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作平台向我推送了一个话题,讨论“为什么苹果之前没有通话录音?”这个问题。这让老陈回想起了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宣布支持通话录音功能的那一刻,多数果粉都为之激动吧。确实值得他激动,因为这个功能是用户叫了多少年才有的,苹果在此功能上面落后了N年了。

这个功能的引入,是苹果对用户长期需求的一种回应,但为何它此前没有这个功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记得在WWDC上,苹果为了体现自己对隐私的保护,还特别强调了在通话录音时会通知参与者,以确保双方的知情权。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有这么一种因素存在:苹果为了用户“隐私权”,所以,此前一直没有设计通话录音功能?

那么,老陈今日就来说一说苹果的隐私立场,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些法律环境。

苹果向来声称“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己任”,当然,它的这种立场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然而,这种对隐私的保护,也意味着在设计产品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通话录音功能在不少国家都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那么,苹果在推出这一功能的时候,就需要谨慎行事了。

比如,美国的一些州要求通话录音必须得到通话双方的同意才能进行,未经同意私自录音不仅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还可能受到法律的处罚。既然有这些类似的法律要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苹果要考虑隐私的问题,不得不限制了其产品的功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老陈看来,这些功能与保护隐私这种行为,应该互不打扰才对。不然,苹果在2024年WWDC上宣布支持通话录音功能又是干什么呢?难道是苹果无能,要花费N多的年份才能找到解决权衡用户需求和隐私保护的办法?

据知,这一功能在技术上并不复杂,对隐私处理也不难啊,比如苹果设置的“通知参与者”,不就解决了?

那么,苹果多年没有录音功能,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存在的因素:苹果公司在权衡用户需求和产品策略方面不够积极?此前有种躺平的感觉?2023年8月之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苹果又开始对市场反馈更加重视了,所以改变了“惰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4年之前的几年里,苹果的创新步伐确实有所放缓,特别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因为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很难再有像早期iPhone那样的突破性创新。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我已经成为行业老大,也没人能够挑战我的地位,不如就选择躺平了,至于一些功能、创新,能不耗费精力就不耗费,反正大家都会买我的产品。

确实,华为手机未全面回归市场前,苹果这些年当行业大哥太舒服了,有点躺平了。不信你可以去翻看近几年的iPhone升级换代,有出过什么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么?有什么亮眼的创新设计么?几乎是没有。

既然如此,此前要不要通话录音功能,对iPhone的销量又有多少不利之处呢?也许,在苹果眼里,压根就没有什么不利的,即便我用iPhone14上的所有功能设计,iPhone15照样可以卖的很棒。但是,令苹果没想到的是,华为重新杀回来了,还在高端市场上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iPhone15也没想象地卖的那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沉下心来的苹果,决定要有所改变,把以前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愿意设计的功能,都给上上。这不就是“ 懒驴上磨——不赶不会上道”?说明白点,以前是它有点“惰性”,现在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回来了,被赶着会上道了,懂得改变了。

总结来说,为什么苹果之前没有通话录音?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看看苹果向来看重的都是什么,还有近些年的表现又是如何,就知道了。反正老陈觉得,不是简单的“隐私权”可以解释了的。

只能说,作为行业的领导者,苹果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忠诚度,这为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市场保护。然而,这种市场地位也可能带来一定的惰性,使得苹果在某些方面缺乏创新的动力。这种惰性可能会让苹果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时反应不够迅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你们又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