚头,林草奇缺水如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榆中北山如大家所说,是这般光景。但严酷的自然条件,挡不住林场人的坚守奉献、植树添绿的热情。

“我和工友们常常驾着马车运输树苗,从林场到县城里的兴隆山苗圃,来回得4天时间。”81岁的老林场人曾贵恒回忆道,林场刚成立时,他就报了名,成为第一批林场人。当时的场部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造林区走到哪里,办公地点就挪到哪里。从每年3月初至10月末的造林期,再到11月初至来年5月末的防火期,他们几乎整年守着山林。

曾贵恒那代造林人,常常在凌晨4时起床,吃上一碗洋芋面条,背上一壶水,带上三两个馒头,在天还麻麻亮时就摸索着上山,在山上一干就是一整天。北山十年九旱,他们要经常从百里外拉水浇灌树坑,太陡的地方,要靠人挑着扁担一桶桶浇水,他们的坚守只为了给后人留下一片青山。

上世纪70年代,随着第二批职工来到林场,曾贵恒从“学徒”慢慢变成了“师傅”。此后,林场主动招募村民务工,培养了很多种树好手。本世纪初,林场迎来了第四批职工,火彦君就是其中之一。

22年前,火彦君从新疆乌鲁木齐退役回到了家乡。他说:“当踏入北山时,我的心凉了一截,想象中北山应该和兴隆山一样郁郁葱葱,没想到它如此荒凉。”

脱下军装,换上绿色的工装,火彦君从守护国家安全走向了守护生态安全。这份转变,不仅是职业的转换,更是责任和使命的延续。

“那时山上光秃秃的,都是荒山荒坡。条件就更不用说了,墙面都黑黢黢的,顶棚还是用报纸糊的。但就是这样的条件,大家依然干劲十足,按照老一辈人传下来的经验和技术规范操作,大大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火彦君说。

“在防火期,我会跟着大家一起防火、栽树,学了不少植树护林的知识,几代人付出了心血和努力,才有了这一片绿洲,我觉得非常了不起。”第五代林场职工李女女说。2020年毕业后,她和陈丽两个年轻女孩,怀揣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毅然决然来到了这片山林,开启了她们的护林之旅。

走进林场种植区,可以看到林场工人们在认真细致地挖坑、栽树、浇水……确保每一棵树苗都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不仅是在种树,更是在种下一份希望和信念。

65年过去,林场工人一年四季奋战在造林育林一线,正如一棵棵向下深深扎根、向上顽强生长的柠条,带着北山植树添绿的梦,带着贡井林场的精气神,将荒芜的土地变成绿洲,造福子孙后代。

攻克一个个难题 播下一片片新绿

榆中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区,贡井林场地处榆中县北部山区,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缺乏。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成为突出的难题。面对难题,新一代林场人认识到,在北山一带造林,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水,而栽的树又太密,出现了大树、小树争抢“喝水”的情况。

为了攻克难题,林场创造出了“微创式”造林全新模式。

“以前一亩地,林场造林时挖222个鱼鳞坑。虽说种的树多,可坑小,装不住水,前几批树苗只有50%的成活率。”为此,火彦君意识到科学植树的重要性,开始翻阅相关资料和书籍,请教专业人士,扩充专业育林队伍。这几年,林场人将一亩地的鱼鳞坑减了一半,只挖110个,全改成了大坑。这样一来,一个鱼鳞坑能装100斤水,一亩地能装1万斤水。看起来栽的树少了,但只要下雨,就能使苗木的水分得到保障。

不仅如此,还改进了种苗的选择。外来的苗木水土不服,抗旱性太弱。在北山种树,得用适应当地土质和环境生长的苗木,耐旱的河北杨、榆树、樟子松等乡土树种成了林场人的选择,还引进了容器苗木栽植技术,使植树添绿更上一个台阶。

“刚开始,天气干燥的时候,牧羊人会把羊赶到林区有草的地方,这哪能行?难免我们之间会争执几句。后来,我们把牧羊人逐步吸纳到护林队伍中,给他们劳务费。渐渐地,村民们看着原本裸露的山体长满了树木,环境变好了,他们也更多地支持我们的工作。”火彦君说。

“在这里工作,慢慢地了解了林场前辈们的造林事迹之后,从内心感到特别震惊和敬佩,那是一代代护林员们的辛勤付出。我们作为新一代,会传承植树护绿的精神,让北山变得更好。”林场职工陈丽说。

如今,提起北山林场,当地村民的话语间多了“我们”两个字。“我们这里环境更美了,空气更优了,村民们也一块富起来了,看到这样的景色都会竖起大拇指,让乡亲们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的确是金山银山’”。

如今的贡井林场,山丘上绿树繁茂,枝叶相互交织,阳光透过叶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斑点点的光影。远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长满绿树的山丘孕育着生机和希望。站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山丘上,一代代林场人植树护绿的精神在这里传承,那是一种坚守、执着与热爱。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也是绿水青山的见证者。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这片林子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雪亮 李庆 费勇玮 首席记者 孟夏 文/图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