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一天,河南安阳公安民警将一名叫崔艳云的农村妇女抓获,在带她前往警局之前,家门口就已经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真看不出来,他们两口子竟干这种事?”

“真是有钱啊,这么多钱从来也没见过。”

“可不是吗,昨天还给她家孩子送了些我家不要的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些话,崔艳云始终低着头沉默不语。谁都想不到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人,床底下竟然藏着八千万现金,要不是警方前来,所有人还被这夫妻俩蒙在鼓里,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呢。

那么,崔艳云夫妇到底犯了什么罪?家里怎么会匿藏着这么多现金?

走上不归路

崔艳云的丈夫叫李五只,双方的家庭都不富裕,结婚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物品,一开始他们在家务农为生,日子还算过得去。

但没过两年,孩子出生了,家里的情况一下子就变得紧张起来了。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夫妻俩商量着出门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找到了一个在工厂的工作,管吃管住还有宿舍,一年到头挣的钱,也能够解决一家人的温饱。

眼看日子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两口子也感到欣慰,但好景不长,家里发生了变故,打破了他们的平静。

自己的小儿子掉进了水里,差点淹死,老父亲吓得受到了惊吓,被邻居发现后,已经送到了医院。

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李五只才知道,必须留妻子在家照顾,不然年迈的老人管不住调皮的孩子。

崔艳云接受了丈夫的提议,辞掉工作回了家,这下经济压力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李五只的身上。父亲看病再加上儿子的治疗,家里的积蓄折腾了大半,困苦的日子又来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中越发愁苦的李五只每天只能借酒消愁,工友们见他这样,都纷纷开导他,还有热心的人给他介绍工作。

工友觉得李五只能说会道,善于言谈,这要是用在“销售”上,肯定能挣大钱,在工厂体力活才能有多少,销售的提成可是有多少是多少。

李五只一听非常心动,但他不认识做销售的人,去哪应聘呢?工友见状给了他个电话,这个人是药品公司的销售代表,急需招揽人才。李五只顺利地通过了面试上岗。

这份工作确实挣得比以前多,但业绩压力随之而来,每个工作都不好干,就看你能不能坚持,恰巧李五只就是有韧劲的那个,别人一天拜访五个客户,他就要拜访十个,别人下班回去睡觉,他就要研究药品到深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个月,李五只已经有了一大批忠实的客户,而且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受到了不少药品厂家发来的邀约。混得风生水起的他,有了小小的满足感。

厂家为了答谢他请他吃饭,客户为了答谢他也请他吃饭。应酬变多了,挣钱的机会也就多了,一次酒局上,客户将他拉到一旁小声说道“老李啊,我有事求你,你能给我弄点甲卡西酮吗,只要能,多少钱你说。”这话一出李五只愣住了。

作医药代表这么长时间,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这种药国家管控得很严,除了正规医院,任何地方不得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贩毒制毒

第一次李五只没有答应下来,他知道风险太大,一旦被抓那可不是罚钱的事,说不定得坐牢。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过几天他又接到了那个客户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将药品的价格提高了两倍,声称只要能帮他买来,一分不少地给他。

李五只含糊其辞,当时就有些心动,那时候正赶上两个儿子交学费,他急需一笔钱,虽说工资已经寄回去了,可谁嫌钱多,于是就模模糊糊地答应了下来。

甲卡西酮是治疗精神类的药物,而且它有一定的依赖性,除了特定地点,哪都没有卖的。打听了一圈,李五只也没找到来源,眼见到手的鸭子要飞了,他自然不甘心,于是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卡西酮没有卖的,但是可以买一些“MAK”,这是它的主要成分,经过简单加工是可以变成“甲卡西酮”的。

最主要的买“MAK”没人查,它又不是药品,是化工原料,随便一个工厂就能得到。

不过即便这样,李五只也不想做得明目张胆,他翻出以往的名片找到了一个叫“常华”的人,他是天津医药公司的业务经理,他手上的资源可是一抓一大把,让他弄点“MAK”简直小菜一碟。

常华一听来了兴趣,表示愿意给他供货,李五只也会做生意,中间的抽成给了不少,两人也算合作愉快。按市场价1公斤的MAK要700元左右,加工后1公斤的甲卡西酮卖到了2万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五只算了一笔账,除去成本和给常华的抽成,自己还挣了1万块。看着红彤彤的票子,他的内心激动不已。他赶忙给妻子打电话,让她来自己这,将所有事和盘托出后,让妻子留在身边打下手。

崔艳云自然愿意,现在父母孩子的情况基本稳定了,本就不想在家务农的她正好得空。

李五只作为销售药品人员,他太知道甲卡西酮是什么了,能在正规地方买,是因为要遵医嘱,这个东西极容易上瘾,对人体产生危害,在社会上他还有个俗名叫“丧尸药”,它与冰毒同宗同源。

可即便如此,已经被利润冲昏了头的两人,不管不顾只想挣钱。干了不久,常华来信了,他表示原材料上涨了,以前的价格拿不到了,让李五只有些心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五只这个老油条一听就知道,常华是看他要的多,买的次数也频繁想多拿点抽成。气不过的他跟妻子商量自己提炼药品,不靠常华,他们找来找去找到了在家待业的袁松明。

袁松明学化学出身,还在化工厂上过班,对于提纯这种事了如指掌,一听有人一个月给他高价,他自然欣喜若狂。李五只租了个破旧没人要工厂,弄了台设备就开始了工作。

天网恢恢

袁松明提炼得多,提成就多,为了挣点钱,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机器轰隆隆地响,到了晚上经常扰民。再加上他提炼的纯度不够,一些客户相当不满意,李五只夫妻俩有些生气,断了他的工资,回头又找了常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松明不甘心,不断地研究提纯,让他知道了这条发财之道,他还想撇下李五只夫妻俩自己干。只可惜他的情况遭到了举报,警察卧底交易群,直接抓到了他。

这下,袁松明心有余悸,害怕地将一切都招了出来,还顺带扯出了李五只夫妇。其实警方早就注意到了他们,李五只欲望膨胀,把生意都做到了全国各地,这下证据确凿了。

根据袁松明提供的证词,警方开始顺藤摸瓜,他们知道,这对夫妻干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一定的城府,想要抓到,最好是交易现场人赃并获。

据了解,李五只在3.4月份买卖,于是,守株待兔的警方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摸索,终于在2011年3月抓到了正在交易的李五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警方,李五只说不出话来,他知道一旦事情败露他的下场会非常惨。

李五只被捕后,在警局里将一切罪名都归到自己的头上,当警察询问他妻子崔艳云时,他表示自始至终妻子都没参与,她不知道,她一直在家务农。

警方知道,他这是想牺牲自己保全妻子,毕竟家里有老人有孩子。但犯罪就是犯罪,谁都跑不了,审问他的时候,办案人员早已经到达了李五只的老家。

还在吃饭的崔艳云有些蒙圈,乡亲们见这么多警察也感到好奇,都挤在李家门口看热闹。

不一会,崔艳云手上戴着手铐蹲在了院子里,警方从仓库里搜到了2.8吨违禁品,在屋子夫妻俩睡觉的床底下搜出了大量的现金,事后用仪器点钞一共有8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的乡亲们傻了,平常老实巴交的两口子,竟然是人人唾弃的“毒枭”,还真么有钱,简直是震碎三观。

据村民说,这两口子非常低调,即便有钱,回到村子里依旧是吃糠咽菜,穿着破烂。前几天,还以为他们家过不下去,纷纷拿出物资救济,谁曾想竟然藏了这么多钱。

回到警局,崔艳云始终都不开口,即便开口也表示自己无辜,还声称从未做过那些事。看来这个结果是夫妻俩商量好的,不过警方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任凭她再喊冤也没用。

几轮审问下来,绷不住的崔艳云交代了一切,她表示自己挣了钱也不敢花,生怕出现危险,但挣钱的欲望不断滋长,根本停不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她声泪俱下的丑恶嘴脸,警方并不同情,以涉嫌制毒、贩毒罪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决崔艳云获有期徒刑15年,李五只判处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