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新近开园的武汉东软软件园,不但创下18个月建成14万平方米园区的建设速度,还在开园之初就与在汉19家合作伙伴完成8轮签约,引发全国的热烈关注。

武汉东软软件园建设速度的背后,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的武汉加速度。如果说,18个月是服务企业看得见的速度,那么努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为企业生长营造良好生态,就是看不见的速度。东软选择武汉,武汉迎来东软,是武汉不懈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硕果,是我们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建设的扎实步伐。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对任何产业或企业来说,速度意味着成本和效率,意味着市场先机,而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对时间的感知可能更甚于其他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迭代加速,争分夺秒不是文字修辞,产业投入运营研发的时间早一点或晚一点可能大不一样。一个产业园区的建设往往牵涉广、链条长,18个月的开园速度是城市诸多方面统筹、响应、服务的速度、力度和决心的综合体现。在武汉东软软件园建设这个故事中,速度就是发展环境的明证,是武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的明证。

去年,武汉启动建设智能汽车软件园,打造“软件定义汽车”创新策源地,武汉东软软件园便是其中重要一环,汽车软件正在成为武汉软件产业新的增长极。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核,软件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业务落地,核心依托在于合作、在于生态。信息技术将世界连成一张“网”、一朵“云”,新技术浪潮中的企业已从单打独斗走向产业链合作。与传统产业相比,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更全面多样的合作生态,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是新兴产业蓬勃生长的沃土,也是对发展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武汉加速度,不但要“加”在建设速度上,还要“加”在企业获得人才、信息、科技等生产要素的通畅便利上,“加”在营造更优的产业生态上,让武汉成为企业逐梦未来的热土。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