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闪铃

编辑|t

引言

公元四百二十年,东晋权臣刘裕代晋自立,称国号为宋,改元永初。

作为东晋的武将,刘裕可谓战功卓著,对内平定孙恩起义,剿灭卢循、刘毅、司马休的割据政权,对外攻灭桓楚、西蜀政权。从一个小兵一直打到帝位,不少人甚至将刘裕称为千古一帝。

刘裕称帝时已经年近六十岁,深感时日无多的刘裕精挑细选了四位重臣,令他们在太子继位后进行辅政。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刘裕刚走没多久,其托孤的四大辅臣转头就把小皇帝废杀,可谓是史上最失败的一次托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裕 画像)

一、文武皆备的“四驾马车”

这四位大臣中的第一位,就是刘宋战神——檀道济。

檀道济,生年不详,为高平郡金乡县人。公元404年,即元兴三年,檀道济在刘裕起兵讨伐篡位的桓玄的战斗中,初立战功,被任命为太尉主簿,谘议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檀道济 剧照)

公元410年,即义熙六年八月,江南混乱,盗贼蜂起。有匪首郭寄生率领匪徒们啸聚山林,聚集在作唐一带。

此时刘裕决定将之前一直表现不错的檀道济,升任为扬武将军,统帅一支偏师,前往剿灭郭寄生。檀道济也不负厚望,轻松剿灭了匪军。

之后的战斗中,檀道济又屡立战功,到刘裕率领东晋军队征讨后秦时,檀道济已经可以独立统帅一支方面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秦地图)

在北伐后秦的作战中,檀道济作为先锋军指挥官,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俘获后秦大将杨业。后来在攻克洛阳的战役里,东晋军队俘获了四千后秦将兵。

有人建议将他们通通处决,檀道济却认为屠杀俘虏有损德行,于是将这些俘虏全部释放,令他们自谋生路。

周边的后秦军队听说后纷纷军心动摇,投降者不可胜数。

檀道济之后又率军轻松攻破潼关,立下不世之功。之后当刘裕称帝时,檀道济被封为公爵,镇北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裕 画像)

第二位重臣则是内政能手谢晦。

谢晦,出生于公元三百九十年,是陈郡治下阳夏县人。少有智谋,被引荐给刘裕时,刘裕盛赞他为“玉人”。

檀道济曾经评价谢晦说:北伐的计策之中,十个能有九个是谢晦提出的。他智谋超绝,行事干练,在这方面没有多少人是他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晦 画像)

而且谢晦本人对刘裕也非常忠诚。

在征讨司马休之的时候,刘裕因为自己女婿徐逵之的战死恼羞成怒。决定自己要披坚执锐,冲到一线去跟司马休之决战。众将惶恐,急忙劝谏,刘裕不听。

正当刘裕走出大帐,要上马冲向前线时。谢晦从众人中冲出,一把抱住刘裕的大腿,刘裕大怒,用剑柄锤击谢晦,但谢晦死活不放手。两个人反复纠缠之时,又有传令兵报告,前军已经登陆将司马休之的部队击溃,刘裕这才作罢。

谢晦也因为此事更受刘裕信任,最后也被任命为辅政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晦 剧照)

与檀道济和谢晦这一文一武相比,剩下的这两位辅政大臣就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了。

司空徐羡之,在刘裕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并未献奇策,立战功,只是因为善于经营人脉,在朝中臣子中享有盛名,刘裕经过权衡,决定令他成为辅政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羡之 画像)

尚书仆射傅亮,只是因为在令晋恭帝退位的过程中一马当先,有从龙之功。加上之前地位尊崇,最后也被任命为辅政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亮 画像)

檀道济总领军事却心地仁善,谢晦足智多谋却对自己忠心耿耿,傅亮和徐羡之能总领士族与群臣却没有什么真本领。

应该说这四驾马车,不仅因为檀道济和谢晦的存在,马力强劲,而又因为傅亮和徐羡之的存在较为稳定,可以说理论上是个非常优秀的组合。可最后为什么却让小皇帝落了个被杀的下场?

这一切还要从小皇帝自己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义符)

二、蛮横无礼的年幼皇帝

宋少帝刘义符被立为太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刘裕的一个失败决定。刘裕出身微末,早年间南征北战,疏于对刘义符的教导。导致他虽然身强体壮,但顽劣成性。

这种性格即使在刘裕没有去世,仅仅病重时就已经显现。当时刘裕病情日渐严重,尚且还在筹划北伐。但刘义符却不但不以太子身份为刘裕分忧,反而天天带着太监宫女乘着龙舟,在天渊池中嬉闹。到了晚上也不回宫中,就直接在舟中夜宿。

刘裕临终的时候将刘义符叫到身前,告诉他说,檀道济虽然有勇有谋,但没有什么出格想法,徐羡之与傅亮二人根本不成气候,但谢晦太过聪慧,并且在我身边久经沙场,如果将来出现变数,那么一定是谢晦这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义符 剧照)

刘裕的本意是告诉刘义符,这四位大臣中要依仗有才干也老实的檀道济,而徐羡之和傅亮没什么能力,但也可以拉拢对付谢晦。而谢晦则要小心堤防。

但刘义符理解的就是四个辅政大臣都靠不住,于是一上台就开始疏远四大辅臣,而与自己身边的太监,内侍搅和在一起。

而且登基之后刘义符的顽劣脾性愈发严重,他直接命人在宫中开了个市场,天天在其中扮演官吏或者小商小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义符 剧照)

群臣每次要觐见,居然要穿过刘义符自己搞的菜市场,与太监宫女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大家心里都很不满。而地位最为尊贵,面见刘义符频率最高的谢晦、傅亮、徐羡之三人更是如此。

这三人屡屡劝谏,刘义符完全不听,甚至还向近侍表达了想除掉这三人的想法。因此徐羡之等三人已经动了废掉刘义符的心思。只在不知道在外统兵的檀道济的意见,因此三人不敢轻举妄动。

公元423年,刘宋景平元年,北魏军队展开反击,北方告急。檀道济率兵前往救援。多次向刘义符请求支援。但刘义符沉迷跟太监宫女过家家,群臣请示皆不受理,致使兵马钱粮转运受阻,引起檀道济的巨大不满。

因此,当徐羡之试探檀道济的意见时,檀道济当即决定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檀道济)

内外重臣全部希望刘义符下台,他这个刚刚即位,又成天玩乐的小皇帝又有什么反抗之力呢?

于是景平二年,辅政大臣们引兵入宫,刘义符被废,不久被秘密处死。此时距离他登基仅仅过去了一年。

从四位辅政大臣的人选上来看,刘裕可谓是用心良苦。但这样的组合,却连一年都没有支撑过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太子刘义符自己胸无大志,沉迷享乐,待人无理,最后自酿苦果。

帝王之家如此,普通人家难道不也一样吗?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事业有成而忽略了对于孩子的管束,致使孩子飞扬跋扈,长大以后,轻则交友不慎被骗个精光,重则违法犯罪乃至丢掉性命,这都是不以史为鉴的缘故啊!

参考资料:

[1]《新唐书·卷五十九·志第四十九》.国学导航
[2]《廿二史札记·卷八》.国学大师
[3]刘裕(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刘宋开国皇帝)_百度百科