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国策》中写道: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父母真的疼爱子女,就不能只看到当下的好坏与得失,而应该为他们考虑得更长远一些,才是聪明的选择。

既然如此,对于疼爱这件事更要从长计议,而不是只着眼当下,不管子女需要什么就会全部满足。

站在长远角度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子女的成长没有多大帮助,最终只会适得其反,让他们不能够独立,更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等到自己深刻领悟这一点时,往往也是悔之晚矣。

所以确切来说,父母最大的愚蠢, 就是做错四个字:过度保护,最终耗尽了自己和子女的福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过度保护,只会让子女越过越艰辛

一对父母没有底线、没有分寸得保护着子女,把他们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当下看似风雨不怕,但是终究会有一天要独自面对世界。

没有了父母的照顾,这样的子女只会活成“巨婴”,除了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更没有办法过好自己的一生,日子才会越过越艰辛。

看到过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

从小到大,父母都会规定她必须几点前回家,更不能随便坐别人的车,跟谁出去、去什么地方、吃了什么都要仔细报备。

当她慢慢长大后,自己想要支教也好、实习也罢,或者想跟同学去旅行都遭到父母拒绝,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跟着,就会不安全。

她在家里从来没做过家务活,也没有帮助父母做过一顿饭,他们怕自己的女儿辛苦。

看着自己的同学趁着假期,纷纷出去做兼职锻炼自己的时候,父母却只让她躲在家里看书学习。

一路走下来,她也感觉到自己的独立能力、决策能力与行动力,都远远落后同龄人,甚至因为不会装手机卡急到掉眼泪,不会打背包哭了一路……

这仅仅只是她人生的开始,就让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今后漫长的人生路注定越走越艰辛。

正因为一些父母对于子女过度保护,让他们成为了人生路上的巨婴,失去了闯荡社会的能力,只会让自己越过越苦。

韩非子说:

“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爱太满,只会让孩子变得任性、骄狂,最终走上歧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过度保护,只会让父母更吃苦

看过一个真实的报道,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北大的男生12年没有回家,还拉黑了父母拒绝联系,甚至写出万字来在控诉父母。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子女反目成仇?

男生在控诉中写道,自己之所以与父母决裂,完全是因为他们“过度保护”造成的。

在他高中毕业之前,父母不允许跨出院子一步,只限于他在院子里玩耍。

等到他考上了北大,以为就能摆脱父母的控制,没想到根本不可能。

在他去北京上学的时候,父母特意叮嘱他有情况就向北京的大姨汇报,不能隐瞒。

等到他大学毕业后准备想出国读研,但是父母依然不放心,还派人经常跟踪他。

这一次,他决定与这个家庭,与自己的父母彻底决裂。

出国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哪怕过春节也不会回来,仅有的一次回家,是为了拿户口本,仅仅待了几个小时就走了。

每每看到其他父母与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时,这个男生的父母都是满脸的伤心与无奈。

因为父母对于子女太过于溺爱,其实就是变相地控制与限制,只会激起他们的反抗与不满,最终让彼此的关系戛然而止。

当父母过度保护子女,在未来的那一刻也只会让自己更吃苦,除了无法拥有子女的感恩回报,还会让自己陷入到无尽的埋怨中。

请记得,真正的爱是自由、宽容与尊重,绝对不是过分的限制,或者是让子女完全听从自己的安排。

俗话说: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吃苦,那么最终也只会让自己吃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父母爱子女最好的方式,是放手

看过这样一段话:

“父母对于子女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他们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会越成功。”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从来都不是永远,而是一段旅程而已,自己也只是扶他们上马走一程就会匆匆告别。

既然如此,就要懂得放手,要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尽早独立,通过历练变得越来越优秀,长大之后才会真正有出息。

只有当父母懂得放手,子女们才会早一点脱离父母精心培育的舒适区,也才能见到更广阔的世界,让自己具备更高的视野,以及人生更大的格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是绝对不是父母人生的复制,他们应该具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应该拥有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

聪明的父母都会选择放手,站在孩子的身旁与他们一起向前走,陪伴他们走过最精彩的一程,让他们成为人生路上最好的自己。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